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黄河水患的严重危害以及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是导致淮安地区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崇祀水神在成为国家治理黄河运河水患的重要手段的同时,也成为黄河运河沿岸民众的精神慰藉.水神信仰的盛行也使得明清时期淮安地区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直隶运河区域是水神信仰较为盛行的区域,除传统的龙神外,还包括海神和河神等。水神信仰与所在区域的地理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是造成信仰多样性和差异性出现的主要原因。水神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和社会现象,对区域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崇祀水神成为应对水旱灾害重要手段的同时,在促进官民互动、强化地域认同方面亦发挥了显著作用。水神信仰的盛行在加重沿岸社会迷信风气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庙会风俗。运河的流经虽然对区域社会信仰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地域文化传统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二者共同推动了水神信仰的形成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运交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民间信仰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既有对自然山川神、灾害神、水神的崇拜,也有对关帝、文昌帝君等人格神的信仰。民间信仰带有极强的普遍性和功利性特点,官方力量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水神信仰作为古老的自然崇拜形式,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黄河水患的严重危害以及徐州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是导致徐州水神信仰兴起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在国家的倡导和推动下,徐州地方官员和普通民众修建了众多用于祭祀水神的庙宇和祠堂。水神信仰的盛行使明清时期徐州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黄、淮、运在此交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黄河水患的严重危害以及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是淮安地区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崇祀水神既是明清国家治理黄运水患的重要手段,也成为黄运沿岸民众的精神慰藉.水神信仰的盛行使得明清时期淮安地区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泉州天后宫是泉州妈祖信仰的重要宫庙,自创建以来,就与其他水神信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明清以后,妈祖的神通扩展,泉州天后宫又融合许多民间俗神配祀,并分灵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从泉州天后宫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泉州的民间信仰是在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征湘西五溪蛮,病卒于壶头山,死后被当地百姓敬为神,立庙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伏波神具备了忠义神、水神的主神职,最终成为无所不能的神。湘西地区一些族群还将马援奉为祖先神灵,借助伏波信仰的文化影响力来树立自己的文化权力地位。这与广西沿海地区伏波信仰的地方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8.
徐州是明清时期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区,漕运对徐州的地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漕运的畅通促进了明清小说和地方戏曲的传播,明清时期徐州兴盛的科举教育、繁荣的建筑文化和商业文化也都与便利的漕运密切相关。明清时期漕运对徐州地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推动了徐州运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孕育了明清新思想,明清思想浪潮是围绕在运河两岸展开的。大运河的畅通促进了运河两岸社会观念的变迁,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人们的思想在明中期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萌发出了新思想的萌芽。明清时期的运河两岸是中国在那个时代思想最活跃和最有朝气的地区,也是思想变化最敏感的地带。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或出生和成长在运河两岸,或在运河两岸地区求学、游历、任职。其思想产生、成长于运河,传播于运河。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经济之河、政治之河、军事之河,更是一条涌动的思想之河。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在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明清时期海州地区民间信仰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既有对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真武大帝、城隍等自然神以及关帝、天妃等人格神的信仰,也有对龙王、八蜡、刘猛将军等灾害神的崇拜.民间信仰呈现出种类多样性、地域广泛性、主体普遍性、目的功利性等特征,对地方民众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在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明清时期临沂地区民间信仰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既有对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玉皇大帝、真武大帝、城隍等自然神以及关帝、地方乡贤名宦等人格神的信仰,也有对龙王、八蜡等灾害神的崇拜。民间信仰呈现出种类多样性、地域广泛性、主体普遍性、目的功利性等特征。在民间信仰发挥心理慰藉、社会整合等作用的同时,因其而产生的庙会活动对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黑神庙是明清时期外地对贵州移民会馆的称谓,其在贵州本土文化和和外来移民文化交流中,不仅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还重新构建了贵州的信仰成分。黑神庙以唐代在睢阳殉国的南霁云为祭祀对象,但南霁云从未到过贵州。文章将从黑神信仰的由来、黑神信仰在贵州地区的传播和黑神地方神地位的转变等方面探讨黑神信仰与移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闽南土地神信仰沿袭上古先民的自然崇拜,明清时期已糅合了一些地域文化因素,尊称土地神为福德正神,俗称伯公,渗透宗族社会,演化为年节习俗。云霄吉坂土地神信仰更是一绝,以“抢伯公”为特色,曲折表达感恩土地,保护农田的生活、生产理念,具有较高当代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明清鲁中地区民间信仰,除拥有全国信仰的共性外,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一,其神祗体系古老、稳定、传统、分散和杂糅;二,在神格属性上,自然神逐渐转化为人格神;三,信仰中体现的价值导向,规范而正统;四,单调的神祗功能下,对应了多元的神灵.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既与传统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有关,也与国家权力、正统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羌族是个有多神信仰的民族,信仰自然神也信仰人格神。坛神是其信仰诸多神灵中的一种,北川民间口头传说坛神是姜尚,经调查考推,颇有根据。坛神的礼神空间和仪轨与其他地区和民族较为类似,是以北川羌民族的坛神信仰,应是民族交流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山东是妈祖信仰北线传播的重要省份。明清时期山东妈祖庙主要分布在沿海和运河沿岸,未见兴盛,与沿海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称。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是明清时期,山东不具备妈祖信仰传播的有利条件,而其中,明清时期兴起于山东的碧霞元君女神信仰是妈祖信仰在山东传播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元将军庙,又称江王庙、老爷庙。该庙立于都昌县的鄱阳湖边,俯瞰鄱湖。老爷庙这片水域,发生过非常离奇的沉船和翻船事件。这些奇异的事件与老爷庙的传说相互交织,给作为守护这一方水域的老爷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明清鄱阳湖地区老爷庙元将军崇拜由来已久并逐渐演变为水神、湖神。究其原因有:国家构造神灵秩序,本土化神灵的固有优势,庙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其灵异传说,百姓对民间信仰神灵的精神渴求。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庙宇为人们的信仰是提供一个立足之地。南宁五通庙虽是个小庙,但是它浓缩了老南宁人的信仰,水神、佛、文武财神、送子神等信仰都能从庙里的神像了解到。这说明民间的信仰是多元融合的,信仰是有一定的现实功利的。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施、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的信仰心理的改变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北江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水上要道,历代对其武水、连江、浈阳三峡等险要江段的疏凿和整治较为重视。由于各区域交通条件的差异,北江的水神信仰差异较大,虞氏夫人、天妃、龙母、伏波将军、周昕、灵燮侯等信仰均有分布,具有明显的多神信仰特征。以虞氏夫人信仰为例,其最初为地方神,后来逐渐扩展为水上保护神,这与北江水上交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妈祖和钱妃是宋代福建莆田相继出现的两位影响后世的女性水神。通过对二者的生平事迹、信仰产生与发展过程、海洋水神与农业水神等差异性比较分析,说明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以及合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