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攀 《青年记者》2015,(6):36-37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总目标。而事实上,解决目前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依法治国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对于当前以新闻媒介为重要平台的社会话语场域中所呈现的众声喧哗、混乱无序的话语状态,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同样会对构建新时期合理有序的话语秩序形成现实的方法论意义。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传统社会话语场域中的主流话语、精英  相似文献   

2.
“两个舆论场”的融合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8,(7):82-86
当前"两个舆论场"的差异和冲突更加复杂,社会共识的达成更加困难。党和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对两个舆论场的融合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两个舆论场"融合的具体路径包括:推进传统舆论场言论生产机制转型;积极发展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吸纳和鼓励民间化的话语方式;扩大传统主流媒体声音在社会大众中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与弱势群体的话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缺少话语表达平台。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不健全,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传者和受者的线性传播关系,使得网络等新媒体成为弱势群体寻求话语表达的主要途径之一,但近年来发生的"酒鬼妹妹"等网络事件也暴露出新媒体在弱势群体话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弱势群体除了可通过制度内途径进行话语表达外,还可以借助媒体进行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新闻社群话语体系中有两个核心话语:"理想"与"新媒体"。"理想"话语主要建立在"理想/现实"这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并通过溯及"过去"反衬"现在"。在话语再生产过程中,新闻人运用集体记忆和个人化框架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建构"理想"神话,以此批判新闻业现状,重塑专业准则,巩固新闻职业的正当性基础。"新媒体"话语则主要建立在"新媒体/传统媒体"这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以此来展望"未来"反思"现在"。新闻人因其所处新闻场域位置的不同,分别策略性地建构"新媒体"神话或"传统媒体"神话,从而正当化其转型或留守的职业选择,在变动的场域结构中重新寻找得以安身的位置感。随着新闻场域结构化转型过程的深化,"新媒体"话语与"理想"话语之间越来越呈现出意义交锋的趋势,并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多重时空语境中构成了一个杂糅的当代中国新闻社群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总统由民间间接选举,因此现代总统历来都对大众传播媒介青眼有加。作为新媒体主要形式之一的社交媒体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全球不同社会阶层话语博弈的虚拟场域。在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的场域中,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在表达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两种社会阶层的话语博弈也凸显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12):26-31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对社会困难群体新闻话语具有强赋权效用。根据相关调研发现,新媒体事件中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表面繁荣的话语表达下依旧呈现被疏离状态。困难群体"媒介诉苦"成为话语疏离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因新闻话语权疏离产生的困难群体心理风险,已成为相关群体性事件爆发关键因子。随着社会和谐理念的深化,尊重社会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已成为解决现实困境内在要求。在"公共慎议"基础上,本文亦对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回归提出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占中"事件中的新媒体运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认为"占中"运动并非是一场市民的自发行动,而是组织方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等动员、部署的社会运动。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借助"新媒体"强大的组织动员功能,一场社会运动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低强度"的"新样态战争"。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思想及前沿科技发展的直接映射群体,学生的精神生活场域以及价值观受新媒体影响的表现更为突出。在此大前提下,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为前提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为题,对新媒体语境下对教学话语样态的影响、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方向等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希望为新媒体语境下教学改革的同步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赋权功能促进了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其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研究发现,乡村女性作为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对新媒介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可以打破传统话语控制模式,改变乡村传播场域中的男性一元中心格局,实现自我赋权和构建新的社会角色与身份。乡村女性由"弱者"到"自主""自立"的身份变迁过程,为乡村振兴语境下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乡村多元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传播媒介超越技术客体角色,成为媒介化社会多元治理格局中的行动主体,深刻重塑了传统的政治运行秩序和社会治理样态。媒介化治理在我国经历了批评报道、民生新闻、网络问政、政务新媒体等实践演进过程,逐渐被吸纳为国家治理的宏观话语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操作经验。未来的媒介化治理研究,需要拓展全球场域的国际传播治理视野并规避媒介中心论的叙事误区。  相似文献   

