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据日本《读卖新闻》1991年8月2日报道,蒙古、日本“三条河(GURVN GOL)”联合调查队在蒙古东北部斡嫩河流域的宾德尔山发现有几种文字的岩石——“阿尔善哈达”。这个地区是成吉思汗诞生并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而该岩石上有不同时期写下的汉、突厥、契丹、波斯、藏、蒙、八思巴等文字的墨迹。据报道该文字岩石高约八米,宽约九米。由于时间久远,所写文字部分脱落,但专家们认为同一处写有这么多种文字的岩石在世界上尚属罕见。“三条河”调查队是以寻找成吉思汗遗体为  相似文献   

2.
古代突厥文《翁金碑》译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突厥文(或称“突厥如尼文”,“鄂尔浑——叶尼塞文”等)是我国历史上曾活动于蒙古草原的突厥汗国(公元552-744年),后来的回纥(后称“回鹘”)汗国(公元744-840年)及古代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今柯尔克孜人的祖先)等所使用的文字。《翁金碑》是俄国学者雅德林来夫(N·M·Yadrintsev)于1891年在蒙古人民共  相似文献   

3.
四、关于《蒙古秘史》中的哈萨克族源及部落记载《蒙古秘史》中,有关于哈萨克族蒙元时期及更早期的大量记载。比如关于克烈(客列亦惕)、乃蛮、篾儿乞惕、札剌亦儿、钦察、弘吉剌、康里、葛禄罗等哈萨克部落。在以往的认识中,把这些哈萨克部落划归蒙古人,进而被近人认定为蒙古族。显然这是一个历史认识的误区。纵览整个北方草原民族发展史,在匈奴强盛时期,许多民族都以匈奴自称;后来突厥强盛时,许多民族又以突厥自称;之后塔塔儿人强盛,复以塔塔儿人自居,在汉文献中有时又称作鞑靼,迄今有的文献还将蒙古人混称作蒙古鞑靼。后来,由于成吉思汗的…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人口的历史估算,至今仍是一件刚刚开始的尝试。成吉思汗于13世纪初统一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各部,建立汗国;同时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当时的人口约110余万,这一估算数可能高了一点。传说元朝蒙古族人口有四五百万之多,我们在概念上把“蒙古人”、“蒙古军”、“蒙古属民”等与“蒙古族人口”适当地加以区别开来,推算出14世纪蒙古族的实际人口为200万左右,年平均增长率约8‰。从14世纪末至15世纪后期,在北元和明代,蒙古族人口曾下降到160万。但1480年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之后,人口又逐渐回升,明末蒙古族人口有190余万。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2005,(1)
蒙古人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他们最尊崇(chong)的人物就是成吉思汗。公元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  相似文献   

6.
200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余大钧先生的新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教育部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学术专系列5),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研究成吉思汗的专。成吉思汗研究,一直是蒙古史学关注的课题。中外史家撰写的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10 9页 :“12 0 6年 ,蒙古贵族召开大会 ,推举铁木真为大汗 ,尊称成吉思汗 ,蒙古政权建立。”“蒙古贵族”后面两个复杂谓语不一致。应该一致 ,即推举铁木真为大汗 ,尊称铁木真为成吉思汗。编者为了文字简洁写成“尊称成吉思汗”不妥。“尊称成吉思汗”所以不妥 ,原因在 :其一 ,如尊称是动词 ,那么尊称的宾语则是铁木真 ,而不是成吉思汗 ;如尊称是名词 ,则应写成铁木真的尊称是成吉思汗。从上下文看推举和尊称都是动词 ,所以尊称的宾语是成吉思汗就不妥了。其二 ,尊称的主语是蒙古贵族似乎不妥 ,因为铁木真不仅是蒙古贵族的大汗 ,而…  相似文献   

8.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使僻处我国北方荒漠的蒙古人一时成为震撼世界的力量。至今悬挂在昆明大观楼前孙髯翁长联中说“元跨革囊”,就是这种所谓“伟烈丰功”之一。对蒙古平云南这段历史的研究和公正评价,还不能说已经完结,相反应当说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9.
一古代突厥族(一译土耳其族)一直是我国的兄弟民族,从公元552——750年间,突厥的奴隶主阶级曾统一了西自里海,东至蒙古的数万里广大区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奴隶主的残暴压榨,不到二百年时间突厥帝国就被奴役的各族人民推翻了。后来残余的部落就被成吉思汗的军队撵出了中亚细亚,一直在苏力曼的带领下,到了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  相似文献   

10.
-二○六年,成吉思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在“蒙古”的名称下,统一各个部落,建立统治秩序,奠定了蒙古国家独立的初步基础。蒙古各部落的统一是符合蒙古人民利益的。十二世纪末期,蒙古地区处于“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①的状态,各部落政治状况非常混乱,几十个大小部落和氏族,彼此连年混战,互相掠夺和杀戮,以致生产遭到破坏,牲畜日渐减少,部落之间交换被阻塞。各部落广大牧民渴望和平,期待产生一个伟大的中心力量来领导蒙古走向统一。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便是蒙古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  相似文献   

