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学旅行是集旅行体验和户外研究性学习于一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学生以集体旅行、共同研讨、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倡导学生要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活学活用。一方面,研学旅行有助于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另一方面,地理核心素养也规范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活动,是将研学旅行作为地理核心素养塑造的一块阵地,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地理课程的价值取向,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设计了"游历北国江南,探索地球奥秘"的研学旅行方案.通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和对研学旅行方案的分析,揭示了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角度认识地理环境,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目的在于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设计以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色文化景区为研学旅行地点,在研学活动中渗透五育,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方案设计与评价,为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提供适合的策略,促进地理研学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探讨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意义的基础上,选取江油市窦圌山作为研学地点,依托野外实践,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研学旅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腾冲火山地热研学为例,探讨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以及基于发展机制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评价.认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生于"积累—具身"阶段、形成于"反思—交互"阶段、完善于"延伸—变构"阶段,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应据此制订.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实践性,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研学旅行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整合四明山地质公园已有资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并对以景区为基础的野外研学展开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7.
红色研学旅行是课程思政和跨学科教学的新型德育模式,因此设计兼顾思政教育和地理教学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有助于促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和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以"丹桂飘香"安徽金寨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为例,阐述红色旅游资源对接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施困境,并据此提出展望。旨在延伸校内课堂以拓展学生学科知识,注入红色教育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进而充分发挥研学旅行课程中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深入分析了地理研学旅行的特征与教育意义、地理研学旅行资源的开发原则与教学应用,提出了以研学旅行资源开发为背景的研学课程开发构想,以期为学校有序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凡  帅红 《地理教育》2020,(3):55-57
研学旅行作为寓学于旅行的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性、体验性、实践性,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地理学科特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2017年版课标作为研学活动设计的考量依据,以东洞庭湖作为研学旅行地,设计融合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内容及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武平县梁野山研学旅行为例,揭示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卜宪荣 《成才之路》2022,(12):130-132
研学旅行是旅行和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研学旅行活动与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中融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创新研学旅行教学形式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对研学旅行中融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观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对地理学科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研学旅行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点相契合,为地理教学提供了真实情境,深化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立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本文提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流程,并以长白山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为例,为研学旅行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契合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要义,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推动学生社会参与。基于研学旅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可通过主题统整多学科课程资源、革新传统学习方式和课堂形态、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研学旅行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标》作为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指导依据,筛选博物馆研学资源,确定研学旅行目标,设计研学旅行方案和手册,制定贯穿整个研学过程的评价标准。在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研学前做好准备工作,研学过程中周密组织实施,研学后做好成果的展示与反思,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解决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以来,研学旅行日益成为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选取福建省泉州湾河口湿地作为研学地点,依托其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遗迹,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从研学课程目标与主题确定、研学路线与设计思路、课程实施、评价总结四方面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加强地理教学与研学旅行的结合,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白雪飘  王权 《地理教育》2022,(z1):191-194
研学的本质是借助学生对"旅行""研学"的热爱感与参与感,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学习社会的自然及人文现象.地理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及实践性的学科,将地理教学融入研学旅行课程中,更好地深化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学旅行也是践行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感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梁莹莹  韩秀凤 《文教资料》2021,(2):232-234,160
本文以鄂尔多斯市研学旅行活动为例,为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地理实践性活动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设计基于乡土地理研学旅行的方案。本方案融入课程化思路,从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为呼包鄂地区地理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其成为研学旅行的主阵地。文章以雁荡山三折瀑为例,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出发,首先明确地理研学旅行的意义,进而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内容和实施方式设计,并反思研学旅行可能出现的误区及解决途径,旨在让研学旅行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从而高效地服务地理教学和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研学旅行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是落实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地理学科是开展研学旅行的主战场。当前中学地理研学旅行面临与学生所在地的发展互动少、学生关注地方发展不足的问题。在地化教育聚焦学生所在地的现实问题与发展需求,旨在促进学生与地方的共同发展,这为推动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在地化教育理念,构建在地化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模式,以贵州花江大峡谷为例展现研学实施过程,以期增强中学地理研学旅行与地方发展的互动,提高学生对地方发展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