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润泽。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及理论,试图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武术,以此来强化人们对中国武术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论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中国武术文化思想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结构各层面的影响,探讨、研究、揭示武术文化及其结构与道家思想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分析论述太极、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国武术的渊源,以求丰富武术理论达到促进武术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少林功夫的表现形式和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林功夫是通过中国武术得以具体表现,成为中国武术文化有力的象征。中国武术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历代战争活动中,以生命为代价积累起来的、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并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因而,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思想(哲学、道德、兵法、医学、宗教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调研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从哲学角度阐述了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论述了天人合一学说、太极与五行等学说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进而从哲学视角把握武术,充实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一个解释宇宙、人生、社会、和宇宙万物的文化体系,中国武术运动也源远流长,中国武术运动散打术与多种传统哲学理论有着深层理论渊源,值得深入探索、认识,值得推广并发扬光大,中国武术运动散打术有着持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一种追求过程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了逻辑推理法、文献资料法,从西方竞技体育与中国武术所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的差异入手,探究了中国武术所蕴含的过程思想。文章认为:中国武术之道乃是一种过程,是一种过程之道。过程思想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与文化启示,如果能得以很好的发掘,这对传播与发扬中国武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古代武术典籍稀缺是一对矛盾。文章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东方独特的认识论是导致武术典籍稀缺的根本原因,武术修炼过程中所产生的“神秘体验”的不可表达性是导致武术典籍稀缺的直接原因,也是塑造古代武术典论独特语言风格的重要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文章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切入点,从“道”、“气论”、“天人合一”等三方面阐述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武术,以及蕴涵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王珍 《体育世界》2010,(3):88-90
文化全球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在文化学视闽葶,运用文献查阅、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核及其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中国武术是謦种典型的和谐文化,武术文化中的阴阳学说、整体思维观、“意蕴”等突显了中国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所在;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要以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核为宗旨。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与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载体,在它们的发展进程中,有其同源性。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诗歌中所蕴涵的鏖战豪情、尚武爱国等军事武术文化意境进行研究,旨在丰富中华武术文化,使中华武术真正成为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工具,成为联系中外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古典美学、传统伦理学和医学等多种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武术文化传播工作的效果影响着武术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武术文化内涵的分析,对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传授武术所拥有的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历史沿革中中国武术所承担的的民族使命,并对当代中国武术所承担的民族使命进行反思。研究认为:第一,中国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担负了不同的民族使命:古代武术与军事的紧密联系使其承担了"保家卫国"的民族使命;近代武术的"国术"定位使其承担了"振奋国威"的民族使命;现代武术的"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定位使其承担了"文化复兴"的民族使命。第二,现今人们在一种民族意识的驱使下,过于强调武术的文化特殊性,赋予武术过多的民族使命,这源于国人对于武术的"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双重心态;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淡化"使命意识",建立真正的"武术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古代中、西方武文化的演变过程进行比较,探析中国特色武文化形成的因素,为中国武术民族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研究表明,产生于相同时代的中西方原始武文化,却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演变成为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体系。从两者演变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西方武文化在本质上没有差别;秦汉以后,两者特色的武文化开始形成,并一直影响着中西方体育发展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东阿拉伯人眼里,中国是有着千年历史文化遗产的东方神秘古国。而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武术以其鲜明的健身、防身的特性以及独特的身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多地被不同民族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  相似文献   

17.
武术概念是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以武术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学视角,沿着古代武术、近代武术、现代武术这一思路,对武术概念进行纵向的宏观梳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切入点,从道家思想的准则,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二个方面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既是一个创造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过程,是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浅谈武术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术文化是以武术为载体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不同于西方竞技体育的文化,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文化环境中孕育产生的。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武术文化中的武术技击内容、武德以及武术的美学等几个方面来浅析其对人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服装,作为中华民族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标志。更承载着一种历史文化、礼仪、民族自尊和自豪,体现出了一种风采。随着历史的变换,时代的更新,服装作为传承和发展,推动着中国武术服装的内容不断变化丰富与创新发展。武术服装所给人的神秘、悬垂、内敛、典雅、飘逸等美感也不容忽视。武术服装的美起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也具备了美学的价值。武术服装所传达的人文精神,使武术文化增添了特色化和内涵化的品质。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武术文化,武术服装的改革历程很值得关注、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