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篇消息,按其内部结构一般地应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六个部分,其中的关键部分是标题和导语。精心地设计标题和导语,是改进消息写作、提高消息写作质量的突破口。应该说,对于标题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那种再视标题为“雕虫小技”,已被人们当作愚昧无知的表现了。范敬宜同志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还讲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无神,内容再好也吸引不了读者,何况内容本身就差,加上眼睛无神,就无吸引力了。”“我想抓精品首要从标题抓起,这是一项实实在在、又能立竿见影的工…  相似文献   

2.
写稿五步曲     
从当报道员到新闻干 事,从事新闻写作已有五六 年的时间,翻阅剪贴本中几 年来辛勤耕耘换来的400 多个“豆腐块”,回眸写稿的 经历,悟出几点心得。 一、文章标题苦苦求。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 的标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一篇文章标题的 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文章质量。编辑们接到文 章,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文 章标题,在众多的稿件中, 标题“抢眼”的文章上稿率 大得多。所以文章标题的制作必须斟酌,在表文达意的基础上力求生动。 二、材料多各择其优。采访时必须深入细致,挖掘的素材越多,选材越有回旋的余地,文…  相似文献   

3.
新闻写作基本要求之一的“活”,说的就是生动活泼。这似乎是文章写作中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为什么我们要在新闻写作中特别强调地说一说呢?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这双眼睛是否明亮,是否“勾人”是决定新闻阅读率的一个决定性的方面。如能在以下六个“点”上做足文章,那么,将标题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使标题真正成为“面龙点晴”的神来之笔并不是一件难事。寻找新奇点,增强趣味性如公安部曾经公布一项城市交通管理办法,各报大多习惯性地将此事本身作为标题,而羊城晚报却从该办法的内容中找趣味点,以“开车开到七十岁”为主标题,将公安部推出的这项管理办法作为副题。相形之下,这条标题显然要比那些平铺直叙的标题“抓人”得多。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于党报必…  相似文献   

5.
赵春秋 《新闻传播》2006,(4):49-49,14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那么用什么手法给新闻的“眼睛”进行不同的“美饰”,使乏产生动人心怀的美感呢?笔者总结了几条“美容”小窍门。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标题不仅能牢牢吸引住读者,吸引读者往下看,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既然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怎样才能使这双眼睛具有魅力吸引读者呢?下面就结合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实际谈谈对标题制作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力戒平庸,活用佳句翻开报纸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不新、表现手法陈旧的问题外,最为突出的是新闻标题制作单调、乏味而冗长,使人读来生涩、费劲,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相似文献   

7.
袁金玉 《新闻前哨》2007,(11):70-70
新闻标题对读者是第一视觉冲击,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调动读者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标题就像美女的"眼睛"。眼睛炯炯有神,传情达意,就会使人赏心悦目,产生急于一读的强烈愿望。反之,眼睛呆巴巴、直勾勾,就会使人生厌,不愿意去读下面的文章。所谓题好一半文,的确不失为真知灼见。因此,在新闻写作中,给文章制作一个好标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制作标题呢?  相似文献   

8.
眼睛歪斜了     
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如果标题错了,不就等于文章的眼睛歪斜了么?歪斜了眼睛的文章,在读者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新闻宣传要狠刹新的不正之风》(见《新闻业务》总第136期),乍看这个标题,以为文章内容一定是谈我们的“新闻宣传”之中,有什么“新的不正之风”,需要“狠刹”了。及至看了全文,才  相似文献   

9.
标题如同一个人的眼睛,是文章“肌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又彰显着文章的价值。如今,报刊亭里的期刊可谓五花八门,在人们随手翻阅期刊的瞬间,标题就发挥了它的魅力——如何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使其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是期刊编辑在制作和修改标题时要做好的重要功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报队伍的异军突起,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报质量这一问题也就无可争议地摆在了办报人面前,其中,在编采好稿件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好文章的标题,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标题在文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有人将标题比喻成文章的“窗口”,比喻成文章的“旗帜”,比喻成文章的“眼睛”,确实都不过分。以“眼睛”为例,登载文章的版面(特别是一版)就好比是一张脸,标题就是脸上的眼睛,如果明亮  相似文献   

11.
一篇新闻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标题。“看书先看皮,读报先读题。”那么,何谓题目?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题,“额也”;目,“眼睛”。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是用以揭示新闻要义的最简短的文字。  相似文献   

