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荣伟 《教书育人》2013,(12):10-11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经过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在成功学上很受欢迎的一盎司定律:一盎司是1/16磅,当别人完成16盎司的工作,如果你完成了17盎司的工作,收获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一盎司定律所告诉我们的就是,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所作出的努力相差并不大,可是仅仅多出一盎司的重量,就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您:你看,我身上有你的影子,就是比你多个“心眼”。 你:您说到哪去了?什么“心眼”不“心眼”的,我们俩都是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3.
一个盛夏的傍晚,有一只狐狸在公园里散步,走着走着,他碰见了黄鼠狼。他慢悠悠地走过去,问黄鼠狼:“黄鼠狼大哥,你有多少个心眼呀?”黄鼠狼说:“我只有一颗心,当然只有一个心眼呗。”狐狸说:“哎哟哟,黄鼠狼大哥,你的心眼怎么这么少呀,我的心眼可比你多得多罗!”黄鼠狼问:“那你有多少个心眼呀?”狐狸自豪地说:“我有七十二个心眼!”“狐狸大哥,你的心眼可真多,你能教我怎样增多点心眼吗?”“当然可以啦,我收你做我的关门弟子吧。”狐狸和黄鼠狼边走边聊。不一会儿,狐狸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里。狐狸大声喊道:“…  相似文献   

4.
李作昕 《山东教育》2006,(1):116-116
在美国,有个名叫道密尔的企业家,他专门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经他经营之后,又一个个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爱买一些失败的企业来经营?”道密尔回答:“别人经营失败了,接过来就容易找到失败的原因,只要把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会赚钱,这比自己从头干省力多了。”道密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失败就是一笔真正的财富,别人不行的,他能行,别人跨越不了的,他能够跨越,能把别人的失败转变成自已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约28克。美国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观察、系统研究,得出一个重要原则:多加一盎司定律。只“多加一盎司”,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实质内容方面,却有天壤之别。在青年时代,约翰·坦普尔顿  相似文献   

6.
吉萍同学,首先对你敢于仗义执言的做法表示肯定。但仗 义执言,“保护”别人也需要讲究方法。根据你谈的情况,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当别人向你的那位同学找茬时,你都是给予了当面指责,其实这样做本身也是在使别人感觉难堪,将心比心,他们又怎能不对你有意见呢?我倒认为 ,要“保护”你的那位同学,关键并不在于指责别人,而应在于改变别人对乡下同学的看法,毕竟认识决定行动嘛。当然“看法”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此你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第一,帮助你的乡下同学树立自信心。虽说别人的“刁难”确有不对之处,但从另一…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有个名叫道密尔的企业家,他专门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经他经营之后,又一个个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爱买一些失败的企业来经营?”道密尔回答:“别人经营失败了,接过来就容易找到失败的原因,只要把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会赚钱,这比自己从头干省力多了。”道密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失败就是一笔真正的财富.别人不行的,他能行,别人跨越不了的,他能够跨越,能把别人的失败转变成自己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细小苍茫     
1 记得,乡下有一个老奶奶,她最恨人叹气,听到人唉声叹气,就骂骂咧咧:叹什么气,不知道一叹三年穷吗?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 倘若她听到你肯为别人家的苦难叹气,她非但不骂,还会与你一起长一声短一声叹半天。末了,她抚摸着你,眼神里,满蕴着爱与悲悯。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你说:孩子,你心眼好,能为别人叹气,你会有福的。  相似文献   

9.
善良的魅力     
名家美文细小苍茫马德一记得,乡下有一个老奶奶,她最恨人叹气,听到人唉声叹气,就骂骂咧咧:叹什么气,不知道一叹三年穷吗?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倘若她听到你肯为别人家的苦难叹气,她非但不骂,还会与你一起长一声短一声叹半天。末了,她抚摩着你,眼神里,满蕴着爱与悲悯。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你说:孩子,你心眼好,能为别人叹气,你会有福的。这句话,当时并不懂。  相似文献   

10.
王礼琴 《南昌教育》2004,(10):19-20
曾有人问我:王老师,你带班有什么“绝招”?怎么学生那么听你的话,又那么的尊敬你。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绝招”。我教书二十年.当了十九年的班主任,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做班主任有太多的优势。我只是在处理班级中的“棘手”事比别人多了一个心眼而已,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为此,笔者仅从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截取几则小故事以飨各位朋友.  相似文献   

