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瑟夫·泰勒(52岁)和拉塞尔·赫尔斯(43岁)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奖,这是诺贝尔物理奖第三次授予天文学家。 1974年两位天文学家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1000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8,(12):29-29
本刊讯11月中旬,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戴维·格罗斯、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若尔斯·阿尔费罗夫、1986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和2004年图灵奖获得者罗伯特·卡恩走进清华  相似文献   

3.
2003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俄罗斯的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的金兹布尔格和英国的利盖特,以表彰他们对超导体突破生研究的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的研究和三位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付勤 《教师博览》2013,(2):11-11
<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和另两位科学家一起获得了201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这位天体物理学家得到消息时正在监考,据学生们在校内网上说,教授淡定地告诉大家:"我终于也有自己的停车位了。"在伯克利,如果你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学校会奖  相似文献   

5.
第四位是丹麦量子物理学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图5),1922年由于对原子结构理论的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邮票和明信片上分别显示按玻尔理论:当氢原子在两个定态间跃迁时,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或吸收能量,其频率的值v,有:  相似文献   

6.
天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体(包括宇宙中多种形式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它产生于人们开始将光谱学、光度学和照相术应用于天文学研究的19世纪中叶,而在20世纪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诺贝尔物理奖共6次对10人,授予这个令人神往的物理学科.  相似文献   

7.
日前,"世纪诺贝尔"——诺贝尔奖获奖者题词、签名书、签名照片和邮品系列珍藏展在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闭幕。本次"世纪诺贝尔"珍藏展共展出为筹建诺贝尔奖博物馆而征集的三百余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文学和经济学奖得主的题词105件、签名照片196幅、邮品五百余件,以及47位诺贝尔奖得主的102本签名著作。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发第一届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占全世界1/5的人口,至今没有一位大陆的科学家获此殊荣.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不行?不是的.其实在中国科学史上,单在物理学方面就曾有过三位物理学家做出了达到“诺贝尔物理奖”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都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最后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史和最近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大师们的成长历程,无一不从好奇、兴趣、爱好起步,变成一身兴趣,一辈子不倦的探索者,从而成为对人类做出极人成就,获得"诺贝尔"巅峰殊荣的大家.  相似文献   

10.
10月25日,诺贝尔获奖者题词、签名书、签名照片和邮品系列珍藏展在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开幕。据悉,本次"世纪诺贝尔珍藏展"共展出了为筹建诺贝尔奖博物馆而征集的300余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经济学奖得主的题词105件,签名照片196帧,邮品500余件,以及47位诺贝尔  相似文献   

11.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透过杨振宁的科学道路和教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杨振宁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两位物理学家在今天被宣布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其中一位是法国人,另一位是德国人;为了能够在随身听和其他现代生活设备上储存巨大容量的数据,他们发现了如何熟练操纵原子薄层的磁性和电性。如果你使用计算机工作,玩电脑游戏或用随身听听音乐,你就已经从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的努力中直接受  相似文献   

13.
杨桂梅 《江西教育》2012,(10):30-30
<正>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透过杨振宁的科学道路和教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杨振宁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有一个菩名的言论:“如果在某次大灾难里,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要被毁灭,只有一句话可以留存给新世代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度诺贝尔奖得主名单于挪威当地时间10月4日开始宣布,目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物理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都已“名花有主”。其中,“诺贝尔和平奖”是惟一不在斯德哥尔摩而在奥斯陆颁发的奖项。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评审委员会说,近几十年来生物学家在解释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却很少有研究人员对蛋白质的降解感兴趣。但今年获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却独辟蹊径,发现了被调节的蛋白质降…  相似文献   

17.
杨燕 《时代教育》2007,(9Z):110-110
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基尔比先生在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访问时,特地给大学生们留下了自由提问的时间。一位大学生用英语问了一个专业的问题,基尔比先生却一脸茫然,重复后依然如此,不得不借助于翻译。第二位学生把问题在本子上写好,但开口之后,基尔比先生仍然听不懂。最后,主持人不得不要求学生一律用汉语提问。现场的一位老教授不仅连连摇头:  相似文献   

18.
2000年3月4日,一代物理学宗师吴大猷逝世。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他的学生,然而吴大猷从不把功劳记在自己账上。 曾有记者问吴先生:“杨振宁是你的学生,你是否给他一个良好的训练?”吴先生笑答:“他主要得益于西南联大。那时,西南联合大学集聚了北大、清华、南开的师资,他自然能接受比较好的训练。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天资极高的学生。”他还特别提到一位教过杨振宁、早在1962年去世的马仕俊老师,连这样一位名气并不大且谢世已久的同事也不忘记。  相似文献   

19.
恩利克·费米(1901-1954),美国物理学家。生于意大利罗马。被誉为"中子物理学之父"。193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100个化学元素镄和原子核物理学使用的"费米单位"(长度单位)就是以费米的名字命名的。1942年,他领导一批科学家,在美国建造了地球上第一个核反应堆。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大师,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育人导师。在他培育的学生中,包括李政道在内先后有6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物理学在中国率先发展的事实出发,分析了华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才基础、学术基础和教育基础,从而回答了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中物理奖最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