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中化学里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课本上是将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焰上加热,使之生成氧化铜.再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反复操作几次,根据乙醛的特殊气味,证明乙醇氧化成乙醛.实践证明,这样方法效果不理想.原因是乙醛沸点很低(20.8℃),在加热的条件下变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虽然反复操作几次,但试管内积累的乙醛量仍然很少.故其特殊气味被多量乙醇浓烈的酒香味所遮蔽.如改用以下方法,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乙醛发生器     
对于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的化学实验,高中教材多采用加热螺旋状铜丝至红热,再伸人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上下移动。铜丝保持红热且闻到乙醛难闻的气味。我现设计了一个乙醛发生器,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并能用银镜反应检验产生的乙醛。  相似文献   

3.
按现行教材要求,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的程序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银氨溶液)。然后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或含醛基的物质),振荡后,将此试管置于水浴装置(图1)中加热。几分钟后可见试管壁上附着光亮的银镜。  相似文献   

4.
按教材中所述的乙醇氧化的实验方法来作,制得的乙醛量较少,而且乙醇、乙醛的气味混在一起,用嗅闻方法证实生成乙醛比较困难.为此,我们作了一些改进,采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一、几点说明1.为了增加催化效果,采用细铜丝绕成密集的铜丝圈.2.乙醇用70℃左右热水水浴加热,通入空气的导管应离乙醇液面约1—2厘米,以防乙醇倒吸.3.干燥管内装无水氯化钙,用以除去乙醛蒸气中的乙醇和水,目的是提高乙醛纯度.  相似文献   

5.
用氯乙酸和四甘醇为原料,钼镍粉作催化剂化合成氯乙酸四甘醇双酯,经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n(氯乙酸)/n(四甘醇)=2.6,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2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酯化率99%以上,产品收率85.6%,产物质量分数〉98%,催化剂重复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6.
用自制的钼镍催化剂,经衣康酸和甲醇反应合成了衣康酸二甲酯。合成衣康酸二甲酯的最佳条件为:n(衣康酸):n(甲醇)=1:6;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的3%;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6h;酯收率为85%。产品通过FT-IR鉴定,谱图与标准谱图一致,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表明,该合成酯的质量分数达98%。  相似文献   

7.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难点实验。其重点是因为它是中学化学中最典型的固相之间的高温反应;其难点在于在要用中学最常用的简易酒精灯(理论最高温度800℃;笔者用热电偶测试:无罩酒精灯焰最高温度约610℃;带有最优化灯罩的酒精灯焰最高温度约700℃)加热的方法,获得光泽性好的块状金属铜(熔点1083±0.2℃)。传统的实验方法是用酒精喷灯(温度1000℃以上)加热,由于灯焰加热面小而集中,虽能在反应试管表面形成铜镜,但往往导至反应管受热部位变形并与内容物熔结而报损,仅就此实验每年云南省至少要报损试管价值八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不用水浴加热的银镜反应实验陆英麟(广西凌云中学533100)银镜反应实验按传统做法需要水浴加热.笔者通过多次试验,不用水浴加热也能做银镜反应实验.效果好,反应快,节省时间,现象明显.实验步骤如下.1。按现行高中化学课本配制2%硝酸银溶液、4%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9.
选用PE2040,对江汉油田原油进行了降粘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E2040对江汉油田原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在25℃,PE2040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0.5%,水油比为30:70,降粘率可达72.82%;适度酸化,有利于提高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锐孔法,以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和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制备了啶虫脒缓释微胶囊,以微球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啶虫脒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1∶1、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0%、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3.00%、质量分数为3.00%的阿拉伯胶溶液25.00 mL.所得微球对啶虫脒的释放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实验,确定红磷为最佳可燃物,用酒精灯加热引发硬质试管内的红磷燃烧,装置简单,实验成功率高;在另一实验中,用叉形管作为反应容器,改进教材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实验有诸多反应需要加热,不同的实验对酒精灯的高度有不同要求,如"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用铁架台固定"Φ32mm×320mm试管",仅用一块小木块来垫高酒精灯,使其高度无法连续地调节,影响到外焰的加热效果。为了实现酒精灯高度的任意调节,我们制作了一款简单、实用的升降式酒精灯支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最佳实验装置、反应异常现象分析、浓硫酸与铜的最佳用量3个方面对铜与浓硫酸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对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课本中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学习乙醇氧化性时,教材叙述了“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原理,用乙醇制造乙醛。为了加强直观,使学生获得上述感性认识,设计了本演示实验,不仅使学生学习了乙醛的制法,而且进一步巩固了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装置: 如图所示。取一根有支管的玻璃管,下端配附有钩形导管的单孔塞,用橡皮管将钩形管连接到T形管上,T形管的其它两端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中师)化学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中,钠要在加热熔化状态下才能与氯气反应,会使学生认为钠与氯气反应的条件是加热。且反应所需的氯气要提前制备,结果是实验时氯气的浓度降低,影响实验效果。我们对实验进行了一点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验仪器 一个250毫升的锥形瓶(配两个橡皮塞,其中一个橡皮塞上固定一个用白铁皮自制的小燃烧匙,如图1所示),一个青霉素瓶,两块玻璃片。 二、实验步骤 1.在锥形瓶中放入一个盛有少量氯酸钾晶体的青霉素药瓶,用长滴管往青霉素瓶中加入适量浓盐酸,用橡皮塞轻轻塞住锥形瓶口,待整个锥形瓶呈  相似文献   

