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品味重点语句。2.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3.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困境。【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心  相似文献   

2.
徐烨 《语文天地》2017,(2):14-15
【教学目标】1.赏析并概括说书人的人物形象。2.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和把握说书人的人物形象;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创意】紧扣专题教学目标,围绕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展开,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结合文本分析并归纳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唯一”的内涵。 2.圈画并交流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以及描写老人语言、神态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旨,品味课文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张圣春 《现代语文》2011,(3):117-118
【教学目标】1.能说出小说的三要素;2.初学多角度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3.感受作者悲悯的情怀,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2.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并学会运用。【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并能提炼出文本的表达手法,学会将这种先详写后略写的“一波三折”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语言、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等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分析鉴赏能力。2.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形色宛然、具体可感的表现手法,感受作品的魅力。3.体味作者由秋声引发的人生感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核心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的表现手法。2.体味作者在文中抒发难以言尽的人生感叹。  相似文献   

7.
【教学重点】 1.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 2.感受线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 【教学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章习友 《学语文》2011,(3):12-13
【教学目标】1.学习诗巾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2.联系作者生平及其它诗文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2.揣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3.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重点难点】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是重点;2.揣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是难点。【课型课时】自读—研讨课。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认真预习课文,以竞争方式,选出两名导演,自由组织A、B两套班子,饰演帕里斯、罗密欧、朱丽叶及侍童。在研究剧情的基础上,A、B两组演出课文的“殉情”一段。二、导入新课据说18、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放着一…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学习多种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在第一课时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多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体会各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并能初步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2.
桑文波 《现代语文》2010,(10):91-92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的爱国思想,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理解"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失魂落魄、震耳酚’聋、龟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慈母情深”。【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慈母情深”。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课。A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表现"窃渎"滋味的语句。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渎书的热爱以及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激发读书兴趣。3.学习并运用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窃读时心理、动作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领悟并运用动作及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研读人物言行,把握项羽骁勇果断、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人物形象。2.品味史书的文学色彩,理解作者在描写项羽事迹时渗透自己感情倾向的写法。  相似文献   

16.
项新宇 《学语文》2014,(1):15-16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解贝多芬个性特点。2揣摩语句,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物的认识和情感。3.探究写作意图,领会人物品格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7.
魏真明 《新作文》2004,(2):30-31
【教学目标】学会作之前.对章进行整体构思能写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的作【教学重点】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感受构思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在作之前,对章进行整体构思【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想】了解作者极力赞美白杨树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和象征手法 ,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课前简要地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时代背景 ,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目的 ,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的一个必要步骤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全文大意 ,是深入学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必要环节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诵读课文第 5、第 7、第 8自然段 ,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 ;课内 (或课后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 ,练习写 30 0字左右的小作文 ,是学以致用、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导语】今天我们学习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  1.阅读目标。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2.情意目标。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媒体设计  …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重点文言词语。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