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永存振藩截拳道——这门由李小龙所创立的武道艺术,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在“振藩截拳道核心”李小龙传记作家、研究家约翰·立托的协助下,从1997年开始,陆续整理推出了一套最新的经典李小龙著作——“李小龙图书馆”丛书。 “李小龙图书馆’(Bruce LeeLibrary)丛书计划出版12卷,全部根据未曾发表过的李小龙生前武学笔记、剪报册、接受电视广播采访的谈话录音及大量动作照片综合整理而成。 该丛书编辑者约翰·立托(John Little),是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李小龙传记作家、研究家、训练理论与哲学的整…  相似文献   

2.
本文撷敢的五组一招制敌的技击方法.都是振藩截拳道的自卫术精华。全部由李小龙本人与他最杰出的门徒共同示范。其中,“振藩拳法”一组动作技术照摄于1963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振藩拳法大弟子木村武之;“截拳道”部分的四组动作照摄于1967年和1968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截拳道两大顶峰门徒伊鲁山度、黄锦铭。  相似文献   

3.
2003年6-12月,时逢“功夫之王”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为隆重纪念李小龙,在李小龙曾经旅居多年的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时半年之久的“李小龙收藏家展览会”(The Bruce  相似文献   

4.
陈老师信箱     
《中华武术》2001,(8):46-47
本刊自开办“李小龙网站”以来,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许多“龙迷”除抒发对李小龙的崇敬心情外,还对本刊特约撰稿、网站主持陈琦平先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广大“龙迷”的要求,本刊特设“陈老师信箱”,请李小龙专家陈琦平先生解答各位提出的有关李小龙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龙 《中华武术》2000,(11):44-45
纪念小龙六十华诞·“收藏王”联手办大展 为隆重纪念李小龙诞辰六十周年,由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牵头,全美最大的两位“李小龙收藏王”——美籍华人陈勤伟、派瑞·李及截拳道日本首席传人、李小龙收藏家中村赖永联合主办的大型“李小龙回顾展”于2000年10月对日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拉开帷幕。 本届大型“李小龙回顾展”会址位于三藩市中国城“假日酒店”三楼,从这里可以俯瞰不远处的李小龙出生地——东华医院。 在大会举办的前一天晚间举行了“李小龙六十华诞纪念会”,会上还举行了两部影片的首映典礼:一部是由美、日两国根据…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22日至2001年2月18日在美国加州三藩市(San Francisco.即旧金山)举办的“李小龙回顾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李小龙展览会。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李小龙迷,然而,对李小龙感情最深、兴趣最狂热的,还要数一代猛龙故里─—香港的龙迷“发烧友”。世界各地多年来曾先后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李小龙影迷会”、”李小龙研究会”,然而,资科最丰富、组织最系统的要数近年成立的“香港李小龙会”。最早听说这个组织是在1995年的夏天,后来笔者应邀两次访问香港,多次听到香港武术界的朋友谈起该会的一些倩况,但始终末能做全面了解。及至笔者出访美国,应邀到李小龙胞弟李振辉先生处作客时,才有幸聆听身为该会特别邀请的“永远名誉主席”的李振辉先生做进一步的介绍。言谈之…  相似文献   

8.
丁珮(丁珮小姐一再强调她的名字应是“丁珮”而不是“丁佩”),或许是李小龙在人世上看到的最后一个人。33年前,一代传奇、集万千敬爱于一身的李小龙猝死在女友丁珮家中,震惊世人。全世界的龙迷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把对李小龙的爱化作了对丁珮的怨。  相似文献   

9.
唐龙 《中华武术》2001,(11):26-27
为了感谢《中华武术》“李小龙网站”广大读者朋友长期以来的热情支持与厚爱,帮助大家更好、更多地了解网络李小龙文化与最新信息,笔者特地从大量网上李小龙站点中精选出最“酷”的十二个网站,逐一加以详细介绍评点,并附各站详细网址于其后。供大家上网查询。  相似文献   

10.
很少有人了解李俊九与李小龙的深厚友谊。李俊九,生于1932年(英文名JhoonRhee),著名韩裔美国武术家、跆拳道大师,被称作“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是李小龙生平与之有过密切交往的美国武坛名宿之一。今天,公众已经知道,李小龙生平曾与多位美国武坛名人有过长期交往与广泛交流。他们中,有“美国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美国柔道之父”吉恩·勒贝尔,柔术大师威利·杰伊,“空手道擂台悍将”罗礼士、乔·刘易斯、迈克尔·斯通,“菲律宾棍上”伊鲁山度,空手道名家拉尔夫·卡斯特罗……然…  相似文献   

