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代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现代教育还注重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主体个性的塑造,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它对学生活泼和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本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的活力在于创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正确引导为辅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陆小琴 《考试周刊》2009,(24):79-80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求知兴趣、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学习情境、重视引导思考、充分利用课本和多媒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仅是一种解释,但具有动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具有社会性和化性。在建构主义视野下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更新教育理念,确立新的学习观;转变教师角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8.
林凯军 《职教论坛》2004,(23):54-54
教育的真义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主体潜质,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主体.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唤醒教育是生命主体通过交流沟通,唤醒对其主体意识以及对生命体验的渴望。小学语文教学唤醒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唤醒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学习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使学生主体意识、主动探索精神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主体意识,落实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2.
郭明果 《学周刊C版》2011,(3):152-152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园丁"和"花朵",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传授知识,从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错位.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策划人话: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育人,教育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主动发展,密切关系到培养出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密切关系到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我们应树立现代学生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身心发展潜能,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唤醒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5.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小学语阅读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认为只有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真正转变教师的角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才能,才能真正将“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  相似文献   

16.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学活动必须还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教学中,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章晓一 《考试周刊》2013,(27):97-98
现代教育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完善的目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从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安排等方面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些简单、有趣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时代的要求。一、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动学习是他们主动、和谐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所谓主动学习,是学习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是时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教师处在教育者的地位,学生处在受教育者的地位,但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应是被动的地位。学生作为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参与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体育学习评价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自尊心、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现行语文教学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种主体失落的现象。究其原闪,是他们主体意识失落。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催发他们的“主体觉醒”。教学觉醒,就是在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支配下,教学活动主体自觉的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