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就业热线     
老师,您好!我是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容易和别人沟通,虽然我自己感觉自己很容易接近,但别人不一定想去认识你呀,我有时很胆怯,不太爱说话,所以有时非常苦恼。老师,你说交际是不是很难呀?交际和学业联系起来,好像有很大关联,可是我好像怎么也联系不起来,你说为什么呀?是我没有“合作精神”吗?我也特别渴望和别人关系很好,但我发现有的人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好,在想接近他们的同时,我的内心好像又在说,别接近他们,他们不好,内心很矛盾,有时他们说的话也很刺激人,我就又开始讨厌他们,你说我该怎么做?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学习,学习,再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一节语文课下来,老师往往觉得很累,即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发言踊跃,老师也难免会有疲惫的感觉。因为教师要不断"抛砖引玉",即不断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老师不断问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总结点评,老师再问,学生再答,老师再总结点评,如此反复,老师难免口干舌燥,常常会不自觉地羡慕理科老师能边讲边练、干脆利落。造成语文课堂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在语文课堂上摸索的实践告诉我:这是因为语文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太琐碎、太细,没有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戴着镣铐跳舞,而我们还要时刻戴着这镣铐,能不累吗?我认为语  相似文献   

3.
在认识了平行线和借助已有物体画平行线之后,老师教学生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先边讲边示范了一遍,为了让他们能记住操作步骤,又举例(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介绍为什么要如此操作:先把三角尺的直角边对准已知直线,再把直尺与三角尺的另一条边紧贴在一起,把三角尺沿直尺边平移,然后画出平行线。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认真、很谨慎地  相似文献   

4.
正新学期伊始,我接到新任务,代两个高三班的化学课。可是半个月不到,我的嗓子造反了,又哑又疼得出不了声,不能正常上课,而关键问题是高三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根本耽搁不起呀!挑战就摆在眼前,我该如何办,如何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呢?办法总比困难多。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代替我上课,紧接着我就选了几个学习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找他们谈话,商量出一套方案。刚开始先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个性问题他们之间相互解决,共性问题罗列出来,我和他们一起解决。上课之前他们中间要讲课的学生先给我讲,我觉得不妥的地方再让他们做必要的补充和修正。然后他们轮流上讲台讲课,基本上每节课的小老师都不同,有时一节课就有好几个小老师轮流讲课。小老师们在教室前边讲课,我就站在教室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就是认识的兴趣。只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地激发起来。在讲授知识时,我常设法先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热情,产生一种迫切要求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积极地开动脑筋。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一节的概念课,如果光靠老师单调地讲解,学生不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强化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学生已经适应了一种"非民主"的教学环境,即:老师让我学我才学,老师问了我再同答,根本认识不到自己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怎样才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主角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正>作业批改很重要,但作业批改的方式方法更重要。一般的做法是:把学生的作业一本一本地全收过来,然后一题一题地仔细改、认真批,最后发还学生,让他们阅读、订正错误,这叫"全收全改"。还有一种方法是"课堂订正",即老师利用课堂时间,一题一题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边听边当堂订正,这种方式也叫作"集体批改"。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收效都很不理想。经过长久的摸索、学习,我尝试运用一些不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带完历届高三下来之后,再接手新高一的英语教学,听得最多的就是同行老师们的怨言,"有些学生的英语基础等于零,他们甚至连26个字母都写不全。""很常规的单词都不会拼读,根本不认识音标。"对此,我也有同感:初中三年英语,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认识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老师怎么教,我怎么记,根本不主动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对学习总是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不妨倒着排     
一直以来,幼儿排队都是按照身高由高到低或是以小组的顺序排的,因此孩子们在队伍中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最近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外出散步时,我让幼儿边观察边思考,可是回答我提问的总是那几个排在队伍前面的孩子。走在后面的孩子或三三两两自顾说话,或东张西望,根本不知道老师在问什么。事后我想,是我平时忽略了这个问题。排在队伍前面的幼儿看得清,听得明,能及时跟着老师的思路转换进行思考,而后面的一些孩子根本听不清老师在说什么,也看不清老师在指什么。长此以往,难免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被老师忽略的感觉。如何来缩短与他们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别样班委会     
"雪妮,帮老师把报名表送到教导处吧。"我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对雪妮说。"是,保证完成任务,"雪妮调皮地立正敬礼,然后话锋一转,凑过来问:"老师,教导处是干什么的呀?"这个学生读到四年级竟然不知道教导处是干什么的?我让身旁的学生告诉她答案,可是没有一个学生说得清楚。我感到很震惊,追问他们政教处是干什么的,也没有人回答上来。我放下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开辟一块“心语”天地,让学生把心里话或疑难问题随时写在本上,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乐学。  孩子们在作业本上写到:“老师,我前页作业没有写好,今天写得怎么样,您满意吗 ?”“老师,我喜欢您,您很慈祥,可您有时太严厉了。不过,严师出高徒嘛,我会努力学习的。”“于老师,今天作业第 19道题,我想呀想,始终没有想出来。最后没办法,就请教了妈妈,做出这道题。老师,我这样做对不对 ?”“老师,您…  相似文献   

