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围棋天地》2004,(19):48-48
Chris Kirschner:我想围棋规则要统一的话,每个人的姿态都要降低一点就好了。我在学围棋中受益无穷,我是从我祖母那里学会围棋的,我祖母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下围棋的话,就不会有战争了。吴清源和岩本薰也这么认为。我们除了推广围棋之外,还要使围棋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
我热爱围棋.不管我与朋友下棋是输还是赢;同样的,我们广大棋迷热爱围棋,也不管我国的职业高手们输还是赢。2005年以前.国手世界比赛的成绩总体上说比较惨淡。那时我热爱围棋,总有太多的期盼。2005年以后,世界比赛成绩突飞猛进,2013年甚至出现了六位青年才俊分别登顶世界大赛顶峰的壮观景象。我来不及让庆祝的心情平静下来,就迎来了下一场庆祝,然而,在新的一年快要到来的时候,不知为何。我却有此疑问:我为什么热爱围棋?我比以前更加热爱围棋了吗?  相似文献   

3.
刘斌 《围棋天地》2005,(19):69-69
我今年六十岁,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棋龄的老棋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就开始购买围棋杂志,当时全国只有《围棋》月刊一家围棋刊物。我至今还保存着一本1966年8月号的《围棋》,前半本是文革动员的“战斗檄文”,后半本才是围棋的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围棋事业蓬勃发展,围棋图书出版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特别是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十一连胜,掀起了神州大地上的第一次“围棋热”。一时间,我们当地大小书店里的围棋书籍竟然要排队购买,而且还经常脱销。  相似文献   

4.
我非常喜欢围棋,在年少的时候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自以为棋力业余2段,但对围棋的认识和理解是九段。上初中才认识围棋,由于周围会下棋的人很少,且水平又不太高,所以围棋水平提高得很慢,但这一点电不影响我对围棋的热爱,唯一的办法就是多买围棋书,有时间就打打谱、做几道死话题,甚至高考前还抽时间打上几个谱,过过棋瘾。  相似文献   

5.
和外孙对弈     
平时只要有空闲,我就会和十岁的外孙摆上棋子杀一盘.所摆的棋子除了军棋、跳棋外,主要是象棋和围棋. 因为我从小就爱上了中国象棋,这自然是我的强项.而外孙并不深谙此道,所以每当我和他下象棋时,即使我让他先走两步,甚至让他一马,也不是我的对手.不过,若是和他下起围棋来,我却不得不甘拜下风.尽管我也晓得围棋的走法,但和6岁就获得少年段位称号的外孙对弈起来,那就非常吃力了.有时即便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战胜他.  相似文献   

6.
国学随笔     
《围棋天地》2011,(20):109-109
原本这期专栏想写一下国学杯期间的围棋文化高峰论坛和围棋晚会,这确实是国学杯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尤其国学杯围棋高峰论坛让我受益匪浅。由于截稿时间就在比赛结束的同一天晚上,一直计划着连夜赶一下稿件,和棋友共享此次围棋文化的精彩。只是现在落笔写稿时却只有下午榆棋后的惆怅,突然更想写写我自己所向往的一种对局态度,请原谅我的随性。  相似文献   

7.
棋蕴五行     
李喆 《围棋天地》2010,(6):108-108
围棋几千年以来理论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仍然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在大学研究计算机围棋这几年给我最大的帮助就在于了解大学是如何对某个领域进行研究的。我前面的文章,就是从逻辑推理来猜测围棋的起源,以及规则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张晓露 《围棋天地》2011,(21):103-103
国学杯报到时,收到了西安围棋协会秘书长李刚毅老师的邀请:于比赛第二日晚参加围棋文化高峰论坛。我本对围棋文化就颇感兴趣,早已知晓论坛筹备已久,邀请了名家出席,自然欣然前往。只是李老师提携后进。让我在论坛上讲几句我对围棋文化的了解,让我忐忑不已,一来才疏学浅,二来毕竟还要参加比赛,实在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准备,在众位名家老师面前,不准备上阵,万万不敢。  相似文献   

9.
计盼为 《围棋天地》2010,(18):112-114
定式大全 我一直觉得《定式大全》在围棋书中是最底层的。围棋奥秘无穷,干变万化,而定式格式死板,只合适于初学者。只是没想到,我这个堂堂业5,六个月没碰围棋就把很多定式忘得干干净净,只得拿出《定式大全》。我发现一样糟糕的东西,也是厚厚的围棋书普遍存在的毛病:除了参考图和解说之外,少了对于一个局部,一个变化的总结。(似乎厚书总是不够细致?)  相似文献   

