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多年,细胞生物学科学工作者证实,在细胞核内除染色质、核仁、核膜与核孔复合体等外,还存在一种网络结构体系,称为核骨架(nuclear skeleton)或核基质(nuclear ma-trix),它在调节DNA复制与基因表达等重要细胞生命活动方面起重要作用。核纤层(nuclearlamina)是位于细胞内层核膜下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片层,由1—4种多肽装配成直径10um纤维丝然后网织成核纤层。核纤层与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核被膜与染色质(体)的构建以及细胞核组装等重要生命现象的关系极为密切。核骨架与核纤层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近十年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需要研究。中间纤维虽然在60年代中期就在高等动物细胞中被发现,并已积累了较丰富的试验资料,但它的功能还未被真正阐明。在植物细胞与低等生物细胞中是否存在中间纤维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娟 《中国科学基金》1999,13(5):267-269
核基质是细胞核内成分,它与细胞核中的一系列生 化反应有密切关系,并与细胞癌变有关。通过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白血 病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某些核基质蛋白含量有改变或出现新的核基质蛋白,对新出现的蛋 白成分的深入研究,可能可以发现新的致癌基因。  相似文献   

3.
生物界里的许多现象都是非常复杂的,也是极其有趣的,自古以来引起了多少生物学家的好奇和兴趣,在这长时期中他们的确解答了生物现象里的不少疑问,发现了不少规律,也创立了不少学说。但是对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奥秘,始终还没有揭露。人们都知道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任何组织中的细胞都有一个基本现象,就是细胞分裂。生物是依靠这种活动使它们自己增长。另一方面,细胞分裂的结果还表现母细胞能将它的特性遗传给子细胞。生物就是依靠这样的活动将它们的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雄株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 程正常,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多不正常。雄花具5个花药,花药4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 腺质绒毡层,绒毡层细胞多具2核。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形四分体,其胞质分裂为同时 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上胚珠和下胚珠,上胚珠退化,下胚珠倒生、具单珠 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或“T”形四分体,偶尔有2个并列或串联的四分体或在 四分体之上又出现孢原细胞。其功能大孢子位置不确定。雌配子体发育中异常现象较多。开花时,雌 配子体主要为反足细胞退化后的四细胞胚囊。刺五加雌株的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或减数分 裂不正常,不能形成四分体。开花时,药室空瘪,无花粉形成。其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正常,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或“T”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开花 时,雌配子体主要为七细胞八核或七细胞七核胚囊,其卵器尚未发育成熟。刺五加两性株的小孢子发生 过程无异常,但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有部分异常;开花时,药室内有或多或少的空花粉,且花粉粒大小悬 殊,大的直径达35μm,小的仅15~18 μm。两性株的雌蕊发育大部分正常,也有一些异常胚囊形成。开 花时,雌配子体主要是七细胞八核胚囊、七细胞七核胚囊和反足细胞退化后的四细胞胚囊,其卵器也未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5.
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常被用作细胞生理、病理状态变化的标志,在白血病细胞的研究中已有应用。据Лапотников等报导细胞核DNA与核面积呈正比例关系。赵实诚等报导细胞核DNA与核面积呈正相关。张君蕙等研究发现细胞核平均光密度与核面积之间呈幂函数负相关。本文研究并提出了白血病细胞核DNA、核面积与核平均光密度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血液化学     
跑过医院的人大概都知道血液中含有红细胞(即红血球)、白细胞(即白血球)和血小板,因为大夫常常把它们的数量当作判断病症的资料之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成分悬浮在血浆中,血浆是血液的主要部分。稍懂医道的人也许知道血液还含有氮、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但是这并不是血液的全部成分。  相似文献   

7.
分解细胞二十世纪初,科学工作者的大军,胜利地攻进了物质的内部。弄清楚了原子中心有个极小的核,一些电子绕着核旋转,正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在细胞里也可以看到某种类似太阳系的情况:在中心的是核,核的中央有个极小的核仁,核的周围是细胞质,在细胞质里,有着各种所谓细胞器的微小粒子;靠近核的是透明的小球——中心体,在比较远的轨道上的,是微小的粒子——粒线体。它们就象行星绕日那样,绕着细胞核转。这些细胞器  相似文献   

8.
<正>上过高一生物课后我得知,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它们之间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生殖隔离也是区分和鉴定物种的重要标志。比如骡子就是马和驴杂交的品种,但骡子自身没有生殖能力。这是一条牢不可破的真理吗?我搜集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发现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在多年前就打破了这个理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疑问,我来到湖南师范大学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室进行求证。湖南师范大学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及液泡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抗A”为材料.以其同核异质保持系“抗B”为对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不育系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与绒毡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不育系花药中的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绒毡层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线粒体膨胀、内嵴模糊、基质淡化的异常现象,尤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为明显:同时,这些细胞中的液泡也不正常,不育系小孢子母细胞中形成大量的液泡致使细胞液泡化。绒毡层细胞中则由小液泡逐渐融合形成大液泡,最后导致液泡膜破裂。线粒体和液泡结构异常可能是小孢子母细胞死亡造成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人类看来,许多同类动物在外表上几乎都是一致的,而且不同种群之间的同类动物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就好像你从两个蚁巢里随便各捉出一只蚂蚁,然后仔细观察,但你怎么也区别不了它俩之间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尽管这些动物之间的区别是如此地细微,但它们之间却很少出现混淆敌我的情况,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准确无误地做到这一点的呢?人们通过长期地观察研究,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同一个受精卵能够发育出成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其中的细胞形态各异,功能千差万别?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也会有各种形态行为的差别?表观遗传学机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是指在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表观遗传现象主要包括DNA甲基化、RNA干扰、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表观遗传现象的建  相似文献   

