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周艳波 《父母必读》2014,(7):142-143
正有这样一些年轻爸爸,因为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孩子,久而久之,忙爸爸就成了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么,忙爸爸们,该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呢?很多时候,以工作繁忙为借口,爸爸们把照顾孩子、陪伴孩子的任务都交给妈妈或长辈们。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陪伴对宝宝影响深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晶 《山东教育》2013,(12):39-40
设计意图爸爸是宽厚、力量、智慧的合体,是家庭中不可替代的角色,爸爸妈妈共同"养育"起幼儿完善的人格。由于孩子小,多数情况下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导致孩子对爸爸的了解不够。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爸爸的外貌特征,了解爸爸的工作,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大胆表达自己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从而以自己的爸爸为骄傲,培养幼儿对爸爸深深的爱意和敬意。  相似文献   

3.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正在高兴地骑小三轮车。忽然,小车倒了,压在孩子身上。孩子咧咧嘴,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爸爸。可爸爸并没有去给他扶车,而是用信任的眼光看着孩子,说:“宝宝自己能起来!”孩子从车子下爬出来,扶起了车子,拍拍身上的土,回过头来看看爸爸,好象在说:‘爸爸,我起来了。”爸爸爱抚地拍拍孩子的脑袋,孩子又高高兴兴地骑上车子走了,那眼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孩子正在观赏他的宠的小狗,爸爸端来一份狗食,放在孩子面前,说:“你去拿个勺子,给小狗喂饭。”孩子感到不解,说:“爸,小狗从来不要喂,都是它自己吃的呀。”爸爸“趁热打铁”说:“那你为什么不跟小狗一样,也学着自己吃饭呢?”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爸爸不仅自己“懒”,也不许妈妈喂,而是“动员”孩子使用筷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瞄”不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1:一个孩子上幼儿园,有一天放学回来对爸爸说自己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表扬并得到了一朵小红花,爸爸听后很高兴说:“你真棒孩子,想要什么奖励?”孩子回答说小汽车,于是爸爸第二天给孩子买了一辆小汽车。  相似文献   

6.
(六) 一次孩子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要抽烟?抽烟是有害的呀。”爸爸答应以后不再抽烟了。可是,爸爸控制不住自己,没有遵守诺言。孩子看到爸爸又在抽烟,便说:“爸爸,你说不抽烟了,为什么又抽烟呢?”请问,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应该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7.
父母爱孩子固然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报答,不是为了向孩子“索取”爱,但是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辛勤劳动之上的,让孩子知道应该用自己的行动给父母长辈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烦大人,帮助妈妈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有些事情看来虽小,例如妈妈摘菜时,孩子给妈妈搬个小板凳,爸爸下班回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组漫画:一个大人用积木为孩子搭了一座整齐壮观的楼房,可是孩子走过来,一脚把它踢倒,自己搭起了歪歪斜斜的楼房。虽然他搭的远不如他爸爸搭的好,但他对自己搭的楼房却很欣赏,很满意,爸爸也在一旁翘起了大拇指。这组“漫画”反映了儿童要求主动创造和实践活动的心理,反映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欲望。然而爸爸处理之巧妙不得不让人赞叹与佩服。我们可以想象,当孩子踢倒整齐而壮观的积木楼房时,爸爸可能会训斥或责怪,或给孩子括几个耳光……然而爸爸却没有责骂孩子,反而还表扬了他。教育是一门育人的艺术。古今中…  相似文献   

9.
老师:您好!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了。每天早上,孩子自己穿衣服很慢,而我和她爸爸又要赶时间上班。于是,我习惯于帮她穿衣服,这样会快一点。可是,孩子的爸爸认为应该让她自己穿,不让我帮忙。孩子穿得慢他就老催孩子,越催孩子就越穿得慢,弄得孩子哇哇哭;我觉得孩子还没睡醒,穿衣又慢,  相似文献   

10.
刚开始学走路的涵涵很喜欢在家人面前“表演”,晚饭后,从这个角落走到那个角落,又转身来到妈妈面前,然后高兴地朝爸爸走去,就在差几步到爸爸面前时,绊了一下儿,摔倒在地。妈妈见状,忙让爸爸赶快将孩子扶起,哄一哄,可是孩子的爸爸却硬要让孩子自己站起来。妈妈看到这情景,很生气,抱起孩子之后,又与孩子爸爸争吵起来…… 显然这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自已的孩子自己疼”,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然而您是否已经和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了呢? 我的儿子已经30多岁了,有一次听他和朋友交谈时说:“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爸爸,从我开始记事以来,最关心我的是爸爸。我最需要帮助时,爸  相似文献   

