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资中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玉米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病虫主要有:纹枯病,大小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玉米蚜虫在该县常年均不造成经济损失,但2013年在该县大发生,属历年发生最重的年。2013年资中县玉米种植面积46.56万亩,玉米蚜虫发生面积高达27.4万亩,防治面积11.7万亩,挽回产量损失3790吨,防治后仍造成玉米产量损失2650吨,属重发生(5级)年。根据资中县2013年玉米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资料,结合2013年气候情况,笔者对资中县玉米蚜虫大发生原因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栾城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27万亩,玉米播种面积25万亩,耕地面积39万亩,无砂、无碱、无旱地,全部是水浇地。小麦生产农民利用传统的种植技术进行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一般小麦一生需浇四水追两次化肥,费水、费事、费工,成本高、效益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粮食型作物,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种植面积。但是要明确的是,小麦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种植技术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小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直接威胁到小麦的产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口粮。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之一,常年种植水稻3000万亩左右,总产1500万吨以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四川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3%和47%,居四川各大作物之首,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但近年来,四川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9年至2003年平均每年减少92.3万亩,相当于每年减少2个水稻生产大县,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我市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40万亩左右,亩产达500公斤,年总产稻谷约70万吨,占全市粮食年总产量的44%左右。随着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稻米品质差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品质已成为当前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难题。根据我市发展杂交稻的现状、不利因素及有利条件特提出如下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近期我市优质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农田鼠类动态及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浙江省农田鼠害概况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农田鼠害普遍发生。1983年,我省36个县的不完全统计,鼠害面积达126.56万亩,损失粮食达3亿多斤;1984年鼠害面积为400万亩,损失粮食为10亿多斤;1985年鼠害面积已达1300万亩。不少地区鼠害所造成的损失已超过病虫害。据农村抽样调查,平均每人年损失粮食30~40斤(《经济生活报》1983年10月22日)。按全省农业人口计算,每年损失粮食达14亿斤。估计因鼠害造成田间减产,加上贮粮损失,我省每年损失粮食可达15~18亿斤。  相似文献   

8.
小麦、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解放前在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下,群众生活极端贫困,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单产只有百余斤。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和文化大革命以来,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业生产亦出现飞跃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1972年以来推广冬小麦,促进了耕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产量显著上升。目前冬麦播种面积已达70多万克(克为西藏土地面积单位,相当于内地的亩),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9.
热血玉米情     
玉米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常年种植面积3亿亩。目前.世界玉米的平均单产是520斤,中国是556斤,高出30多斤。但与世界上种植面积大、平均单产高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单产水平仍然很低。美国的玉米种植是4.5亿亩,1987年平均单产是987.4斤.最高单产是伊利诺州农民赫尔曼华索创造的春玉米3096斤。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山东省是我国主要花生产区。 据近5a省统计局的资料,山东省花生年平均种植面积1086.7万亩,总产量192.6万t,亩产平均为177.2kg,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山东省花生生产的好坏,对全国油料作物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据统计,我国油茶林面积6000多万亩,油茶籽产量203.4万吨,茶油产量51.8万吨,产值552亿元.近几年,油茶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因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造成油茶减产20%~40%,严重时达45%~80%左右.目前油茶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造成了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病虫害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实现高效、安全、绿色无公害的油茶病虫害生物防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为主食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2年的资料,世界小麦种植面积为35.9亿亩,约占谷类作物的32.6%,其总产量9621亿升,占谷类作物总产的28.4%。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位粮食作物。1982年全国种植面积4.14亿亩,总产1260亿斤,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9.8%,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0.5%。  相似文献   

13.
毛一农厂拥有耕地350亩,小麦种植面积200亩,2006年选用石家庄市农科院研制的抗旱品种"石麦15",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石家庄中吉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今年在一肥一水的情况下,使中、下等地力小麦亩产达到1012斤。与常年平均产量每亩750斤相对比,亩增产262斤,亩增收209.6元,总增产52400斤,总增收41920元。  相似文献   

14.
正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对一个国家的意义不言自明。作为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水稻在保障我国口粮绝对安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河南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7800—9000年前已大面积种植水稻,现常年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众多,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产粮大国。在我国的粮食主要构成体系当中,玉米是最主要也是种植面积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在当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国民的主要粮食来源。玉米不同于其他的粮食和饲料,除了可以直接作为粮食,还可以作为提炼酒精和淀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原材料。提高玉米种植的水平和技术先进程度,不仅能够增加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粮食行业的发展。针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角度讨论,对当前玉米种植技术存在的一些控制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并对相应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途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英文缩写CIMMYT)的合作始于70年代。20多年来,先后引进玉米、小麦各类材料上万份,筛选出许多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小麦应用累计超过200万公顷(合3000万亩),玉米群改种应用累计达333万公顷(合500多万亩)。应CI...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玉米生产面积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原主产玉米的产区外,不少平原地区棉产区、水稻产区也相继种植了一定面积的玉米。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产量直线上升,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这对广大农村充分利用廉价的玉米芯资源栽培多种食用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玉米源产地为中美洲的墨西哥,十六世纪开始传人中国,明朝末期玉米已经在中国多个地区种植,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广泛,约占全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主要的玉米生产国,玉米作为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烟台地区农科所是1958年建立的一个直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所,有160名职工。55名科技人员。设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六个研究室。还有情报资料、办公室、总务室、生产组(农场)等管理单位。试验地五百亩。这个规模不大的地区研究所,多年来,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大力开展了几种主要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如作物育种,他们先后选育了40余个小麦、玉米、地瓜、大豆作物良种,使烟台地区主要作物普遍实现了良种化和几次更新。小麦新品种,在全区推广40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50%o其中有三个品种突破了亩产千斤关。其中“蚰包”小麦,秆矮,抗倒,耐肥水,较好地解决了亩产千斤与倒伏的矛盾,在全省首次突破千斤,并相继出现了一批千斤小麦社、队。这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麦、玉米碳足迹历史动态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钰乔  濮超  赵鑫  王兴  刘胜利  张海林 《资源科学》2018,40(9):1800-1811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小麦、玉米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析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时空动态和中国相关农业政策对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引导效果对于合理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2005—2015年中国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种植业结构及化肥、农药调整政策模拟分析了不同玉米种植面积和不同单位面积化肥及农药施用量等4种情景下2020年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单位面积碳足迹。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小麦、玉米生产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 (P < 0.05);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缩减种植面积,优化化肥、农药投入能够有效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的碳足迹,实现(168.89~ 560.07)亿kg CO2-eq的减排潜力。因此建议构建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提高农资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以实现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