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凸显,令人担忧。本文是在多年教学经验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入学后,随着生活环境、理想目标、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在适应期上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开始大学新生活时,首先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将直接影响大学 新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本文将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期的种种心理表现以及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期的调适,试图帮 助大学新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 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并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经过激烈的竞争,焦虑的等待,新生终于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心理必然要经历一个适应期,如何帮助新生尽快度过适应期,适应大学生活,引导新生树立目标,努力奋斗,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这个问题也成为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提出了帮助新生克服心理不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我们把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这一段时间,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期。在这段时间里,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等。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于整个大学生活都将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如果不注意加以疏导和调节,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及研究结果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999年下半年,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全校2900名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大学新生遇到的适应期心理问题:焦虑、自卑、失落、抑郁等进行了论述,并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提出了较切实际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秀 《文教资料》2007,(23):62-64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同时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是许多高校心理咨询的高峰人群。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建立健全各种调节机制,寻找多种心理教育的载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九月,是各大高校的开学季。大一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踏进学校的大门。然而,面对生活、学习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大部分的大一新生不能很好适应,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到其生活学习。本文就大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如何应对做简单论述,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各界及学校、家长的重视,帮助大一新生很好地度过大学适应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1.
在大一新生当中,“新生适应综合症”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新生进入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容易产生各种消极适应心理。了解这些消极适应心理及其自我成因,并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和改变,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大学适应期。  相似文献   

12.
谷丹 《西部素质教育》2020,(10):103-104
文章采用问卷形式对2014—2018年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总结近五年来大学新生在适应期主要存在的心理困惑,并从五个阶段提出了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健康教育“5A”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自我心理教育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特征,提出新生在适应期应学习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教育方法进行自我调适,这些方法包括顺其自然法、积极暗示法、重新评价法、再定目标法、参加实践法、宣泄情绪法、交流沟通法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特征,提出新生在适应期应学习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教育方法进行自我调适,这些方法包括顺其自然法、积极暗示法、重新评价法、再定目标法、参加实践法、宣泄情绪法、交流沟通法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段心理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由于大学与中学各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出现种种不良心态并带来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自我心理教育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特征,提出新生在适应期应学习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教育方法进行自我调适,这些方法包括顺其自然法、积极暗示法、重新评价法、再定目标法、参加实践法、宣泄情绪法、交流沟通法等.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由于受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以及情感问题。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辅导以及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少大学新生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常常因适应不良而引起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本文以某大学2009级新生心理测试结果为依据,分析探讨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以该校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为基础提出心理调适方法,以期做到早期干预、正确引导、有效控制,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9.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运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凯  葛利云 《考试周刊》2012,(15):159-160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运用对大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开展对于新生在心理层面的正确引导。具体分析了大学新生在适应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华章》2007,(Z1)
根据当前大学新生的一些主要心理问题,如新生在人际交往上的障碍问题,新生在最初易产生的自卑心理问题,就业是否顺利的心理困惑等,笔者在此就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