12.
所有哺乳动物在受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都会出动,集中到伤口处,凝固血液,让伤口愈合。但鸟类的凝血却不同,它们有一种独特的血细胞,也能起到凝血的效果,只是细胞尺寸是人类血小板的两倍。  相似文献   

13.
知识基因探索(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八讲知识细胞 在探索知识基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科学体系中理论、学说、主义等在其结构和功能上与生物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生物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一般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和核心,细胞质为无色透明、半流动的弹性物质.它在细胞中不断流动,运送养分,运走废物,维持细胞的生命.而科学理论、学说、主义等也有一个内核和外围成分.内核由一系列知识基因和知识DNA组成,相当于生物细胞核.外围成分由一系列限制条件、适用范围和辅助假设组成,它用来保护科学理论的内核,维持或延长科学理论的寿命,相当于生物细胞质.因此我们把科学理论、学说和主义称之为知识细胞.  相似文献   

14.
黑痣是皮肤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皮肤色素斑块。一般多生在面部或躯干上,形状和大小不一样,有的表面平滑,不隆起;有的呈丘疹或结节样隆起于皮面。或呈不规则的疣状; 有的还有毛; 也有的含有肥厚的结缔、脂肪组织。黑痣虽是痣细胞的赘生物,但并不是真性瘤肿,一般对健康没有妨碍。  相似文献   

15.
月球稍微有点瘪,仿佛被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极压了一下,以致赤道地带鼓起,两极区域扁平。这倒没什么新鲜的。月球总在自转,很久很久以前,它还很年轻的时候,球体的熔岩在冷却成坚硬岩石的过程中,自转导致的离心力的确能让赤道地带鼓胀起来。早在1799年,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就注意到,由于月球形状不规则,它在转动时有些摆动。20世纪60和70年代的太空探索发现,月球形状还有另一处不规则:它沿着月地轴的方向有轻微拉长。也就是说,如果把月球沿着它的赤道平面切成两半,横截面并不是个正圆,而是更像橄榄球的形状,其中一个尖头正对着地球…  相似文献   

16.
达娃 《西藏科技》2012,(7):50+5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t?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高海拔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方法纳入在我科门诊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占18例,将患者分成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等情况,对比两组间的数据。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年龄及有无出血倾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能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关,但临床出血倾向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刘洪利 《科技风》2012,(10):39+41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增强红细胞的生成的体液性因子,分力量在6万到7万之间,属于糖蛋白的一种,现已证明血和尿中都有存在.未分化的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系干细胞(erythropoietinresponsivecel),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此发挥作用,使之变为前成红细胞.对进一步再成熟为成红血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流入末梢血管等均有促进作用.一般在贫血和低氧状态时,根据身体组织对氧的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供给量将增加,但在肾脏贫血时其含量则非常低.其生成器官和机制虽尚未清楚,可是作为某肾脏因子(renalerythropoi-eticfactor)与血浆的基质反应产生肾小球的说法是有力的.此外,起着相当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因子中,促进白细胞生成的有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为促血小板生成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内,统称为造血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每种生物的细胞核内,都有一定形状,一定对数的染色体。染色体照样遗传于后代,后代生物就显现与亲代相似的形性。假如染色体发生异常现象,即形状和数目稍有不同的时候,产生的后代生物的形性便不能与亲代完全相似。现代的实验遗传学,对于染色体的异常现象,经经发见了许多,大别起来,可以分为下列十类: 一横断(fragmentation,fracture)一条染色体断裂而成二条或数条,因此这一个生物的染色体比平常的个体要多一些。例如有一种的月见草(Oenothera scintillans),一般都是十五条  相似文献   

19.
王光明 《科学中国》2007,(10):61-63
细胞是生命的基础,许多生物是由细胞堆积而成。然而,细胞的许多很复杂的增值过程却没有被人们完全研究清楚。细胞有记忆,这是许多生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都公认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具有“记忆”,对曾经入侵到机体的外来物,能够记住它,并产生相应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蓝果树的花芽当年形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形。  花药绒毡层分泌型,细胞具多倍体核。子房常1室,少2室。花柱实心,具引导组织。引导组织在子房室顶端形成珠孔塞。胚珠倒生,悬垂,具单珠被。假厚珠心。珠被维管束延伸进入珠被。孢原细胞1 个,位于珠心表皮细胞之下。孢原细胞直接扩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珠心冠大多不存在。蓼型或葱型胚囊。近合点端的无功能大孢子最先压扁退化。珠孔受精。精卵核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极核在受精时融合。反足细胞短命。细胞型胚乳。成熟胚与种子近等长,种子叶基部多少心形。子具胚乳。胚和胚乳均不具喜树碱。   同美洲产的蓝果树相比较后,本文总结了蓝果树属较稳定的有分类学意义的胚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