11.
李攀 《今传媒》2015,(1):52-53
随着新媒体的发生与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升级,传统新闻格局被打破。因传统公共新闻生产策略的日益失效,中国公共新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日益支离破碎,并且摇摆于联播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且在具体生产中面临公信力丧失与日益碎片化的窘境。山西卫视的《民生大接访》在面对新媒体挑战时,转变生产策略,以栏目为媒介搭建社会话语平台,改变传统对大众话语"堵"、"泄"的应对策略,代之以"疏"的方式,栏目本身既获得了收视成功又为构建中国真正意义上公共空间做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新闻社群由于所处位置的差异,在寻求自身正当化、权威化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着彼此对立的话语体系,其中两个核心话语是"理想"和"新媒体"。这种话语策略表现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面对新闻业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心理。但两者的话语策略并非完全对峙的,例如澎湃新闻虽属新媒体阵营,却放弃对新媒体权力话语的建构,转而借用传统媒体的"理想"策略,试图通过对"新闻理想"的呼吁唤醒人们对理想主义的集体记忆,这种策略成为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广告中,受"性别二元结构"影响,男性话语对女性形象的"他者化"建构现象普遍存在。当代文化环境开放,女性自主意识提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广告营销新阵地,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颠覆传统广告女性刻板印象的"反他者化"特质:女性形貌特征逐渐多元化;女性的社会价值认同得到深化;自主女性意识成为广告符号表达的主流。当代微电影中独立女性形象普遍存在,女性话语权力逐步崛起。  相似文献   

14.
舆论,就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①所谓"舆论场",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②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发展,民众话语意识不断增强,表达方式更加多元,社会舆论开始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状态,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舆论场"。  相似文献   

15.
微博这个"民间舆论场"与传统媒体的"官方舆论场",无论是传播理念、话语方式、阅读习惯、推广模式、接受路径大不一样。本文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研究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融合,提出依托母媒体强大资源、具备独立网络形象、按照独特方式运营的新媒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陈朝阳  苏可儿 《今传媒》2020,28(5):12-15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不平等的信息传受关系格局,网络赋权给予了公共话语更多的表达空间,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作为公共舆论的集中场域、社会结构性暴力的减压器、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和网民的主要求助平台,承担多元化媒介身份的微博跻身成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成为舆论形成、发酵、撕裂、次生分化与重组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为例,依据微博的媒介属性和公共文化属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的媒介角色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对微博舆论场域的舆情引导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构建多元包容的话语语境和健康的舆情生态,缓和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视阈下,全新的性别话语不断生产,"女汉子"与"暖男"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对天涯社区和微博上有关"女汉子"和"暖男"的文本进行解读并对使用它们的社会语境加以分析后,可以看到,随着时代发展,新的性别话语解构了传统的性别气质,多元化的性别气质是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抵抗。但是,新的性别话语又难免受到传统话语的束缚,加之消费社会的介入,又重构了刻板的性别气质。要突破这种情况,需要制造"性别麻烦",以多元化的性别话语冲击固有的性别气质,从而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陈琛 《今传媒》2020,29(3):19-20
在政务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对"淘宝体"话语和"官方体"话语的争议。本文基于框架理论视阈,探讨了政务新媒体传播内容问题,从积极意义上阐释了现阶段政务新媒体传播内容对公众与社会的影响,认为政务新媒体传播有助于政府与公众关系优化,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成晓丽 《青年记者》2016,(20):31-32
新媒体技术诞生以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话语传播的渠道来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语言传播方式,移动手机、移动电视、自媒体平台等各种新媒体样式的出现,为话语的重新构建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2008美国大选中,新媒体延展了信息向度和扇面,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新媒体颠覆了传统主导的广告方式,成为候选人话语力量的增效器;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议程设置",规避了由媒体施加给受众的"伪环境";新媒体创造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政治游戏,激发了美国年轻一代巨大的政治热情.新闻传播史和美国政治史的研究者将会记录这一政治传播生态中的媒体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