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一脉相承,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纽带。本文以东南广播公司闽南话节目《阮厝在泉州》为例,阐述闽南文化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对台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闽台一家一脉相承。因此对台广播节目如何巧妙的运用闽南乡土元素,是广播人在传播过程中的探索、研究和思考。文章以东南广播《斌斌说南音》节目为例,阐述设置此类节目对传播闽南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粹,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有着积极作用。闽南文化类节目正是对台广播与台湾民众之间"越走越亲"的一剂暖心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重大良性转变。然而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却再次出现了有关两岸关系转向何方的讨论和声音。而这个背景正是2014年台湾岛内九合一选举出现新变化。在新形势下,媒体作为两岸沟通的桥梁需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所说的:"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当前发展闽南话地方广播有助于提升对台传播工作的效率。同时地方闽南话广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对当前的闽南话广播进行融合与创新,体现闽南话广播对台传播的功能与特质,无疑是解决当前发展瓶颈的一个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唤醒文化认同,做好对台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与传播关系出发,回顾闽南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历史,探索对台传播特性,并就其相应的传播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涉台新闻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闽南方言表达的精髓形式,闽南话讲古特有的艺术性及感染力深受台湾受众喜爱。在对台广播节目求新求变的大背景下,运用闽南话讲古类节目的语言艺术,更易让台湾受众获取讯息,获得愉悦,进而达到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台湾受众的文化认同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励红 《东南传播》2012,(3):109-110
和平发展是当下两岸关系的主题,维持现状是目前台湾岛内的主流民意。在此状况下,如何充分运用对台方言广播的宣传作用,提升传播效益,在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理解、争取台湾民心、凝聚和平统一共识上发挥更大效能,关键在于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将目标受众主体锁定经济基础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宗教意识较浓的中南部闽南及客家族群,发挥闽南、客家文化的独有魅力,强化正面宣传,以闽台文化关联性阻击"文化台独",注重服务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7.
孙浩 《新闻传播》2012,(4):166+168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商签多项经济合作协议,两岸的交流交往达到了空前规模,适应这种情况,对台广播的舆论导向也从"政治驳异"转向了"文化认同",广播文化类报道在对台宣传中起到的作用大大增强,本文旨在从广播音响报道这一基本新闻形式的属性和功能入手,分析对台文化报道在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邀请了多位两岸专家、知名媒体人,从活动形式、活动意义、传播成效等多个角度总结了2019"亲亲闽台缘东南广播听友会"暨两岸非遗文化表演交流活动的创新之处,分析了其在台湾岛内引发共鸣的原因,以及它的成功对于新传播格局下对台广播以文化植入岛内,助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卞玺 《新闻传播》2010,(5):117-117
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是由福建闽南人和台湾同胞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海峡两岸的闽南人传承与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厦门卫视的节目主要是使用闽南语播报.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展现出的强大向心力.使得厦门卫视的闽南语频道在对台传播中突显优势,显示出了闯台文化传播交流的强大功能和闽台文化融合的深远意义。厦门卫视的《闽南通》栏目,就是一档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和民俗特色的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10.
推动和实践文化发展战略是新形势下提高对台沟通交流水平、做好对台传播工作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利用两岸深厚的五缘关系,作为实践的社会资本,发展大陆对台广播事业,主动扩大对台合作,扩大对台传播效果,提高节目收听率,对大陆广播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台传播中需要始终坚持以"海峡元素"为基本立足点,以"两岸一家亲"的亲情互动为根本依托,以宗教文化的熏陶教化为辅助手段,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地打好"海峡""亲情""宗教文化"这三张"牌",深耕民意,引导认知,增强互信,累积共识,拉近亲情,有效提升对台广播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叶亦武 《东南传播》2016,(10):31-32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深入是大势所趋,闽南话对台广播如何在融合与创新间,在情感的宣传上,走出一条"可听"的"味道"元素,以情感共鸣拉近台湾同胞的心理距离,体现闽南话对台广播的功能与特质,无疑是闽南话对台广播同仁的思考方向。本文以东山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节目《海峡七彩虹》为例,阐述情感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情感元素,提升对台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两岸广播媒体的交流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信使与桥梁。涉台广播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其规模、理念和运作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介绍广播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的优势和实质性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对台广播传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两岸广播媒体的交流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信使与桥梁。涉台广播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其规模、理念和运作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介绍广播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的优势和实质性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对台广播传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台湾历史上经历了荷兰和日本人统治以及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和接受西方政治生态的影响,台湾民众在政治意识上出现混乱和多元化;大陆文化在迁徙台湾过程中有过多次的嬗变,加上两岸文化曾经的隔阂,还造成两岸文化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台广播应正视这种现状和客观存在,寻找出对台传播的侧重点和传播策略;通过淡化两岸政治体制差异,宣传大陆的善意和诚意,突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对两岸带来的双赢效果;通过两岸普通民众生产、生活交流的细节,用台湾民众习惯的收听方式来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在节目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两岸交流沟通成为业界关注的主要话题。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就传统文化在对台湾广播中的重要性、对台湾广播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涵盖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在节目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播是广电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国家文化政策的大背景下,央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类节目接连走红,成为集艺术性与有效传播为一体的广播电视文化精品,受到观众的喜爱.观众对精品文化节目的认同充分表明,广播电视仍然是文化传播最有效的平台之一,地方广播电视台借鉴各地文化类节目成功经验,运用有限资源持续打造接地气的文...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在对台湾广播当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它伴随着对台广播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传播党的对台方针政策,辨析两岸风云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海峡两岸情势的变化和新闻评论自身的发展与探索,对台广播评论也应顺应时势,深化改革,尤其应凸显民生视角,关注民生,贴近民意,体现对台广播的民本取向,拉近与台湾受众的距离,使对台广播的传播更有效、更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在对台广播宣传中,两岸广播合作将有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在具体操作中,既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又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两岸统一,实现两岸统一的民意基础是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作为两岸尚未实现统一特殊历史情势下的一种特殊传播,对台传播的目的是为实现两岸统一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及进行充分的民意动员."①民意动员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增强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