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荷塘月色”、“绿”篇散文同是写景,却各有特点,“荷塘月色”素谈朦胧,情调委婉含蓄,“绿”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一、抓住景物特点描绘景物两篇散文都能抓住景物特点来描绘景物.“荷塘月色”处处抓住荷塘月色素淡朦胧的特点来写,文中作者不仅写出月光是“淡淡”的,月光不是“朗照”,而且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月色、树影、远山等的描写,使读者处处能看出这个特点.而“绿”则抓住了梅雨潭水的特点——绿来写,从不同的侧面铺写了“绿”的奇异、可爱还设置了瀑布梅雨亭.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景物描写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了解文章表面或文字本身,而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阅读时通过作品的社会背景或作者当时的思想动向品出“景”中“情”,即领悟景物描写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品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景物描写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去品味“景”中“情”:  相似文献   

3.
《听潮》是一篇以景抒情的优美的散文。为了教好《听潮》,可采用以下方法带领学生从课文中领略“伟大的乐章”。一、抓住一个“听”字对同一景物,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对于海潮,可通过视觉来写,即“观潮”;可通过触觉来写,即“弄潮”;课文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写,故为“听  相似文献   

4.
名师精讲写景散文,顾名思义是以描绘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等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脉络。文中生动的景物描写,不但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还可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5.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6.
学习散文应着重体会散文景物描写中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能找出优美精辟的语句,理解它们的意思,体会其好处;同时能进行美文欣赏。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如《春》紧扣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由宏观勾勒到微观描绘,展现了春的画卷;《济南的冬天》则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山”  相似文献   

7.
“无声”之景最难写,因为它除了给人一片宁静的感觉外,人们很难捕捉到直接信息。但在看似相同的“无声”之景中,却又有着种种不同的特点。要把这类景物准确而逼真地描摹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学名著中关于“无声”之景的描绘,给我们写作上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的散文《山中避雨》 (语文版七年级上)是一篇优美的佳作,文章描写的雨中山景令人称羡。在文章中,作者采用了艺术“变形”手法,即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抒发感情的需要,对原有的实景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变形了的景物成  相似文献   

9.
郑小平 《成才之路》2012,(35):79-79
纵观小学语文中所选古诗,大部分是以一定的景物描写、生动的画面描绘来表达中心的——或以景抒情、或以景寓情、或情景交融.总之,情与其景,与其境、与诗人的感受、理想是水乳交融的.因此,创设、抓住古诗的特点教学,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自学目的1、学会抓住特点描绘景物;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3、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加深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二、自学重点学习描写景物特点的表现手法。三、课文导读这是一篇描写三峡奇景的散文。三峡的景色奇在哪里呢?先看课文中对瞿塘峡  相似文献   

12.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学有一定难度,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趣"字,更好地教授散文。具体策略包括:通过品悟散文词句的方法,感受其情趣;通过捕捉并比较信息的方法分析散文的理趣;通过感悟散文景物描写的方式体会其雅趣。  相似文献   

14.
汉民族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含蓄.追求“意会”。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倾向是凝聚的,虽然形式有些零散。诗文里也是如此.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是和诗文中的景物相融合.而不是直白的表达。所以,看景“色”即知心“色”.作者感情愈是细腻入骨.景色描写愈是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5.
游记散文有着强大的教学功能。要想上好游记散文,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游记散文教学设计可以从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能力定位】借景抒情是作者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而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的能力。在这里 ,“景”已不只是单纯的画面 ,而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寓含体。作者以浓烈的感情围裹着它 ,从而达到情景交融 ,创造优美意境的良好效果。所以 ,借景抒情的重心在“情”而不在“景” ,其要旨在于绘妙景、发实感、抒真情。写作记叙文一直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 ,借景抒情能力正是写好记叙抒情类文体的一项基本功。写作这类文章 ,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充分表达情感的能力 ,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周围景物的鉴赏审美能力 ,从而整体培养…  相似文献   

17.
当“巧构形似”由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变成一种艺术风尚而被人们所追奉,也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即将形成。“形似体”正是这一风格特点的理论概说,与“元嘉体”这一表述相比较,用它来指称元嘉诗歌的时代特点似乎更为切实和准确,因为它抓住了元嘉三大家诗歌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巧构形似”。“形似体”基本的美学特点是:对自然景物外形的高度逼真的模仿和描绘。  相似文献   

18.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教材的"单元教学要点"提出了两点:1.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2.体会描写的作用.(一)根据本单元所提供的几篇范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表现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例如《春》,抓住了春草旺盛,春花灿烂,春风和暖,春雨细柔的特点,进而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景象.要抓住景物特点,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致是写出特点、写好景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用隽永的语言抒写自己对生活中的人、物、事、景的感受的一种文体。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非常适合于朗读。那么,怎样才能读出散文的“味”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