11.
盎司是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美国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观察,系统研究,得出一个重要原则:多加一盎司定律。只“多加一盎司”,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实质内容方面,却有天壤之别。在青年时代,约翰·坦普尔顿就决心把“多加一盎司”运用到他在耶鲁大学的学习中。他决心使自己的作业不是95%而是99%正确。结果呢?他在大三就进入美国大学生联谊会,并被选为耶鲁分会的主席,得到了罗兹奖学金。把它运用到高中的足球队,人们常常发现,那些多一点努力,多练习了一点的小伙子成了球星,在赢得比赛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也得…  相似文献   

12.
尝试改变     
陈鹏同学,你的处境是每一个从旧的,熟悉的环境步入新环境的人都可能遇到的.你不必抱怨.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别人也是一面镜子.你眼中的别人其实就是真实的自己: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坡见佛印,戏谑地说:“和尚打坐时像一堆牛粪。”佛印大笑说:“先生站立时像一尊佛。”东坡回家讲给妹妹,苏小妹笑道:“你被人骂了.你自己还不知道。心中有牛粪.眼中就有牛粪;心中有佛.  相似文献   

13.
多一点点     
赵晖 《中学生英语》2008,(10):13-13
你想成功吗?那你就得在意“一点点”。很多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会让一个人获得最大的成功。每天比别人多记一个单词——非常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一年后你就会比别人多记300多个单词,若坚持几年或更长时间,其结果就不止是用一点点来表达了。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相似文献   

14.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11S):34-35
记得有两句歌词,一句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你”.另外一句则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离开你”。这两句歌词都有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作为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理由.不管是爱上一个人.还是要离开一个人。不过.这两句歌词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理由永远不是别人能够给的.理由只能是自己产生的。在很多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在别人的注视下生活,这里的“别人”包括长辈、朋友,甚至陌生人。你会遭遇善意的批评,也会遭遇恶意的诽谤。如何适度地读取别人看法中的信息,从而扬长避短或是精益求精,是当今社会必备的素质。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心理学家已用环境说打破了这个偏见。法国思想家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这句话也有偏颇之处。解读这两句话的核  相似文献   

16.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都特别喜欢听别人的赞美?那么将心比心,平时,我们也要学会经常去赞美别人。真诚的赞美对别人对自己都很重要。对别人来说,他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更有信心更加奋发;而你呢,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不仅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融洽(róngqià)了和别人的关系。学会赞美,是聪明人的行为。不信,你读读这则民间小故事:传说古时期,有两个猎人,一个叫张猎手,一个叫王猎手。有一天,他们各猎到了两只野兔。张猎手的妻子看见后,就冷冷地说:“只打到两只吗?”张猎手不高兴地想:“你当打猎有多容易。”第二天,他索性转悠了…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是一个物理只考5分的学生,你告诉别人说:“我将来要当一名声震寰宇的物理学家!”所有人会摸摸你的额头问:“你没发高烧吧?是不是烧狠了说胡话呢!”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够理 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方法不当。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对如下几个问题加以重视。 一、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是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简单应用题的“简单”之处在于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将数学基础知识学好。对于加法应用题的教学,可分成两类:一是求总数的应用题;二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由于求总数的应用题同加法概念比较接近,因而学生比较好懂也易掌握。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学生往往会得出不完全正确的结论,即题中有“总数”、“一共”或“多”等字眼,就用加法计算。造成形如:甲班有学生45人,比乙班多3人,乙班有多少人?用45+3=48这样错误的解法。如果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讲清数量关系上,而不是分类上,使学生懂得加、减、乘、除的意义及两数  相似文献   

19.
妖怪的宠物     
管家琪 《小火炬》2014,(3):30-31
小妖怪们的才艺 妖怪学校给小妖怪们发了一张“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大家填写,表格上面有一项叫做“特殊才艺”。“什么叫做‘特殊才艺’?”小妖怪们纷纷问蜘蛛精老师。蜘蛛精老师很认真地想了一想:“就是——你特别会做的事,而且这件事最好是只有你会做,别人不见得会做。”有一个小妖怪举手:“我会背‘高僧三吃’的食谱。”  相似文献   

20.
时常有些年轻的朋友这样表示自己的困惑:表面看某某不善言谈,好像默默无闻的样子。可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有那么好的人际关系?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有句谚语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细细想来真是蕴涵着一定的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源于他们“会听”。一个人会不会听别人讲话,是能不能顺利进行人际沟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看来,要想寻找到更多的好朋友,你也得学会当一个好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