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书院教育历史千载,声名远播。而宋代书院影响尤其深远,它无论在学术管理、人才培养还是书院制度化方面,都成就辉煌,宋代书院的成功之道何在?我们认为独具特色的书院管理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注意到了书院的经验,他认为书院在许多方面优于旧式学校,决定吸取书院的经验,并在船山学社的基础上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书院产生的原因,书院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并分析了书院教学组织管理特点。这些教学特点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启示。目前大学英语改革重点是改革教学模式、评价体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些与书院制度的特点极为相似。从书院制度看今天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书院与学院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教育传统,现代书院是20世纪教育变革的产物。大学书院制作为现代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组织与书院教育传统的融合。从组织机构及功能来看,它包括独立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特定教育机构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两种类型。大学书院制的兴起,受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等因素推动,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厚的文化教育基础。大学书院制融会中西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书院制与学院制互补,适应了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构建立德树人保障机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促进学术创新和教育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是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书院在中国教育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1902年全都改为学堂,书院一词从此成为历史。本文着重从现代大学具有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为何书院未能如中世纪欧洲大学般发展成现代大学,反而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笔者考察了书院发展的历史和同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历史,发现书院历次大规模的兴盛和发展期同时也是当时学术思潮涌动,学派争鸣时期。联系现代大学中学术和大学发展的关系,认为“学术是大学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书院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在促进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教育生态发展以及学生全面成长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从现实来看,现代大学书院制作为传统书院制与西方住宿书院制模式移植的结果,在精神理念与性质定位、顶层制度设计、学问之道建构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思考。回溯历史,近代新儒家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坚持中国文化本位,沿循“哲学—文化—教育”思想理路,积极创建勉仁书院、复性书院、民族文化书院等新型书院以实现“教育救国”之伟业,为现代大学书院建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有鉴于此,现代大学书院建制要把握时代机遇,建构高质量发展方略,从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哲学维度出发,明确现代大学书院的内核精神,重视现代大学书院的传统文化研修与传承,践行现代大学书院的学问之道,最终实现本土生长的终极目标,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书院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从湖南古代书院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书院的教学特点、教学管理及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获得如下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师执教才有一流大学教育;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具有人文特质的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结合化学史进行中学化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曾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化学发展的历史,是反映化学科学孕育、产生和发展演变规律的历史,也是科学思想取得胜利的历史。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许多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感人事迹,也有一些由于疏忽、失误而与真理失之交臂的遗憾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书院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内地高校逐渐兴起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书院制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书院教育符合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大学书院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书院存在的逻辑起点。大学书院需要相对独立的必要物理空间,大学书院和专业学院具有本质一致的目标,大学书院有助于解决学生培养存在的难题。从法定依据看,党委会决策的议事规则使得大学内设的书院具有了合法性,逻辑起点、必备条件和法定依据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书院的存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杨玉静 《考试周刊》2013,(25):16-17
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赋予了更科学的含义。文章认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教学应"给人以思想,给人以眼界,给人以胸怀,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院教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到了21世纪的今天,当代大学正结合西方住宿学院制进行书院制建设的尝试。书院精神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晶,其中"尊德行"的德育教育、"精思善疑"的求是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教育等教育性特点更是书院教育的精髓和灵魂。对古代书院精神的教育性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书院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进一步有利于当代大学书院制建设从中寻求启迪,汲取借鉴,形成重视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配备全方位指导的导师团队和构建师生融合的学术型社区等当代大学书院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本期开始,新设栏目《记忆》和大家见面了。开设本栏目的目的是展示历史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兴衰存亡及其浓厚的人文气息,以便高等教育管理者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宋代的书院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河南,故河南书院又成为宋代书院的中心和重中之重。陈平原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应从三个方面挖掘传统书院制度的现代价值:教育体制方面,应考虑私立大学和民间学会的贡献;教育理念方面,应重视全人教育、通识教育并打破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为此,我们特别编选了宋代河南书院的整体介绍性文章,希望能给读者了解和借鉴传统书院的价值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后,在总结前人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订立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提出了“明人伦”、“穷理”、“笃行”、“修身”的书院理念。此理念既体现了封建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又反映了朱熹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基本主张。它对南宋及后世的书院学规,日本、韩国等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近现代中国的大学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千百年前的书院曾伴着朗朗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和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使命大约与现代的大学类似,但是,现代的书院早巳失去它最直接的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瞻仰的符号。现在,让我们追寻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去感…  相似文献   

15.
书院教学强调自学为主,重视学术研究,提倡大师、名师亲自讲学、编订教材,主张互相切磋,质疑问难,注重身心结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形成了具有突出个性的书院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教学改革仍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书院精神与中国现代大学的民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院精神与中国现代大学的民族性丁钢本文主要通过对“五四”时期书院研究的再考察,探索在中西文化交流发展的背景下,书院精神与中国现代大学民族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五四”时期的书院研究,是在中国的书院制度消亡后短短的一二十年内,而且是在反传统、向西方学习的热...  相似文献   

17.
张莉 《辽宁教育》2013,(1):12-14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书院集修书、藏书、印书、学术研究和讲学授徒为一身,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又怀抱着传统文化走向新的发展。作为东北地区至今唯一幸存的书院——银冈书院,更是具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和重要性。银冈书院的兴起与发展:不仅让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当时的人丈面貌,更让我们窥探到那段历史的图像。银冈书院是其他书院无法替代的中国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文化载体,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播了学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形成了书院独有的人文关怀理念.文章通过对书院精神文化的研究,分析书院的人文特质,试图对当今的大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校底色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坐落着一所己经走过了 110多年历史的百年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以1871年的文华书院为源头,以1903年文华书院所设立的大学部为起点,1924年在文华大学基础上建立的华中大学为主体,以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多元结合为前身,几经历史嬗变,发展为如今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伊始,实行书院制已开始陆续成为我国大陆继续探索如何办好现代大学的一种尝试。期间出现的争议和困难源于缺乏对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本质和实质的认识。书院制是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现代大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它可以弥补现代大学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缺陷;建构不同书院的文化特色和内核是书院制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彰显,是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本质要求;弘扬和借鉴我国古代书院精神是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实质所在和灵魂指向;构建高效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书院制的组织结构是实行书院制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