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亚运期间市民对广州城市管理的满意度直接体现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和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广州亚运会期间,市民对亚运会的支持率较高,对城市管理和赛事管理的满意度总体上较高,人们用较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城市管理水平。广州市需借助亚运会的契机,增加投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广州在国际大都市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体育赛事的功能理论演变来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理论逻辑关系,即从竞技、休闲的社会功能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功能。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行动主体条件下,体育赛事推动城市发展的功能和效果有差异。本文以2010年举办的广州亚运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资料分析,来讨论亚运会推动广州从硬实力到软环境发生的变化,推动城市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和公民意识的勃兴,形成广州亚运会“办赛事,办城市”的“广州经验”。  相似文献   

3.
2010亚运会是广州利用人文体育观念提升自身城市形象的极好契机,广州亚运会在举办过程中应注意公民文明教育与文化宣传相结合;以服务人为本与公平竞赛相结合;城市公共管理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广州利用亚运会提升城市形象的具体路径是: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广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凸显岭南文化,展示广州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科学规划建设,提高广州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服务质量;加强公民教育,展现广州市民的优良素质.  相似文献   

4.
以前采访中国网球队、广外l网球公开赛、中国网球大奖赛以及亚运会,我去过广东多次,但接触的人群、采访的主题多以职业或专业网球为主。对于当地的业余网球发展,特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一带,早就听说其网球氛围可以媲美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但这更多只是停留在我的概念中。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理论逻辑,并以广州亚运会作实证分析,论证体育赛事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但在不同时间、空间、主体条件下,它发挥的功能与实施效果不同。时间上从国际政治向地方治理、区域经济与社会文化演变;空间上有英国早期工业化的城市复兴、美国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城市繁荣、德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等;行动主体上,从国家到地方,地方政府的角色从城市管理到城市管理与城市运营并重。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珠三角区域城市群塑造的催化剂,广州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中国区域城市中心、特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之下,凭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中心城市塑造、政府社会管理与城市经营相辅相成的运作机制而完成,相比较而言,其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2010年亚运会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0年亚运会城市规划建设及主要场馆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在分析2010年亚运会主要场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一些不足。研究认为:2010年亚运会给广州城市体育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但应进一步加强将公共体育设施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把体育设施建设与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进行;适当配置服务设施,焕发体育场馆的活力;加大旧城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建立新的体育行业,形成体育产业链、加强各社区体育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10,(6):58-58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11月27日报道11月27日上午,亚奥理事会、广州亚组委在亚运城主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州亚运会总体运行情况。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许瑞生、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张吉龙、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萨拉姆等领导嘉宾出席发布会并接受了媒体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8.
岭南文化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文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传播学所关注的对象。岭南文化作为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一种优质文化资本,将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产生良性互动。通过对岭南文化和2010年亚运会宣传互动和嵌合关系的考察,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岭南文化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之间的多维度结合。  相似文献   

9.
承办大型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20年来,申办奥运会成了很多城市梦寐以求的愿望,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从巴塞罗那到亚特兰大再到悉尼和雅典,每一个城市的胜出都是经历了两次或三次的失败才获得的,世界杯足球赛和欧锦赛、美洲杯的申办以及亚运会这样的洲际赛事的申办同样也都充满了艰辛。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和城市还乐此不疲呢当然盈利是一方面,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承办一次这样的大型赛事对一个国家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一个城市可以依此为契机实现比正常的发展速度快几倍的飞跃。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一个城市发展成熟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林锋 《体育世界》2010,(8):74-75
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和体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体育观赛礼仪着手,探讨体育观赛礼仪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提出培育文明的体育观赛礼仪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国民的观赛素质,塑造广州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1.
林锋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4):16-17,22
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和体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体育观赛礼仪着手,探讨体育观赛礼仪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提出培育文明的体育观赛礼仪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国民的观赛素质,塑造广州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有位采访亚运会的马来西亚同行曾对笔者打趣道:汉城亚运会好像一只万花筒,转一下一个景,再转一下又是一个景,五光十色,可谓大开眼界。笔者虽不敢说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但也可揣摩出八九十来。此话既有褒,又有贬,明暗相兼,好坏兼而有之。这恐怕是大多数采访亚运会记者所共有的感受吧! 不管怎么说,亲自领略一下汉城亚运会的“五光十色”也是一件难得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ZOO"俱乐部在上海成立。12年末13年初,很多战队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而杂志当时也决定出这样一个选题:中国电竞生存状态调查。而作为本刊记者的我自然身赴上海,去几家新兴俱乐部里进行了采访,ZOO也是其中一支。该篇文章发表在2013年2月刊中,名字为《LoveTT和他的"动物园"》,文章中我记载了去ZOO俱乐部采访时的见闻和对LoreTT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要使体育采访具有深度,记者必须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攻克采访难点,深度挖掘,要对生活真诚。  相似文献   

15.
广州申办2010亚运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桂忠 《体育学刊》2004,11(1):33-35
采用调查及文献资料等,分析了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申办亚运会对促进广州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市民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认为承办亚运会将促进广州体育产业链、建筑产业链、商业和服务业产业链、信息产业链、交通运输产业链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广州亚运会的内涵文化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广州精神和亚洲价值方面的思想与学术影响,以及其传播、文学艺术对广州神韵与亚洲风采的展示、广州之学习性都市的建设、具有广州和岭南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广州人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可能留下的丰富的城市内涵文化遗产进行预测。经过周密策划、强力措施、广为宣传、广泛参与,则广州、广东的精神文化建设,软实力和象征资本的提升,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和亚洲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等都将得到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第16届亚运会拟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亚运会既是广州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契机,也是整个广东省发展进程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广东省具有无可比拟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广东省体育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2010年亚运会对广东省体育旅游的影响,提出大力发展广东体育旅游的思路与对策,为广东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实现广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康小亮 《精武》2011,(1):49-49
从1990年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至今,武术从来没有在亚运会上迎来如此的盛况。一场比赛吸引了近两百家传媒到场,广州亚运会"首金",给了武术一个绝佳的露脸机会。2010年11月13日,男子长拳袁晓超成功夺得本届亚运会首金,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新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宁 《体育学刊》2008,15(1):22-26
奥运会、亚运会是中国城市品牌营销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是中国城市品牌营销进入"2.0时代"的一个分水岭.回首中国城市品牌营销"1.0时代"不到10年的短暂发展史,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品牌营销已历经了1997年之前的宣传时代、2007年之前的营销推广时代,现在正全面进入国际化品牌战略升级时代,城市品牌营销理论和城市品牌传播实践,都随着环境的变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营销意识、营销理论、媒体平台、传播手段和传播实现等全方位的更新使城市品牌传播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跨时代领域,在中国,城市品牌营销2.0时代悄然开启.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2010年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为背景,通过对广州各大高校学生亚运会前期的准备工作的调查分析,论证亚运会将对广州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这些必将对亚运会文化和高校体育文化两者产生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对广州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体育课程的改革等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