12.
小星的爸爸从北京出差回来,给小星买了一辆电动火车玩具。小星想带到幼儿园去同小朋友一起玩,爸爸心里有点舍不得,但想到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带去与伙伴们一起玩,其实是把自己的欢乐与同伴分享,这是一种高尚情感在幼儿心理上的反映。因此,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并鼓励孩子,要好好跟小  相似文献   

13.
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假如我是爸爸”。孩子们说的话可以说都是有感而发。洛尔充满幸福感地说道:“假如我是爸爸,我就会经常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还会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就像我爸爸一样。”看得出,她对自己的爸爸很满意。悦欢不太高兴地  相似文献   

14.
《家庭与家教》2006,(11):50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关照父母的习惯。如,爸爸下班回来,教育孩子:“爸爸,您辛苦了,我给您拿双拖鞋!”等爸爸换完拖鞋,再及时提醒孩子给爸爸倒杯水。吃饭时,要提醒他给爸爸留饭或耐心等待爸爸。当他们学着要给父母做一点事时,哪怕是给妈妈倒杯茶,给爸爸拿支笔,父亲都应该给予鼓励。经常让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很必要。只有在他们有了切身体验时,他们才能领会父母照顾他们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力量帮父母做事,为父母分忧解愁。父母要使孩子懂得:在家庭中,他不仅有享受父母爱抚的权利,同时又有自己应尽的义务:比如听…  相似文献   

15.
王淑娟 《山东教育》2003,(36):36-36
我们班搞得生成课程主题“鞋”,已经接近尾声了。在研究鞋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开了自己想像的翅膀,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把孩子的作品挂出去,让家长共同来分享孩子的快乐。有一个孩子看见妈妈时,像小鸟一样扑过去,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自鞋,你看能穿吗?”顿时,这个孩子马上低下了头,满脸的不高兴。而另一个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向爸爸介绍着自己作品,而爸爸呢,听得很认真很欣喜,孩子从爸爸的眼神中找到了自信和成功。看到前者,使人感到压抑。孩子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并且很自信自己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可是家…  相似文献   

16.
夏怡 《母婴世界》2014,(7):126-127
有研究表示,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往往会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奠)常因工作忙而缺席家庭教育的爸爸们,多抽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偏爱爸爸或者妈妈的事情:"孩子只和妈妈睡,总说我(爸爸)是坏人","看着儿子和妻子亲昵的样子,感觉自己和妻子都疏远了几分"。这些问题给父母带来了很多困惑,父母需要弄清孩子疏远自己的原因,积极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老师: 您好!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了.每天早上,孩子自己穿衣服很慢,而我和她爸爸又要赶时间上班.于是,我习惯于帮她穿衣服,这样会快一点.可是,孩子的爸爸认为应该让她自己穿,不让我帮忙.孩子穿得慢他就老催孩子,越催孩子就越穿得慢,弄得孩子哇哇哭;我觉得孩子还没睡醒,穿衣又慢,自己赶时间上班,帮帮也无所谓.但她爸爸就不让帮,为这我们吵了两年了. 苦恼的妈妈 苦恼的妈妈: 您好! 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其实这也是很多家庭中常见的一幕.爸爸和妈妈的出发点似乎都有道理,但立足点不同,争吵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有些好奇的是,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可以熟练地自己穿衣服了,而您和孩子爸爸争吵的这两年中,为何孩子穿衣情况没有改善?或许家长需要去反思个中原因,并及时调整教育方式,而不是习惯性地争吵而已. 在这件事情上,首先重要的是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其次才是孩子的穿衣问题.其实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意见不一致是正常而普遍的现象,但父母如何处理这种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因此在孩子面前争吵,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她会感到害怕、伤心,也容易不自信.所以这一点上建议您和孩子爸爸好好沟通一下,尽量达成一致,至少首先在意识上、思想上一致,要坚决避免在孩子面前夸吵甚至攻击对方.  相似文献   

19.
这是转载自2005年2月7日《参考消息》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外国孩子,看后颇有感触。我们做父母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付出许多。但我们的孩子会这样赞美自己的爸爸吗?可能不多吧。我想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孩子不太会感谢,一是爸爸忙于工作和孩子沟通很少。希望这篇短短的文章能感动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20.
激情涌动     
《爸爸,请抽一根烟吧》、《感谢爸爸给我找个后妈》、《妈妈,找你自己的幸福去吧》……审阅着一封封至情至性、感人肺腑的书信,我感慨万千,感动、激动、情动兼而有之。谁说我们的孩子只会考试?谁说我们的孩子不会说真话?谁说我们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