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鑫 《文教资料》2013,(34):64-65
自古以来,西域就是古丝绸之路。新疆交汇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孕育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族舞蹈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的乐舞传统,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舞蹈艺术。比如,节奏强调强拍弱化、弱拍强化。动律特点就是使用“微颤”;体态特点就是打响指、移颈、翻腕:讲究腰肢扭动的技巧,等等。所有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维吾尔族信奉多种宗教.比如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在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维吾尔族舞蹈,自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赛乃姆”、“多郎舞”、“萨玛舞”,在不同层面蕴含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内涵,体现维吾尔族特有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自古就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贡献。勤劳的维吾尔族人民在自己长期生活实践中,充分利用了各种物质和因素,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无比的光彩。维吾尔族达斯提汗(食台布)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讲述了达斯提汗(食台布)的历史和对各种意义的使用以及对达斯提汗(食台布)文化在构建和谐中的价值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旅游文化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道德人文精神的觉醒形成了人与山川的亲和关系,这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基础,而庄子艺术精神则是旅游文化的思想源泉。提出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自然山川的艺术情趣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调节与补充、净化与升华。旅游文化就是要在第一自然中发现第二自然,而真美只能存在于第二自然之中。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和社会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是在劳动生活中经过人民群众的不断加工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作为维吾尔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文化中的绿色审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吾尔文化是受多方面影响、汇集而成的,它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在这些众多的文化特性中有一个较明显的特征就是维吾尔族对绿色特殊的崇尚精神。笔者试从维吾尔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从宗教和环境的角度来探讨形成这一文化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公元16—17世纪,新疆出现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地方政权——叶尔羌汗国。这时期,维吾尔族已在政治、宗教、文字等方面实现了统一。由于政权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与中亚、伊朗、印度等地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局面,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维吾尔民族文化。这时期的文化与以《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为标志的喀喇汗朝古代文化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的;也是自喀喇汗王朝以来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这时期的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传统文化以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化,即中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及古希腊文化等多种文化历史养分滋润、融合、成长,因此,维吾尔族民事惯例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源流,原始自然崇拜、各种宗教信仰以及禁忌习俗为维吾尔族民事惯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维吾尔文化的重要部分。维吾尔族民事惯例不仅仅只是与伊斯兰教法有关,它是各种文化的融合体,并且,在维吾尔社会至今仍然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人民群众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的价值立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紧密结合新时代具体实践,多维审视人民与国家关系,创造性地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与江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逻辑,生动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为正确看待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基本思路,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力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密码”。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创造性与保持性。对一个民族来说,它在地球表面上必有其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这片特有空间的自然特性就构成了该民族的自然生存环境。黄岗侗族人民在一个地表崎岖不平、人为改变生存环境困难的地区,经过长期的探索,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河道、挖掘鱼塘,并使得建构的鱼塘得到了精心的维护,这其间充分验证了侗族人民正确协调资源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人生礼仪习俗的过程按人年龄的增长过程进行,在人生的每一个特殊时期都有一个带有标记性的仪式伴随着生命的成长。人生礼仪受到本民族人民相当程度的重视,这是维吾尔族尊重人生中每一段生命历程的体现,也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生命成长的特殊关爱。对于多元文化并存的新疆而言,维吾尔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解读其蕴含的生命内涵对于思想以及日常行为的生命成长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对于共同生活在新疆的各民族群众来说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维吾尔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特点及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对20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宗教、语言和国家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是14.2%。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呈中等水平并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宗教认同、国家认同和语言认同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谚语是维吾尔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结晶,它的语言脍炙人口、生动形象,承载了古老的维吾尔族的民俗文化,是维吾尔族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水有关的维吾尔谚语更是别具一格,它不仅折射出长期生活在干旱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水和谐相处.对水尊崇、禁忌的影子,而且还反映出了勤劳智慧的维吾尔族从中总结出的许多经验和哲理,这些最终形成了和谐的人水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族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成员之一。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维吾尔族人民和祖国其他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缔造我们的伟大祖国,创造中华民族的光辉灿烂文化,保卫和开发建设祖国  相似文献   

14.
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生存之根。在草原上,蒙古人民所从事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与五畜,自然草原及气候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从某种角度看那达慕(乃日nai ri)就有这样的特殊作用。这个特殊作用的表现主要通过那达慕的内容(敖包祭祀和那达慕的表演)体现,祭祀和那达慕表演的目的就是那达慕文化的体现,即蒙古族爱护草原、珍惜生命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维吾尔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古籍文献。维吾尔族图书馆有悠久的历史。他抢救,整理,出版,展示各民族古籍文献,对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就维吾尔族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宗教对该民族伦理思想的浸染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就该民族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思想家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作了概述,最后又对该民族日常生活特别是风俗习惯中的规范性要求作了描述。文章指出:维吾尔族伦理思想既是维吾尔族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伦理思想不管是理论层次的,还是实践层次的,都值得认真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因为这对于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弘扬民族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维吾尔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维吾尔人民长期生存、繁衍与发展的地区。历史上,在与其它各民族共同交往与发展的过程中,维吾尔人口在该地区始终居于多数。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其他世居新疆的民族。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与新疆地区的历史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探讨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只有将其放入以上背景因素中,才能使我们对该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有一个一般的了解,为研究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一、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较古老的民族之一。汉文史籍称之为:袁纥、韦纥、乌护、乌纥、回纥、回鹘、畏兀儿。这些称谓都是“ujur”在不同时代的音译。维吾尔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八、九世纪就有用突厥文镌刻的文物,如《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简称“葛勒可汗碑”或“磨延啜碑”)、《九姓回纥可汗碑》和《苏吉碑》等,十世纪以后,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它不仅在维吾尔族的历史上放出夺目的光彩,即在整个亚洲文化史上也是一个新的表现。这一时期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林茵 《华章》2012,(23)
木卡姆作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在维吾尔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至深的影响.本文从审美娱乐、文化传承、教化族群三个方面探讨木卡姆对维吾尔族人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的认识木卡姆在文化传承中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外来情绪Simon任务(Extrinsic Affective Simon Task,EAST)对42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测查,以探究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维吾尔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反应时指标上,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维吾尔族文化上的EAST分数显著高于中华民族文化的EAST分数;在错误率指标上,中华民族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内隐认同态度更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