10.
棋如人生     
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就是下棋,不管是中国象棋、围棋、还是国际象棋,我都会下、爱下,而且乐此不疲。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围棋,那黑白世界的玄妙与浩瀚让我愈深入就愈发现自己的无知和真理的难以企及,而我的探索欲被激发后就更加痴迷。有付出就有回报,十年来虽然  相似文献   

11.
围棋谚语     
围棋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也就有许多有趣的围棋谚语。比如上期《围棋三国》中提到的“高者在腹”和“棋长一尺,无眼自活”。这次我再说几个有趣的谚语。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08,(21):86-86
“形”是围棋艺术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棋子所发挥效率的外在表现。 我初学围棋时,启蒙老师就不住地念叨,要注意当前“形”的要点在哪里! 可以说,围棋“形”的好坏直接凸显了对弈双方形势的优劣,围棋的“形”就像军队的作战平台一样,是取得对弈胜利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彭宝瑞 《围棋天地》2008,(3):103-103
本人是个围棋迷,自从接触了围棋以后,就觉得其它的棋类简直就不值得一提。因为喜欢,所以就希望周围下棋的人能有更多,可是我发现下围棋的人还是太少了,因此我说围棋并不算流行。所谓的流行,是指棋迷的相对数量以及社会的关注度和知晓程度。从世界来讲,围棋人口大部分在亚洲,亚洲又集中在中日韩三国,实力也最强。而中国又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而北京又集中在很少的一部分人群当中,只能说是形成了一些小圈子。  相似文献   

14.
苏甦 《围棋天地》2011,(2):114-115
现在小孩学围棋的条件真比我小时候不知要好多少,回想起来那时候父母和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记得刚学围棋的时候(1988年),整个城市都买不到一本关于围棋方面的书。没有书,就只有靠“王老虎”口传心授了;没有书,也就没有了框框和“定式”,“王老虎”的创造力也就有了发挥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大家认为围棋是容易还是难呢? ——这还用问,当然是难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这么回答。但是,我们通常感觉到难,是因为想要去弄懂原本不懂的事情。而我所主张的“区域压力”的出发点,就是要将高深莫测的围棋变得简单。——如果能够简单地将围棋下好,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围棋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变得简单吗?  相似文献   

16.
棋内棋外     
福建联赛如火如荼,但比赛之外,一直支持福建围棋的“艺术企业家”范总的一句话却让我思索良多:“尽管我围棋下不过你们,但是围棋带给我的却一定比你多,围棋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爱好,是一种道,围棋的棋理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能贯通,这才是围棋最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5,(23):95-95
围棋的社会定位 看完《韩国围棋的忧思》一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韩国作为围棋强国,能居安思危,放眼未来,让人震撼。振兴中国围棋,应该是政府、社会、棋手共同的责任,就目前而言,首先应该明确围棋的社会定位:围棋应该是一项群众性的智力运动,而不仅仅是职业棋手谋生的手段。实现这一定位,就需要围棋运动主管部门发挥作用,在更多的普通城市甚至是乡镇开展围棋普及活动;要发挥二、三线棋手的作用,大力培养围棋教师,使他们成为基层地区围棋普及的主力军;制作围棋入门类电视教学片,  相似文献   

18.
棋路同归     
李守彤 《围棋天地》2013,(12):20-21
站在兰州一家围棋培训中心的广告宣传栏前,我拨通了上面的电话——“请问是张侃张老师吗?”“我是,请问您是?”“我的孩子想学围棋,我们现在就在您的教室门口。”“好好,请您稍等五分钟,我马上赶过来!”  相似文献   

19.
姚枫 《围棋天地》2005,(12):68-68
当年我们这些复员兵被分配到北京市科委下属单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下围棋,都下象棋。只有一个叫晓东的在文革时期下过,水平大概有业余1段,他自称是单位的“棋圣”。他和我们下都是让6子,没到中盘我们就全死光了。我真是搞不懂,围棋怎么会是这样呢?象棋你别说让我车马炮,就是让我一个马也别想赢我。围棋真是太玄妙了,后来大家发现围棋更有意思就不下象棋了。棋圣自然也就成了我们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20.
读你     
李方家 《围棋天地》2011,(24):23-23
每当我读到你,就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每当我遇见你,就情不自禁地摆你一会儿;每当我离开你,失望怅惘油然而生。你就是——围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