11.
(一)斡赤斤是成吉思汗的同母幼弟,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旧俗,斡赤斤成年后仍与其母诃额仑共同生活。成吉思汗建国以后,将被征服的人户分给母亲、兄弟和诸子。斡赤斤是同诃额仑一起受封的。诃额仑死后,其遗产依俗由斡赤斤继承。因此,斡赤斤领有远多于其他几位兄弟的人户。  相似文献   

12.
我曾听到过不少的同学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中的“汗”字读错了音。这个“汗”字应该怎样读呢?得从“成吉思汗”的来历谈起。古代的时候,在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落,过着游牧和狩猎的生活。到了公元12世纪时,蒙古各个部落与相邻的各民族逐渐加强了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3.
十三世纪初,崛起于额尔古纳河畔的乞颜部落。在其首领铁木真的统帅下,一举统一蒙古各部落,结束了草原“百袖图”式的格局。从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挥动着“上帝的神鞭”,自东向西掀起了巨大的风暴,席卷了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在当时的震撼和冲击,以及投下的“七个世纪的历史长影”,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焦点,由倪健中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国是论衡》丛书之一——《风暴帝国》(上、下)是近年来蒙古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部解读蒙古族这个游牧民族兴衰变数的力作。《风暴帝国》这部96万字的著作,以宏阔的时…  相似文献   

14.
蒙古文"圣成吉思汗祭祀经"在1958年于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旗被发现,但对"圣成吉思汗祭祀经"的研究尚不多见,并一般被认为是17世纪的抄本。其实,从内容特点上看,"圣成吉思汗祭祀经"应成书于1521年之前,它使人得知古代成吉思汗祭祀的实施状况。"圣成吉思汗祭祀经"的存在也证明,在左翼蒙古察哈尔曾经举行成吉思汗祭祀。另外,从"大恩赐"的范围涉及喀尔喀、鄂尔多斯以及其他蒙古部落的情况来看,可以认为,成吉思汗祭祀仪式曾经是蒙古统一的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15.
论17世纪蒙古史家笔下的异姓贵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蒙古史家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为正统,强调异姓贵族无权成为蒙古大汗,在他们的笔下瓦刺脱欢太师企图篡夺汗位,遭到成吉思汗在天之灵的惩罚而死,虽记述也先篡位却根本不把他列入北元蒙古汗系中。与此同时,蒙古史家有意抬高“黄金家族”妇女地位,以贬低异姓贵族的历史作用,他们抬高太松汗之妻萨睦尔太后和满都鲁汗遗孀满都海哈屯,以贬低异姓贵族孛来太师和亦思马因太师。  相似文献   

16.
由我校蒙古史研究所林幹教授编撰的《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最近(1987年底)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75万字,大32开本,分装上下两册,书价6.35元。这个论文集选录了1919—1981年国内汉文期刊登载的及林教授自撰的突厥与回纥历史的论文计115篇。内容分编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突厥史论文,包括突厥、东突厥、西突厥、后突厥及突厥的族源——丁零、敕勒(高车)、铁勒等论文;  相似文献   

17.
十三世纪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大动荡的世纪。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接着,他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远征。在大半个世纪中,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民族以雷霆万钧之势冲破了欧亚大陆上几百年来中世纪封建割据的长期黑暗停滞状态,对欧亚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深刻影响。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率领的蒙古大军,消灭了无数封建割据的小国,建立起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在十三世纪这个世纪中,与蒙古军多次远征相联系,欧洲许多封建割据的小国崩溃了。在后来的世纪中,欧洲开始形成了一些大的封建国家,其后随着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欧洲的中世纪黑暗长夜便逐渐结束了,不久就开始了欧洲走向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源于东胡的传统说法虽然正确,但不够全面,还应加上突厥,即蒙古族源于东胡和突厥,蒙古部落从公元10世纪~13世纪经历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组织叙述”就是反映“组织”的目的、志趣、价值观,维护“组织”利益的话语表达形式。在蒙古地区流传的成吉思汗传说,绝大多数都是从正面对成吉思汗歌功颂德的。根据成吉思汗的传说具有的鲜明思想倾向性、编撰者和传播者的特殊身份、独特的传播途径等,可以认为成吉思汗传说是典型的“组织叙述”。  相似文献   

20.
蒙古人自古以来信奉萨满教,萨满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主张多神崇拜。蒙古人崇拜大自然中许多被认为是有灵性的自然物,如太阳、月亮、大地、火、风、水、山峰、树木等。在所信仰的众多神灵中,以腾格里神(长生天)作为最高的神。除此之外,蒙古人还用毛毡或棉布制作一些人形的偶像(翁衮),挂在家中的墙上,被当作是家人或畜群的守护神。蒙古人还把成吉思汗的画像挂在家中进行祭拜,以怀念祖先的功绩。蒙古人先民还崇拜鹿、狼、天鹅、马等动物,并以此为图腾或旗幡。现如今的蒙古人依然有很多人信奉萨满教,年年会举行祭天、祭山(敖包)、祭火(灶)等宗教祭祀活动,室内悬挂翁衮的牧民不多,但悬挂成吉思汗画像和海莫日的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