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河冬钓     
陆海浩 《中国钓鱼》2005,(12):15-15
寒冷冬天已经来临,大多数钓友都已“刀枪入库”,而我却钓瘾难耐,每隔两三天就去河边量一量“水深”。开始有时放空枪,但经过几年的冬钓实践,现在已经是每次出钓必有收获,同时摸索总结出一套冬钓经验。  相似文献   

2.
慈非 《钓鱼》2004,(4):14-14
最近的钓鱼媒体已刊载了许多有关冬钓的经验文章,分析了气温、出钓时间、钓点、钓组、钓技和饵料等各方面对冬钓的影响,使初学者能有~个全面的理性认识。但由于客观条件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个人的钓技水平又有高低,使得实际冬钓中大多数钓者往往收获较少甚至吃零蛋。说明冬钓确实比其他三个季节要难得多。那么钓鱼人每次的出门,怎样才能保证有最大的收获?笔者的观点是冬钓更须注重正确处理好“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才能使冬钓有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中国钓鱼》2005,(12):12-13
“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冷空气频繁,鲫鱼都成群躲在深水区的障碍物下过冬,这就为冬钓鲫鱼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平日很难钓获的大鲫鱼,而在冬天,往往一次出钓,就能钓上多条。  相似文献   

4.
每到“草色遥看近却无”时,我们这里便雪融冰消开河了。钓迷们经过一冬的“煎熬”,急不可待地拿出竿,第一次光临的地方当属长年“哗哗”流水的小溪。它比大水域解冻早,升温也快,在这儿钓鲫鱼,采用边走边钓让饵去找鱼的钓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秋钓南     
伏志友 《钓鱼》2004,(19):21-21
一位有数十年钓龄的朋友在介绍钓鱼经验时,把钓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深“改为“春钓滩,夏钓湾,秋钓南,冬钓潭”。其中“秋钓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具体含义为秋天应钓水域的南边。  相似文献   

6.
安泉 《钓鱼》2005,(3):24-24
手竿冬钓不足八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懵懵懂懂的“自学式悬坠钓”到比较完善的休闲台钓,从休闲悬坠钓又基本步八竞技钓的殿堂。每次钓技上的提高,都能带来无比的喜悦和享受。但愿钓友能看完此文和我起分享冬钓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任志新 《钓鱼》2004,(10):19-19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鱼溧自动高出一目二目,也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不太相信,认为这可能吗?而老钓手碰到这种情况也会疑惑不解。笔者近来在一次收获颇为不错的冬钓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通过分析和实践,找到了鱼漂自动“长”目的真正原因,且作出了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5,(21):27-27
河北邯郸钓手钱辉,1963年出生,现从事渔具经营。他从小喜欢钓鱼,特别是当年“台钓”风靡国内时,立即被这一新颖钓法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以赛为练,以钓会友,冬夏春秋从不收竿,学中练,练中学,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9.
王春华 《钓鱼》2007,(6X):69-69
一般鱼儿在水温15—30℃时最为活跃,人们根据多年垂钓经验,结合季节、水温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关系,提出“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钓鱼体会作一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郁文生 《钓鱼》2006,(24):16-17
冬钓历来受客观因素制约和“传统”观念困扰,至今在某些区域和少数钓手中仍遵循有悖于变化了的大自然规律的做法,久而久之,便形成错误理念。给钓鱼运动发展和提高钓技都不同程度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内容:误区一不利于垂钓天气莫出钓有些钓手只知道冬日选择晴好天气出钓鱼获佳。而忽略“不利于垂钓”天气和天气行将有较大变化前1~2天好钓鱼的事实。可谓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晴好天气固然好钓鱼,也好理解,即是风和日暖  相似文献   

11.
野钓选点     
一、按季节变换选择钓点。温水鱼类,水温8℃左右,鱼体开始游动,并表现出摄食欲望,水温25℃左右为摄食高峰。鱼儿栖息地也随温度而变化,钓点也应随四季不同温度而变动。“春钓浅,夏钓潭”,且“一日三迂”。即春钓时.早、晚钓深,近中午钓浅;夏钓时,早、晚钓浅.午钓深;秋钓阴;冬钓阳、钓深。也就是说,要随水温而改变钓点。  相似文献   

12.
马建华 《钓鱼》2005,(22):29-30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的方式——悬坠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马建华 《钓鱼》2005,(23):28-30
自“合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  相似文献   

14.
吴延明 《钓鱼》2007,(3S):33-33
在许多钓友的观念和钓鱼“理论”中,多把冬钓、早春钓的最佳时日,选在晴好的阳光下,以为这样钓鱼人才能少受恶劣天气的折磨,鱼也似乎“好钓”。  相似文献   

15.
马建华 《钓鱼》2005,(12):23-23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冬钓的建议     
江金宝 《钓鱼》2006,(4):42-43
冬钓活动越来越热,势头强劲,即使在我国冰天雪地的北方,也能看见一批批凿冰钓的人群,“刀枪入库”的钓鱼人已经很少。因为,我们知道:冬天也能有鱼钓。如何能钓到鱼,我不赘言。这里只想给冬钓的钓友提几条建议。扣紧天气把握钓时冬钓难在温度低,然而冬天却漫长的三个月,在这90天中,并非天天寒风,每日冰冻。即使数九寒天,也有艳阳高照温度略高的天气。我曾经留心观察,长江中下游地区,近10年来,气温没低到–10℃的,多数的日子在0℃上下徘徊。每天温差10℃左右,因此最低气温在0℃,中午应在5~10℃。在这样天气,选择无风或微风的睛天出钓,是完全…  相似文献   

17.
串钩钓冬鲫     
焦安刚 《中国钓鱼》2004,(12):14-14
对于严寒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冬季可钓的鱼种并不多。“小雪”之后,鱼儿基本都冬眠“闭食”了。冬钓以鲫鱼为主钓鱼种,好的天气里,再加点儿好运气,间或鲤鱼也能钓上来,喜爱钓鱼的朋友们,千万别把这段好时光虚度了。  相似文献   

18.
于文福  黄盛国 《垂钓》2001,(2):56-57
六线鱼,是载在书上的正统叫法。在大连地区,人们总是习惯地称其为“黄鱼”。这种鱼春、夏、秋、冬都可以钓,秋天最好钓,而冬天最难钓。所以,北方沿海的许多钓友一到冬季,虽然心有不甘,也只好不情愿地将竿尘封起来,“蓄势待来年”。其实只要你方法得当,冬钓六线鱼也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19.
王庆荣 《钓鱼》2007,(10S):48-51
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每到一处垂钓,选择钓位很重要,钓位选的好,则事半功倍,鱼获满护。钓位选不好,则事倍功半,难享鱼趣。最近我两次在自然水域垂钓中,选择“一尖两腰”做钓位,皆大获丰收,钓获量远远超过其它钓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冬钓传统的钓法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在一些钓友中开始用“子母”钩的钓法进行冬钓。现在把这种冬钓新法的基本特点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