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要点  二、考点分析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的高考考点有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 ,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是动力学的基础 .正确地理解 ,并熟练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 ,将为进一步复习掌握力学部分的其它知识和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章中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 ,如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 ;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法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常用…  相似文献   

2.
这一章讲授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学好这一章,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已学过的运动学知识,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奠定基础。下面就这一的章改编情况作些说明。一、教学目的要求和单元划分这一章教材的目的要求是:掌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明确力、惯性等概念的物理意义;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明确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力学单位制;了解超重和失重;会运用运动学公式、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这一章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力;第二单元(第二节至  相似文献   

3.
高中一年级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调整后本章教材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调整后力学必修部分的核心.本章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调整后教材的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为学生学习本章,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做了准备.从知识方面,是在学完力和物体的运动之后,进而认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这些最重  相似文献   

4.
这一章讲授平抛、斜抛和匀速圆周运动,是前三章知识的具体运用和扩展。在曲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非常明显,通过本章的学习,将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论进一步加深和扩展;同时,本章把前章学过的牛顿运动定律运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使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对于曲线运动的研究,本章是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来进行的,着重阐明曲线运动的特点和描述方法,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情况,突出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运用,这是贯穿本章教材的基本思想。全章分为三个单元。前两节为第一单元,讲述曲线运动的一般特点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求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特点,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三、四两节为第二单元,讲述平抛与斜抛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本章三角恒等变换是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相关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作为本章第一节内容的第1课时内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作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第一个公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学习其它10个公式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串联整章的作用.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三角函数值.  相似文献   

6.
熊仁娣 《物理教师》2003,24(5):19-20
1 教材分析1 .1 地位及作用“密度”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华东版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七章质量和密度的第三节的知识 .本章讲述力学中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全章分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 (1、2节 )讲述质量和天平的使用 ;第二单元 (3~ 5节 )讲述密度及其运用 .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 ,知识的讲述深了一步 .在能力培养方面 ,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以外 ,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 ,更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分析物理事实 ,找出共同特征 ,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密度…  相似文献   

7.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即人口的数量和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构成,它们都以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状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本章第一节包括前两部分,它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本章第二节,世界的人口问题与第一节世界...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课本《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和《高中物理读本》(原甲种本)第一册第三章“运动定律”中.学习牛顿运动三定律后,都有一节“力学单位制”的教学内容,但在具体上课时,教师一般都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讲,往往举一些例题分析一下,结果成为一节牛顿运动定律的习题课.  相似文献   

9.
李广 《物理教师》2004,25(4):9-10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十一章的第六节.( 1 )全章教材综合分析这章的前三节先完整地介绍分子动理论的基础知识: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第四节讲了物体的内能,是承上启下的知识.承上是指这节是前三节的应用,启下是指为下两节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做好了铺垫,是下两节的准备知识.本章后四节为一大单元,是研究以能量、内能为核心的问题.所以全章内容环环相扣,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2 )本节教材分析这节教材引言部分指出:利用海水降温来…  相似文献   

10.
高中一年级第二章物体的运动一、教学内容的变动: 修订后本章有十节,跟原教材“直线运动”一章比较,除将竖直上抛运动、运动的合成两节后移到选修课外,绝大部分内容未做变动(即原教材的第一至第八节是必修课教材的第二至第九节),仅在课文的个别叙述上和少量的练习题上做了点调整或改写。必修教材增加了第一节和第十节两节,第一节机械运动,包括有原教材直线运动一章的章首序言,并补充介绍了平动和转动,第十节曲线运动,包括有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  相似文献   

11.
“电磁感应”一章是电学中的重点内容,本章通过实验总结出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方法——楞次定律,给出了确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一般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两条定律是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重要依据,在复习中应深入理解与熟练掌握.同时电磁感应问题常与磁场、电场、恒定电流以及力学知识相联系,因此在复习中还应培养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对本章的重点内容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是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功能关系等知识的基础.摩擦力问题比较复杂,在具体问题中常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若有若无,方向不定"的特点,这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应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教委1990年4月颁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继高中物理两册必修课本之后,我们编写了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以下简称“高三选修课本”),于1992年秋季开始供选修物理课的高中三年级学生使用。使用这册教材的学生,是全面完成了高中必修课的学习任务,会考合格,并准备进一步学习理工科的学生。也就是说,他们应是“有条件学而又自愿学的学生”。高三物理选修课本在高中物理必修课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提高力学、电学两部分内容。全书共分八章,前五章为力学部分,包括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二章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第三章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14.
复习这一章,除了阅读课本的“小结与复习”之外,还应: 一、梳理知识系统,重温定理、性质1.课本P113有一张表,列出了本章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系统.但是,这张表比较简单,复习时,可把其中的公理、判定方法、性质以及定义补充上,使这个表作为系统复习的提纲.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1 .与旧教材的区别( 1 )本章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与旧教材相比较 ,在内容的整体编排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旧教材本章位于第一章卤素的后面 ,而新教材则安排在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与第二章碱金属的后面。这个区别在教学引用示例时应加以注意。( 2 )标题及章节内容的划分上与旧教材相比较变化较大 ,见附表。附表 新旧教材节安排的比较旧教材新教材章标题摩尔 反应热物质的量第一节摩尔物质的量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第三节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第四节反应热移第三册讲  标题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新教材的两个强化 :…  相似文献   

16.
一、内容简介:氮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Ⅴ A族,包括 N、P、As、Sb、Bi 五种元素,本章着重学习氮和磷,特别是氮及其化合物。本章教材共七节,按其内容,可分为三个小单元:第一单元:第1~3节,着重学习氨和铵盐。第二单元:第4~6节,着重学习硝酸和硝酸盐。第三单元:第七节,磷、磷酸、磷酸盐。二、学习计划:本章采用小单元教学法,以学生自学、实验、讨论为主,教师重点讲解。学习本  相似文献   

17.
崔晓燕 《地理教育》2015,(Z2):81-82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是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第4版第7次印刷)第二章第三节第41~48页“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本章的前两节分别是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构成与特点,这节内容是把前两节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是对前两节所认识现象的说明与优缺点的分析。这一节提出的问题与我们的生存发展有着很大关系,对前两节内容起到总结归纳和延伸的作用,进而对本章知识掌握更加牢固。本节的学习还为本书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打下基础,承上启下,为将来的学习做铺垫。  相似文献   

18.
本节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图表处理小章节,教材主要内容有:电子表格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公式和函数;排序、筛选;建立图表、美化图表。这是一节综合复习课,需复习巩固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1.知识地位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是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 (选修 )第三章“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第二节内容 .在这一章中 ,教材的安排是先复习必修课中已讲述过的有关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部分知识 ,介绍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ω、T)及其计算式 ;然后讲述了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有关匀速圆周运动中动力学方向的知识及应用 ,重点说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这部分知识可以看作是上一章曲线运动的扩展 ;最后课本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 ,并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知…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从知识的安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是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