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是一场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推动的新实践,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观念、技术等层面的诸多问题和挑战;而教师是学校情境下考虑电子书包整合的关键因素。以上海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一期结束时获取的教师访谈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梳理、编码、分析发现:在电子书包项目区域推进中,教师对电子书包赋予的价值期望存在差异,教学应用停留在丰富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技术储备不足,教师对电子书包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欠缺,缺乏主动尝试的成长型教师,培训支持力度不够,技术环境问题突出。基于此,从创新推广的视角提出电子书包应用推进策略:形成教师引领团队及提供社会系统保障。  相似文献   

2.
国内电子书包项目发展进入新一轮以区域推进为主的发展模式,而探索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进区域应用的重点建设内容。在上海市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推进背景下,该研究聚焦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及电子书包环境对教与学的支撑作用,设计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的突破时空限制、突破思维限制、改变教师角色为启示,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促成意义建构为指导,包括课前测验,发现问题;课堂导入,引出课题;师生活动,解决问题;变式练习,应用巩固;回顾小结,知识梳理;布置作业,拓展迁移六个教学环节。最后以上海市闵行区罗阳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复习课《几何小实践》为例展示基于该教学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区于2012年启动了以电子书包项目为切入点的智慧教育建设行动,探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闵行区新的教育生态环境。我区教育局按照“顶层设计,科学决策;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需求导向,服务教学;学校主导,形成特色;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健全制度”的实施策略,从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等多方面开展试点,以探索教育信息区域推进在内涵、模式、方法、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当前,电子书包已经从零散的试点应用逐步进入标准化、一体化的建设阶段。而现有关于电子书包的认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如主要是从经验角度出发,开展电子书包设计与应用;孤立看待电子书包,重点关注其装备工具效能,而未能从系统论角度将其置于宏观的教育传播系统加以审视。为此,笔者提出借助隐喻思维,重识电子书包。认为电子书包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式、开放性、可移动的数字化教育传播系统"。进而依据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分析,构建了电子书包生态系统模型,并结合项目实践详细阐述了其核心功能设计。本研究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对电子书包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认知视角,希望对其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子任务之一,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作为数字化聚合的技术产物,电子书包融合了学习终端、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四大功能,近年来成为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创新应用的研究新热点。本文在梳理电子书包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对电子书包的结构、教学功能及媒体特征展开分析,同时结合实践调查与案例分析,从课堂师生活动、三维目标培养、电子书包教学环境的角度出发,构建三种适应不同需求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即基于电子书包的授导互动、学案导学、主题探究教学应用模式,并详细阐述这三种模式的教学操作流程及关键特征,以期为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该研究从学习环境、推进模式、师生适应度、学习资源建设以及相关课题研究等五个方面对陕西省电子书包试点学校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灵活学习场所的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构建两方面对未来电子书包在基础教育应用中的发展状况与研究趋势提出来展望,希望对电子书包在基础教育中的全面普及和深层次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子书包是一种信息技术和教育应用高度融合的产物,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而构建的面向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综合服务系统。它的应用会促使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发生本质改变,进而引起教学模式的转变。当前对电子书包系统的构建大多采用"学习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的模式,不符合我国强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整合的"课内整合模式"教育理念。在电子书包示范应用与推进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数字教科书上线,而应并行推进数字化教材及相关资源标准体系的研制、内容和服务平台的研发,以及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的开发,解决应用数字教科书进行教和学过程的信息双向传输问题。这就需要对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符合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过程和行为模式。在上海市闵行中学电子书包项目试行中初步证实:电子书包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成绩;自主研发的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虽然较好地支持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播放情境、提问情境和点评情境,但对分析情境与协作情境的支持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8.
“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电子书包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政府给力电子书包,将促使电子书包柳暗花明.电子书包的开发、应用无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并将有力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我们应该顺势而为,加快发展电子书包.电子书包以及由此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共享,将缩小学校、教师基础性差异,体现“教学公平”,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继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以课题研究开发与推进电子书包,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操作的严谨性,减少风险,提高成功率,有必要由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和实施电子书包开发与推进.  相似文献   

9.