16.
河沙具有熔点高、热储备量大的特点,又是非氧化还原的惰性物质,在许多化学实验里如果充分利用河沙的这种性质特点,可使很多实验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1.加热分解KClO_3制O_2把河沙眼KClO_3晶体按估计堆量2∶1分别研细混匀,放入试管中加热,具有相当适宜的热分解速度,可以集得近乎理论产量的洁净O_2。KClO_3晶体的熔点不高(356℃),河沙的作用,一是把易熔的KClO_3固定在试管被加热的部位,二是利用河沙蓄积的热把反应温度迅速提高到远离KClO_3的熔点,使分解反应速度急速加快。2.浓HNO_3的热分解即使是把浓HNO_3加热到持续沸腾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不凝结气体(空气)对蒸汽浸没射流压力振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凝结气体存在时压力振荡强度比纯蒸汽浸没射流时明显减小。随空气质量分数的增加,压力振荡峰值的位置沿轴向后移。过冷水温低于45℃时,峰值随空气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高于50℃时,随空气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水温在45~50℃之间时,峰值大致相同。压力振荡主频随空气质量分数、蒸汽质量流率和过冷水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材中一般使用氧化铜氧化乙醇得到乙醛,但条件是加热。FeCl3则是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它与Fe2 之间的转换更是中学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多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展现典型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化学性质。能不能用氯化铁氧化乙醇呢?事实证明氯化铁与乙醇的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三化学课本第111页实验3-7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方法。但按此法去做不易成功,教学效果差。 出现此弊端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于反应要求高温,喷灯却只能对试管外壁局部(下面)直接加热,从而很难达到反应所要求的高温,并易造成玻璃管局部过热熔化,使实验失败。为解决上述不足,笔者找到了一种极为简单可靠的用电能加热的方法。仅用4分钟就能完成实验(要比课本上的方法节省大量时间),并取得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压密闭腔体内水膜的加热蒸发现象,利用斐克扩散定律构建一维蒸发模型。基于饱和水温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发展一种确定扩散边界层厚度的方法。搭建水膜低压加热蒸发的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不同压力条件下水膜的蒸发质量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对比蒸发质量和温度变化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二者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低压加热条件下的水膜蒸发特性。基于当前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真空压力、加热热流密度和蒸发容积对水膜蒸发速率、蒸发质量和蒸汽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越低、加热热流密度越高和蒸发容积越大,水膜的蒸发速率越大,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