13.
读者的来信 章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学计算机专业,刚进入大学不久。我现在有个很困惑的问题就是我很不适应大学生活。首先在学习上,与高中完全不一样,老师也不怎么管学生,比如我交没交作业,根本无人过问,  相似文献   

14.
王丽美 《宁夏教育》2004,(10):45-46
整理和复习,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增加的学习内容,它既不同于练习也不同于复习。整理和复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学生将终生受益。那么,如何上好整理和复习?我边设计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现在已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教学思路:先梳理知识,想一想应该知  相似文献   

15.
王老师有两个学生,大毛很聪明,老师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小毛很笨,老师教他的东西他总是学不会记不住。有一天,老师出个题目考他们:一个人面向东,一个人面向西,他们中间最少要放多少面镜子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脸?大毛开动脑筋,一边想呀想呀,一边比比划划,想了半天,又比划了半天,最后答案还是没有出来,他一会儿觉得要两面,一会儿又觉得要四面,到底是两面还是四面?他也说不准。小毛在一边不想也不比划,他一下子就有了答案,他说:“一面镜子也不要。”老师问他:“是这样的吗?”小毛说:“当然是。老师你看,你面向东,我面向西,我们不是不用镜子就看…  相似文献   

16.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在平面几何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动手操作活动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概念教学之前我常常让学生回去自己动手制作相应的教具,并精心设计几个相关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边动手边思考。上课时先让学生回答这几个问题,再进行操作、讨论、论证,最后归纳总结出概念。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用纸剪以下几个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相似文献   

17.
张老师:老师老是说我的作文题材不新颖,老一套,我不知怎么办才好。举个例子说吧,这次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我喜欢××》,我就写《我喜欢围棋》。我觉得写得蛮好,但老师还是说我不新颖,老师说,全班有6个同学写《我喜欢围棋》,还有同学写《我喜欢游泳》呀,《我喜欢看书》呀,《我喜欢足球》呀,《我喜欢电脑》呀,……老师说我们的思路太狭隘。张老师,我们怎么打开思路呢?题材怎么新颖呢?一个向你“求救”的五年级学生××同学:你的“求救信”我收到了。的的确确,你在信中提出的问题很普遍,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思路怎么打开?作文的题材怎样才…  相似文献   

18.
肖昊 《教师》2013,(4):95-95
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科学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教师更具挑战性。近年来,科学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教师的重视,但其理论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其认识未深入本质,而新课改也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科学探究式教学。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解偏差。下面我就多年来在教学和研究中遇到的有关科学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或误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对于科学探究式.教学认识的几个误区.1.科学探究有实验。但实验不等于科学探究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因而在科学探究中有实验。但如果教学中只重视结果,轻视过程与方法,使物理实验不能发挥它的科学探究的功能,那这样的实验就不是科学探究。有些老师不管是演示还是分组实验,都无一例外按顺序从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最后到注意事项先讲一遍,然后再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动手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结果。这样的实验,学生虽然动手去做了,但他们的思维没有进入探究过程中,只能使学生机械地了解和验证知识.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却收效甚微。2.科学探究有思维。但思维不等于科学探究一些老师认为只要在平常教学的引入部分提m一些问题,再组织学生去思考讨论,就已经把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探究式学习。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例如,有的老师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来探究《宇宙的起源》,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来说明猜测宇宙的起源,最后得出结论:宇宙的起源于大爆炸。那么这个过程就不能说是科学探究,因为学生根本无法探究出宇宙的起源于大爆炸这个结论,这充其量是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所以科学探究有思考,但思考不一定是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课的任务是把儿童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小学会实验操作、探究的本领。1 通过实验 ,调动兴趣 ,引出问题  在教学《平衡球》时 ,我是这样通过实验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上课伊始 ,老师将平衡球放在食指尖上 ,不管怎么扳也掉不下来 ,学生看到这有趣的实验 ,就激起了也想试试看的愿望 ,同时 ,他们也有好多不明白的问题想问老师 ,这时 ,老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首先 ,让他们自由地发问 ,然后带着疑问进行实验。2 把学习时间留给学生 ,自行探究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有的专家说你如果把一半时间让学生活动 ,一半时间是老师活动…  相似文献   

20.
幸耶,不幸?     
巴山 《师道》2003,(12):11
那天,一个年轻人突然撞进我的家门,手里提满了大包小包的礼品。可我根本不认识他。一个无权无势的穷教师,竟还有陌生人给我送礼。我好生奇怪。那青年一进门就自我介绍说,他叫肖强,是我的学生,早就想来拜访我,可这些年一直在国外没有机会。这就更奇怪了,在我印象中,没有叫肖强的,更没听说有出国的学生呀。“彭老师,您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那青年边说边拿出一扎崭新的百元人民币往我手里塞,“彭老师,这一点小表示,不成敬意……”“别、别、别,”我后退不迭,“我好象没教过你呀!你是……”我一下子警觉起来。“您确实没亲自教过我,但您比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