12.
谢顾问:常听人说:稿件“三分在写,七分在改”。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每逢写了稿子,除了自己反复修改几次外,还要请领导和老通讯员们帮助修改。如此七改八改,把我想要表达的思想全改得走样了,可稿子见报的并不多。于是,我对这个说法怀疑了,请帮助我弄清这个问题。81246部队焦德欣焦德欣同志:我也听说过一句话,叫“稿子是改出来的”,这与“三分在写,七分在改”大概是一个意思。修改果然比写作本身更重要吗?我的体会是──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多给他们讲讲文章多修改的重要大有益处。有些通讯员,虽写作基本功不大好却…  相似文献   

13.
自从爱上新闻写作,渐渐地被报纸上各类新领有趣的标题所吸引。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总结我的教训,许多稿子屡投不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标题不精彩。为了能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开始收集报纸上好的标题。收集标题要做个有心人。外出采访、办事,我必带两个小本子:一个是采访本,一个是标题记录本。不管是什么时候和地方,一看报纸上有好的标题,就赶快记下来。一开始,各类标题混在一起,想找个参考标题费好大的劲。后来,我便对记下的标题进行分类,整理成卡片,然后装进自己的标题库。几年来,在我的“生活类”、“友谊类”、“讽…  相似文献   

14.
以文字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感情,只有同时做到两点,文章才是真切的、活生生的: 一,作者的写作活动,首先是作者的真实心理活动;二,描写他人,刻画他人,首先是体察该人的真实思想、真实行为。 有一个常用词,叫作“真实”。以此要求作者,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要求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表现、描绘,就是要写得真实。有人问:在写作上什么最难?回答是:写像了最难,写真实了最难。“真”与“实”不是同一个概念。写“真”了,难;写“实”了,尤其难。“真”是指外观上的“大概齐”准确;“实”则是指内在的、精微的准确。…  相似文献   

15.
小言论写作,拟题和写文二者应该并重,不可偏废。就是说,不仅要写好文,而且要立好题。文章要写得深,首先题目要立得新。所谓“题好文一半”,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题文俱佳,方可称为好文章。所以,小言论标题的拟定,应该十分重视,不能认为无足轻重,更不能随便凑和。有的同志对立题不够重视,认为稿件寄到报社,反正编辑会帮助修改的。当然,编辑对不恰当、不理想的标题是要修改的,甚至要重做标题。但是编辑是你文章的第一个读者,“第一印象”很重要。你文章写得好,但标题一般化,编辑往往容易忽略掉,相反,你的文章有一个好标题,编辑就会被吸引住。有时候,作者的一个好标题,会触发编辑的灵感,能把文章编得更精采。  相似文献   

16.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一个好的消息标题不仅要符合新闻  相似文献   

17.
《南方周末》标题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报先读题”县读者的共识。为了吸引读者,提高报纸的有效力,作为文章的眼睛——标题,是记者、编辑们精雕细刻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汤姆森基金会所编《新闻写作基础》一书中指出:“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他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你也可以遭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作为《南方周末》的读者,常常被报中精彩的标题所吸引,不读为之不快,有鉴于此,笔者在拙文中探讨其标题特色。  相似文献   

18.
修正自己     
胡四海 《新闻三昧》2006,(10):54-54
有人说,写作,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还有人说,要把自己的作品当敌人,尽情修正与砍杀。虽然二者说法不一,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对自己的作品,应有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要在不断挑剔自己中成长。修正自己,需要一种自我批评精神。要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当然是一件难事。宋代诗人戴复古就有“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的感叹,想必修改文章尤其是修改自己的文章之难了。曹雪芹在修改《红楼梦》时,就有“披月十载,增删五次”,故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苦衷,可见修改自己文章之苦了。修改文章作为写作中…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亦是如此。一篇文章的开头能否打动编辑、抓住读者,往往决定着这篇稿件的命运。因此,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或通讯员都非常注重文章开头事例的选用、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锤炼。一篇成功的通讯,不只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传神的标题、深刻的内涵和合适的文体,还应有着一个“抢眼”的开头。所谓“抢眼”,就是令人眼前猛然一亮,让读者一瞅上你的文章,不看完就不想放下。怎样做到这一点呢?用鲜活的事例吸引读者。在通讯的写作中,对事例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开头的事例,它既是鲜活的,又是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钓饵。标题制作得好坏,是检验编辑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才能制作出上乘的标题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