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笔者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老师伸出1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1。老师伸出2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2。老师伸出3个手指,问学生1加1等于几?学生再次毫不犹豫齐答是3,而不是2。这种现象在  相似文献   

2.
胡维德 《教师》2010,(31):75-76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生动的创造”.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一个学生如果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不会去创新,最终就只能成为知识的转运者,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联系的桥梁,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的主要渠道,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启动、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学习方法的改进等,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大,问题的思维空间不是太小,就是过大,或者问答行为处理不当,使课堂提问成为无效的劳动.要使课堂提问发挥出高效益,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很早就受到教师们的重视。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带常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教学,他认为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拽。要激励而不是压抑,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作结论,既要善于教师向学生提问题,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都体现出对学生提问的关注.在钱老师<导读的艺术>一书中,有许多体现学生提问的教学课例,尤以其<故乡>教学为最[1].钱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先"问"后教,教基于"问"的教学形态,先确定七个"提问视角",沿着这些铺垫,学生提了600多个问题.课堂上,钱老师按这七个视角依次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类解决.整堂课以学生的"问题"为线,以教师的"管理"为纲,以师生的相互"解问"为面.课堂中,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就如一个"提问管理员",学生的"提问"被有效地进行"管理",然后得到合理的解决,其中"管理"的效度,决定了"解决"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回答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积极的状态.提问后的启发与引导,是在学生的思维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准确、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它是提高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因此,启发与引导重在鼓励,重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它既不是把答案暗示给学生,也不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7.
“简约而不简单”,一句时髦的广告语,道出了厂商对自己产品高质量与高品位的追求。笔者并非存心模仿和借用,而是从中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追求这样一种简约“。简约”是相对“复杂”而言的,复杂化是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盲目追求课文教学的“厚重”,一篇简单的文章硬是要从所谓的多方面来剖析,不考虑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面面俱到,致使教学“丰富”了,而学生脑中却模模糊糊、不知所云。简约不是简单,过于简单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肤浅,课堂容量小,教师的提问学生都能轻易回答,甚至不需要讨论,没有任何思维…  相似文献   

8.
谢嘉幸老师的《师生关系——音乐教育的现代观念之一》一文中说道: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简单过程,也不是一个学生自我潜能开发的简单过程,而是老师将自己的知识体验与学生的知识体验进行交流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交流,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如何设计好提问,使之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应诱趣,激趣,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状态。在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不是一览无余,而是耐人寻味;不是洞若观火,而是柳暗花明;不是一马平川,而是曲径通幽;不是给学生一串句号,而是给学生无穷的问号。教《项链》这一课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中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即等待时间,教师应根据具体问题对等待时间进行调整;延长等待时间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使学生受益;教师可采用明确课堂提问的规范等策略来调整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1.
课堂回放 <春酒>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了解琦君吗?她的家园在哪里?(学生七嘴八舌.从温州永嘉到杭州,从台湾到美国,琦君曾经的家园被学生一处处搜寻出来.我接过学生的话茬,不紧不慢地说.)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这是教学工作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当过教师的人,一般都是要提问学生的。从表面看来,提问很简单,只要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就行了。其实,要真正提问得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要求提问者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求提问者懂得教学艺术。一般说,好的提问,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为实现课堂教学任务服务。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知识,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  相似文献   

13.
一、热身时提问热身环节进行问答练习,可采用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多人问一人或一人问多人等多种形式。问答可以在小组内或同桌之间进行,也可结合值日,由值日生提出问题。如果他不是提问,而是陈述事情,如讲故事,读作文等,教师可根据其叙述内容向其他学生发问。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的各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提问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它也是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学习效果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现在的多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注重自己的讲,通过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至于能够理解多少都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培养学生自觉探求知识的良好习惯,还可以有机地调解课堂气氛,使整个教学的诸环节和步骤自然过渡,从而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形成多方位的良性思维境界。总之,课堂提问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课堂提问应生动有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注意力集中在新鲜有趣…  相似文献   

16.
王艳 《甘肃教育》2007,(9S):23-23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好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选出数例课堂提问,并加以简评。例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三部分写了这样的话:“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一位教师针对这两句话,提问:又是“我的学生”,又“不是我的学生”,这样肯定又否定,不是矛盾吗?学生各抒己见,终于弄清了鲁迅先生正是在“是”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的核心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提问则是实现课堂角色从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核心转变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新课改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该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中提出"老师的角色不是一桶水,也不是自来水而是一个支架,根据学生需要提供帮助,学生踏着教师提供的支架,主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四"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建有意义的课堂必须重视提问。教师和学生的提问都是重要的,教学的职责决定学生的提问更根本和更重要,而在当下应特别强调教师提问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价值。提问并非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课堂需要提有意义的问题。学生的提问原则上是没有限制的,而教师的提问则应是有明确目的的,需要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启动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课堂提问的难度掌握适中却不是容易的事情,设计问题过易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过难又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这需要教者高屋建瓴,统筹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才能使提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多方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