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语法翻译法主要是详细讲解各种语法规则及大量例外情况,学生通过牢记各种语法规则.提高翻译能力;交际法包括四个内容:语法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语言策略。教学目标集中在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翻译法强调语法而忽视听说,交际法注重听说而忽视语法,形成顾此失彼。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出现都是发展中的继承,要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就一定要既重视语法教学又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交际能力。否定前者,语言表达就不准确。否定后者,就会降低学生听说能力。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文章在分析了二者优缺点和互辅作用后批评了当前外语教学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教学法认为,只有通过听说法、整体法和认知法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忽视了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语法教学于交际活动中,把语法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3.
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对交际法认识的不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口语而忽视甚至完全排斥语法教学.本文从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的语言输入及输出理论出发,阐述了其对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代外语教学史上主要经历了以下四种主要的教学法,即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境教学法和听说法。到上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交际语言教学法,且当时就已经在欧洲、美国等开始盛行。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1)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交际能力;(2)  相似文献   

5.
大学理工科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又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重视句子水平…….还要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既要注意准确,又要重视流利”,“当前尤其要重视流利程度的提高,使学生尽早获得交际能力”等.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本应紧紧围绕《大纲》中提出的两个“有利于”的原则、合理安排英语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重语言能力的训练,轻交际能力培养的倾向.原因是长期以来,外语教学习惯于传统的语言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教学为纲、以分析讲解句子为主.这种教学法不强调对段落或语篇的综合理解训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诚然,语言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所以外语教学就不应局限于语言能力的训练,也应同时注意交际能力的培养.再加上近几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设置和考试方法对英语教学也起了某种导向作用.从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设置上看,重在检查学员对英语文章的理解程度、判断语言现象正误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听和写的能力,除了作文以外.答题方式全是从四个答案中选出最佳答案.这类客观试题的比例占总分的85%.这种采用客观题型的考试方法相对地忽视了考  相似文献   

6.
交际法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外语教学理论。交际教学法的教学观认为掌握一门语言就是要掌握一种“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在交际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语言学习的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提示者、参与者和资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许多学生掌握了不少语法知识和词汇,却不能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运用。这种现象与一直沿用的传统教学法,即分析—翻译法不无关系。该方法以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传授这种知识的过程,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交际法在世界各地的外语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在我国也为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所重视。但总体上似乎还缺乏对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全面认识。本文就自然交际规则与语法规则的关系来认识交际法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特点,并着重讨论了“交际”与“交谈的区别、“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区别,提出了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与交际法教学的关系,指出虽然传统的以语法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冲击,语法仍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说明民族学生语法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强调即使是在交际教学法中,语法还是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交际外语教堂法(CLT)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很流行。交际外语教学(CLT)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依照Canale和Swain(1980)的理论,交际能力总体上可从四个方面给以解释: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语法能力涉及到语言代码(语法规则,词汇,发音,拼写等)的知识,它属于语法和词汇能力范畴。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法把发展这种能力看得比其它能力更为重要。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对社会语境知识的理解。交际发生于社会语境中,它包括角色之间的关系,参与者共享的信息以及他们相互交往的交际目的。可以注意到在现代教科书中越来越多的内容是为了发展社会语言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交际教学法与中学英语教学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教学法(简称交际法)始称功能法,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交际法抛弃传统的语法大纲,强调培养交际能力而非语言能力,主张外语教学过程应昼设计成二、三个人自然地进行交际的过程,使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法现已成为国际上外语教学界最流行影响最大最广的教学法,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认为交际法是目前语言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本就交际法与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展开讨论,企求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12.
多年以来,教育界对英文交际能力的培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许多学生掌握了不少语法知识和词汇,却不能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运用。这种现象与一直沿用的传统教学法,即分析一翻译法不无关系。这种方法以语法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现代外语教学则注重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审视了外语教学的发展流派,对语法教学法、听说法、社团语言教学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沉默法等进行了综述对比。经过对外语走向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现行的外语教学有淡化语法内容的趋势。文章还对目前中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探讨了教学成功的得失,得出了在外语教学中语法的重要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我们要对语法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语法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交际教学法(简称交际法)始称功能法,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交际法抛弃传统的语法大纲,强调培养交际能力而非语言能力,主张外语教学过程应尽量设计成二、三个人自然地进行交际的过程,使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法现已成为国际上外语教学界最流行影响最大最广的教学法,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认为交际法是目前语言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本文就交际法与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展开讨论,企求引起人们对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李亮  黄换乃 《考试周刊》2009,(45):96-96
外语教学法历史悠久,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多的是以学习语言的语法系统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和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发展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两种教学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理论的发展完善,单一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将两种教学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是目前外语教学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普遍趋向。  相似文献   

16.
交际教学法(简称交际法)始称功能法,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交际法抛弃传统的语法大纲,强调培养交际能力而非语言能力,主张外语教学过程应尽量设计成二、三个人自然地进行交际的过程,使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法现已成为国际上外语教学界最流行影响最大最广的教学法,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认为交际法是目前语言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本文就交际法与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展开讨论,企求引起人们对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非规则型的以语言活动为学习手段的外语学习途径,外语教学途径基于规则并以语言活动为教学目的.外语教学法是以某种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本质的认识为基础,在特定的语法框架内,对语言项目和语言技能构成的外语教学活动有条理的程序权重规划.交际语言教学抛弃语法知识框架,以运用规则为框架组织语言活动,不可能产生"交际法".外语教学研究在交际语言教学的外语教学法缺席之后回归方法论、回归外语教学法,其实质是回归语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在七十年代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引起了语言教学思想的大变化,外语教学在这种宏观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了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观.人们对语言教学观念的改变及社会经济文化的需要使交际教学法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趋势.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被认为是当今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然而每一种教学法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教学.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AlanMaly,1992).交际法施教过程中往往注重前三种能力的培养,忽视策略能力的培养.然而,策略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它的产生是20世纪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交际教学法有三大特点:第一,注重交际,特别是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二,注重意义,认为交际能力是目标,意义至关重要。第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文从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中的问题1.教师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法的系统性学习。教师在运用交际教学法的过程中过分地突出了语言运用地位,认为交际能力不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规则,以交际为目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我国多年的外语教学中运用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法,如翻译法、视听法、听说法、实践法等等近二十多年在语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中被接受并广泛运用的教学法为交际法。 交际法语言起源于60年代晚期的英国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70年代中期得到进一步发展。80年代初期的交际法理论教学逐步得到推广。它根据美国语言学家D.Ht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的理论,即交际能力不但应有语言知识,而且还应注意语言运用的得体性。Littlewood提出“交际语言教学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交际法不仅注重语言的结构,而且还注重语言的功能。”因此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即教学过程就是交际过程。近年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日趋频繁,因而尽快培养出能娴熟地掌握运用外语人材便是当今社会对外语教学提出的要求。交际法不同于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