11.
唐龙  鲁云 《中华武术》2004,(7):20-21
据香港媒体综合资讯,功夫巨星李小龙之女李香凝(Shannon Lee),2004年5月底携17个月大的宝贝女儿由英国伦敦来到香港,为前辈歌星许冠杰的大型演唱会助阵。李小龙的外孙女首次被东方媒体报道,小宝宝是李小龙孙辈的首位“血脉传人”,此次随母来港,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陈琦平 《中华武术》2002,(11):48-53
“所有这一切究竟是怎么来的?中国的李小龙热是如何兴起的?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1996年圣诞节前夕,当笔者在美国加州洛杉矾拜会李小龙宗师胞弟李振辉先生的时候,热情洋溢的李先生对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勃兴的李小龙热潮十分好奇,反复问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宝 《中华武术》2002,(2):41-41
如果你知道李小龙,当这个石天龙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会惊呼:“李小龙!”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6,(11):F0003-F0003
李小龙的拥趸们熟悉了这位“截拳道”创立者惊人的功夫,熟悉了这位在海外掀起“中国功夫电影”热潮的创新者的尖叫与凌厉身手。但李小龙作为一位标准的东方美男子,他还引领着时尚,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功夫、电影表演还是穿着;李小龙都喜欢打上“BRUCE LEE”的品牌,以展示自己独有的魅力与性格。  相似文献   

15.
“李小龙网站”专栏目1998年初开办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多承广大读者厚爱与海内外同好的热情支持,栏目伴随着《中华武术》前进的脚步而茁壮成长。 2000千禧年恰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11月27日是振藩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60华诞纪念日。李小龙宗师出生于“龙年”(1940年11月27日)“龙时”(早晨7点),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本名李振藩,艺名“李小龙”,主演了《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龙”的影片,一生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如果他依然健在,该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了。为了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述内容,皆引自笔者在美国访问期间所辑录的第一手资料,并承蒙李小龙宗师胞姐李秋圆女士.胞弟李振辉先生、姐夫伍刚和先生提供帮助,特此致谢。时光匆匆,一转眼,截拳道创始人.武术家李小龙离开我们已有二十五个春秋了。今年(1998年)7目20日,将是李小龙二十五周年逝世纪念,笔者特撰此文,以示缅怀,并飨读者。今天,在海外的华人圈里,每当谈起李小龙及其家人,人们依然为李家“银坛三李”、“一门三杰”的奇迹而惊叹不已、深深感怀。这”银坛三李”、“一门三杰”指的就是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李小龙本人和龙子李国豪这一脉…  相似文献   

17.
李恺师傅,出生于中国上海,李小龙亲传弟子,实战派武术家。10岁时开始练习少林功夫和气功。13岁开始进行西洋拳击的学习,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于1948年参加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取得轻中量级拳击冠军。1952年留学美国,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后又于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6年,跟随杨式太板拳传人董虎岭(董英杰之子)学习太板拳。1967年,正式拜师李小龙,学习截拳道。并成为李小龙在洛杉矾开设的“振藩国术馆”的首位注册学生。之前,李凯师傅曾达到柔道棕带、肯波空手道黑带级别。正是由于李凯师傅深厚的武术知识以及丰富的搏击经验,而被李小龙挑选为“后院训练对手”之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系统地接受了李小龙的训练。 1988年,李凯师傅被美国《黑带》杂志选为“黑带群英殿”年度名人,曾任“振藩截拳道核心”总会创会核心成员之一。为了弘扬截拳道,李凯师傅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研究与教授工作,同时继续致力于中国武术(杨式太板拳)在美国的推广。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他的网站,我们把他翻译过来,希望能够对一些传统武术家有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功夫之王”、“武之圣者”和“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先后于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的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的李小龙,尽管英年早逝(1973年7月20日),但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版的纪念李小龙的各种杂志、特刊,纷纷泼墨称他为“发挥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然而,人们通常认为李小龙是一位大师,而忽略了  相似文献   

19.
重华 《中华武术》2000,(11):47-47
为纪念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诞辰60周年,由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与“振藩截拳道核心”联合主办的“千年龙聚会”于2000年4月27~30日在拉斯维加斯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唐龙 《中华武术》2001,(7):14-15
这里精选的一组画像,是世界各国“李小龙迷”于20世纪70~90年代以纯手工绘制的李小龙肖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