电子书包的便携、大容量、网络化、交互性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已有10多年的试点运用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对电子书包的不同认同观点出发,介绍了电子书包的结构、特点,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协作学习等视角分析了电子书包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从而更好地发挥电子书包的教育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子书包的便携、大容量、网络化、交互性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已有10多年的试点运用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对电子书包的不同认同观点出发,介绍了电子书包的结构、特点,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协作学习等视角分析了电子书包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从而更好地发挥电子书包的教育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电子书包快速发展,利用学习分析技术为电子书包提供教育教学决策已成为未来趋势.文章在对电子书包、学习分析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书包的系统结构、学习分析的背景及方法特点,从而构建出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模型,以帮助和完善电子书包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上海闵行区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中确定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和无处不在的教育"的核心理念,从学习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导学本系统、个性化测评系统等方面开展平台建设,利用开源软件和购买成熟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区域电子书包支撑平台的快速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课程的区域整体推进为视角,考察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区域整体推进中,存在着课程环境、教师发展和学生信息素养等诸多不均衡的问题.从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受课程本身、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四个因素的影响.为有效解决区域内的不均衡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1电子书包应用成为教育信息化新亮点 如今,国外电子书包应用蓬勃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土耳其、葡萄牙、卢森堡等多个国家纷纷试点和推进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项目的应用。在我国,各地学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学校都积极应用电子书包,我们把电子书包看做是教育信息化新一轮建设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电子书包作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态,为个性化学习、高效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支持。本文在分析电子书包功能和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电子书包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和个性化课外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6.
周榕 《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62-67
目前,缺乏适用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已成为掣肘电子书包发展的主要问题.文章剖析了电子书包学习资源在信息集成、资源拓展、知识聚合及易用性设计等方面的创新要求,构建了包含客户端资源系统、教辅资源系统、虚拟学具系统和云出版+云服务系统在内的电子书包学习资源体系,并对电子书包学习资源建设中面临的产业分工机制创建、社会研发力量整合、资源评估体制重构、产业标准研究、资源开发模式革新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焦技术带给教育深层次变革的时代渴望,电子书包作为新的抓手再一次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和热捧。不同于以往设备、内容和服务三个认知视角的分离关联,新一轮电子书包的认知已演进为三者的融合统一,要求能摆脱硬件和资源的束缚、超越身体减负并瞄准新的学习生态,其核心思想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个人学习环境为新阶段电子书包"关注学生"、"支持学"的发展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内涵诠释和行动指向。新的电子书包应用思路要求能连接传统正式学习活动,引导未来非正式学习活动的创新应用,并通过情境模式的切换实现电子书包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实践。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电子书包可以利用提供资源、工具和服务的云端来构建一种几乎"全能"的个人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1月,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领域的首次学术性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其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多、影响大、意义远,其宗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通过对本次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会议专题讨论的五个主题和相关内容,包括论文专题划分、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并对整个论文和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概述。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深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之路.探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研制一产业发展一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新模式,构筑一个“全”学习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电子书包是电子课本、学习资源、课程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相整合的、为教与学提供支持的服务平台。很多中小学将电子书包引入课堂,以促进学习更加高效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电子书包的课堂学习有效性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学习有效性评价为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深入试点学校宁夏固原市X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现场,实地听课观察并采集课堂录像,利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对课堂教学进行可量化观察和数据处理,发现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应用对学习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采用实验法对利用电子书包课堂实验班和没有利用电子书包的对照班测试评价,结果证明采用电子书包的班级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实施,电子书包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各个试点纷纷建立,电子书包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期。文章从电子书包的定义入手,分析电子书包所具有的功能,从而构建出电子书包支持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模型,试图把电子书包引入个性化学习,打造基于电子书包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