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景观指的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及内涵的景观类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乡村山水、地貌、农田布局等构成了乡村景观独有的框架;溪流、池塘、自然植被等是乡村固有的景观元素。乡村社会经济状况及功能需求决定着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的差别,其园林景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协调园林景观与大地景观,实现大地园林化,突出乡村景观的田园特色。  相似文献   

2.
以滁州醉翁亭景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从植物种类构成、植物季相景观、植物空间和植物文化四个方面对其植物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醉翁亭景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四个要点:即植物种类较少但长势好;冬夏景观效果最佳;植物与建筑互相融合;人文景观与植物景观互相渗透。  相似文献   

3.
《湘南学院学报》2021,(6):100-103
皖北古村落作为典型的传统村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公共空间营造中存在传统空间衰败、传统建筑材料被新型材料代替、原生态特色逐渐消失、古村落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古村落可以从保护村落物质文化空间特色,设计村落整体形象标志;合理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物质空间创新;合理规划古村落精神空间元素,承载古村落传统记忆;充分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打造古村落的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营造特色公共空间,实现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不仅能提升景观空间的质量,更能深化其文化内涵。依托中国独特的竹文化,赋予竹林空间独特的文化意境,有助于强化竹林景观的辨识度和认同度。对竹林空间的意境进行了分析,从诗境、画境和民俗意境三个层次梳理竹林意境空间的营造方法,以期为观赏竹林规划设计及其它园林规划中的意境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4):93-94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乡土元素作为村庄景观营造的一种文化展现出来。结合乡土元素的特点以及研究概况,从"古"、"俗"、"秀"三个方面来挖掘寿东村的乡土元素特征,从而体现出乡土元素在景观营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前来的游客提供了身体和心理双重的良好体验。  相似文献   

6.
解析新安画派艺术的视觉语言、空间表现、情感表达,将之运用于社区景观创新,提出从重构人与环境的关系、重塑空间体验、重现文化符号三方面进行社区景观创新的方法,总结出用文化创新来营造健康社区环境的设计策略,为建设健康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大学校园的主体概念是提供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物,多强调学习、研究等使用功能,很少研究大学校园与生态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本文以景观生态和人文精神为视角,从遵循自然,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坚持绿色理念,营造生态园林校园环境;强调人文特色,培育独特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生态和人文主题的营造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坑院作为中国具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民居,承载着黄河沿岸地带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援引空间生产、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对地坑院旅游景观化重构这一典型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地坑院蕴含着生存至上的哲学思想,村民生产实践依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并形成生活习惯,社会关系体现在以地坑院为关键节点的交往逻辑中,文化传承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活态延续上.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生产者联盟直接推动了地坑院旅游景观化空间更迭,促使其由生存文化表征的居住空间转化为审美文化表征的景观空间,并造成地坑院空间属性、人地关系、文化传承等层面的重构.这种空间重构的实践活动,驱动着乡村空间功能再造和地方性变迁,进而让乡村空间生产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媒介化理论出发研究B站"野居"系列短视频,探讨都市返乡青年如何通过短视频的媒介化展演重建"乡村乌托邦",可以发现,"野居"文化的形成乃是三重空间的媒介化再生产:一是在地化乡村生活场景的"可视性生产",即返乡青年通过具身实践所造就的一种可识别的"远离城市,隐居深山"的现实地方感;二是乡村田园景观的"可展示性传播",即通过媒介技术裁剪、拼接、美化生活片段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形成可供观赏的乡村生活景观;三是集体怀旧的互动空间,网友们通过发送弹幕、点赞、评论等方式进行自我代入,使得"野居"不再是一种私人生活选择,而变为都市青年集体追逐田园梦的乌托邦诗学。因此,"野居"短视频是当代青年用媒介化手段象征性地解决生活"异化"的一种另类实践,但在技术、平台和资本的驱动下,野居生活最终沦为不得不进行的"现代性"工作——一种社会加速时代的"新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当代雕塑与园林景观的结合以两种新的形式出现,即雕塑景观化与景观雕塑化。雕塑景观化是指雕塑的尺寸扩大化、形态抽象化、色彩丰富化、功能多样化。而以景观场地为创作主体,模糊雕塑与景观之间的界限则是景观雕塑化的具体表现。雕塑景观化实质上是二者在空间、创作手法上的融合,而景观雕塑化则是二者在空间氛围营造、精神诉求上相契的外化。雕塑与园林景观的深层次融合使景观设计师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创作角度,对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强化其人文内涵和主题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梁子岛(湖)生态旅游区景观现状,提出注重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从铺地、绿化、色彩、户外广告、雕塑、建筑、滨水、灯光、文化等方面进行景观营造之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乡村纪念馆的在地性表达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亦是地域文化视域下在地性文化基因转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铭传乡地域文化的文献分析与田野考察,运用景观基因转译的方法做设计分析与阐述。结合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刘铭传纪念馆,从设计构思、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展开设计概况的分析,同时对以上分析提出三点设计解读:设计转译在地性景观基因;建筑融合在地性地形地貌;空间传递在地性时代精神。以此为营造具有地域特色且蕴含时代精神的乡村纪念性建筑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废名诗化小说的意境营造方式进行品析,认为废名采用了两种方法在诗化小说中营造深远的意境.一是用"写境"的方法,把古今诗句的意境融化在场面描写中;二是用"造境"的方法,仿照唐人绝句的特点,选择小桥流水、竹林旭日、古塔菱荡、青草衰坟等典型乡村意象,来虚构朦胧缥缈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废名诗化小说的意境营造方式进行品析,认为废名采用了两种方法在诗化小说中营造深远的意境。一是用“写境”的方法,把古今诗句的意境融化在场面描写中;二是用“造境”的方法,仿照唐人绝句的特点,选择小桥流水、竹林旭日、古塔菱荡、青草衰坟等典型乡村意象,来虚构朦胧缥缈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皖北乡村景观要素构成与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皖北农村景观要素的构成及提升路径进行研究,以提升其景观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法:在对皖北乡村整体把握和认知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取样法,对典型村落进行实地调研,选取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村落作为样本,对蒙城县李黄庄、刘圩村,萧县王典村等1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皖北乡村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图解分析对调研村落的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要素构成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基于皖北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和乡村景观格局特征。结果:皖北乡村景观总体呈现出以农田为基底,村落为核心,道路、水系为廊道的景观格局,景观异质性较低、风貌特色较差、景观品质不高。应从水系、农田、林地、建筑、道路等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加以提升。综合考虑皖北地区现状特征及各类要素特点,可采取策略进一步提升皖北乡村景观品质。结论:从自然、农田和聚落三个层面提出皖北地区乡村景观提升路径,为皖北及其类似地区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当下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不平等和排他性问题,较缺乏多元群体的包容性,这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营造意味着要包容所有群体来塑造空间,其核心是公共空间背后利益相关群体的多方协同。无论是政府部门、市场企业还是社区居民,由于其自身利益和权责的局限,均无法单独完成空间的包容性营造,只有将多方力量协同起来,才能够避免各方力量内外孤岛化的三重失灵现象,从而构成公共空间多方协同的包容性营造新范式。其中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则是社区衔接多方力量的共治枢纽,在包容性营造中起到关键的支点作用。社会组织可以依次通过在地共识营建、基层自治培育、多方力量联结和专业设计引导等四大营造措施,推动社区各群体形成包容性共识,并落实包容性空间实践,构成包容性营造机制。通过共治枢纽开展多方协同的建设是所有包容性营造的关键。基于共治枢纽的公共空间包容性营造机制研究对当下包容性城市建设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景观营造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满意度决定着景观的发展方向.以榆林市尔德井村为例,结合乡村景观分类,选取27项代表性指标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利用SPSS17.0软件和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景观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实施评价.结果显示,村民的乡村景观满意度为3.81,表明村民对乡村景观总体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乡村建设中一些乡土景观遭到破坏。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开始关注乡村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打造“美丽、舒适”的乡村环境,是推进绿色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献、实地调研、实证研究,并结合理论与具体案例总结出宜居乡村小尺度景观设计营造思路与应用方法,完成符合乡村小尺度景观营造特征的创新设计。为宜居乡村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补充,将绿色宜居乡村景观的研究与应用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和谐的乡村景观,它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特点,根据相对一致性原则,发生演化一致性性原则和同时性原则,乡村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化景观等类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要遵循开发一保护相结合,整体开发和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研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旅游资源禀赋,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泰森多边形、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及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分析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村可分为产业村、景观村、文化村3个一级类型和9个二级类型;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国土空间布局上呈弱集聚态势,东南密西北疏,呈"三极多区"分布格局,其中产业村集聚程度最强,呈环形片区状分布,景观村和文化村分别呈"T"形和开口环状类"U"形格局分布;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受政策、经济、人口、居民点、地形、交通、景区、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重点村的影响因素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