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开放性试题与个性化阅读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的3条“改革命题的建议”中,有2条涉及现代文阅读,其中第1条是:“今后的语文命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一、开放性试题与个性化阅读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将首次出现“开放性试题”,依据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蕴含着的重要信息。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发布《试题评价报告》,其中的“复习建议”或“改革命题的建议”往往是下一年高  相似文献   

3.
以学作品为选材的现代阅读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连续出现,这符合语教学加重学性的要求,也在《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仅从全国高考来看,《世间最美的坟墓》(1991年)、《报秋》(1998年)、《长城》(2000年)、《门》(2001年)、《话说知音》(2002年),这些散作品都成了命题材料。特别是这三年来,每年必考一篇散的阅读,且基本采用简答题和多选题这两种题型命题。对于散的阅读,检测的重点是放在“赏”“析”二字上。顺利完成这一类考题就必须学会阅读和鉴赏散。(1)准确把握散作品的立意。(2)准确感受作所抒发的情感。(3)分析散的结构特点。(4)认真品味散的语言。(5)分析表现技巧。概括地说,要学会从语言感受入手,把握艺术形象,从艺术形象入手,把握作品的情和意,从情和意入手,把握表达上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写文章赞扬过江西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因为以“脸”为话题的作文,的确是很有写头的,是很能写出优秀之作的,事实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事后,江西出了很多满分作文,精彩纷呈的“脸”,扮靓了多少学子的文笔。比较而言,今年(2006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题,就不知要逊色多少了!请你先看看今年江西卷的高考作文命题吧。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5.
高考自1998年至今,全国卷连续选用散文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2005年的3份全国卷中的第Ⅱ卷全部选取散文作为阅读材料。单独命题的13份省市卷也全都选取散文来命题形成了散文一枝独秀的选材局面。继2004年之后,2005年继续扩大了选材范围,以当代散文为主,兼及现代散文(全国卷Ⅰ冰心的《一日的春光》、辽宁卷李健吾的《切梦刀》、湖南卷何为的《贝多芬:一个巨人》。江西卷严文井的《给匆忙走路的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中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让学生走近名著,让名著走近学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近年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2006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专门设题6分,考查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阅读活动原始于文字的产生,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士的阅读经验,也如散珠碎玉,丰富而珍贵。但以往对“阅读”的研究很不够,1979年版《辞海》没收“阅读”这个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仅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迫于这种形势,80年代“阅读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杨佩 《英语教师》2023,(4):115-120
阅读理解题型是高考英语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新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分值进一步提高,足以证明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以2020—202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为研究素材,依据《课程标准》对高考命题全面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规定和建议,分析并探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典型错因及应对策略,旨在提出相关英语阅读教学建议,促成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从容应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9.
综观1998年—2002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可以发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正悄然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是阅读材料的变化。1998年以前所选文章重经典,多为名家所作,内容上学术气息较浓,如1995年吕叔湘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1996年的《贝多芬之谜》,1997年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命题者试图以选文的难度来区分考生的阅读能力,由于缺乏阅读经验以及必要的知识积累,加上语言的难度,这些文章考生阅读起来普遍感到比较“隔”,难以入境,影响了解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卷的信度…  相似文献   

10.
2023年新课标Ⅰ卷诗歌阅读的选文《答友人论学》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说理诗,紧密联系了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的“学习之道”单元,又考察了学生对已有结论的评价与解读,真正做到了把问题设置在情境里,实现了从考察学生“已经有什么”向学生“能够做什么”的转变。研究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诗歌阅读《答友人论学》,对深刻理解高考命题的结构性变化,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引导诗歌教学转向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琴 《小学语文》2014,(4):42-4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此条评价建议说明阅读能力是多侧面、多层次的,那么阅读能力考查就应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命题。  相似文献   

12.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紧扣《考试大纲》,朴实而又传统 相对于200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今年试题更加紧扣《考试人纲》的能力要求和内容要求。比如科技文阅读《地球气侯成因新说》中的第7小题;大阅读《阳光的香味》,第17小题等题目都很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要求。再如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实词,“善、高、视、多”均属《考试大纲》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范围。再者18小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19小题,“对二胡的介绍。筛选信息,压缩”,20小题。仿写朱自清的《春》中的三个句子,任选“家园?’和“思念”一词,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注意三个句子内容的内在联系。更是严格执行了2006年《考试大纲》中的“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规则。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本文在理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定位与内容的基础上,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索“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落地实践,力求通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和实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逐步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长沙市一中胡军哲老师的《教师阅读与考试命题》一文(《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6期,《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深受启发。胡老师在文中深刻剖析了中学教师的命题现状.并提出“解决教师命题能力的根本还是在于阅读,以及将阅读所获体现于自己的命题之中!”我对此深有同感,特在此谈谈自己的阅读与感悟。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文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考试题型也日益稳定,甚至已出现了一些形式定型、每年必考的经典题型,分项列举题即为其中之一。我们这里所说的“分项列举题”,是指现代文阅读部分,题干中有“哪些”“哪几种”“分条说明”“分别陈述”之类的字眼,需要考生分要点作答,且分值往往比较高的题型。94年至03年的全国卷中,这类题型共出现了七次;04年全国十六份高考语文试卷,分项列举题更有十一题之多。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设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师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全过程指导,让阅读从“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思维?本文以六下《鲁滨逊漂流记》为例,以“策略先行,激发思维灵活性;要素导向,培育思维深刻性;读写共生,催生思维独创性”三条路径来探寻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何婷 《中学文科》2006,(10):14-1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不仅加大了阅读量,设题方式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深层次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这既是对《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也反映了高考试题命题的变化趋势。因此,大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2011年第9期刊登了潘苇杭、潘新和的《“异能”与“共能”命题目标的偏离——评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与时文评说题》一文.笔者阅读该文后觉得两位老师对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材料的解读不能令人信服。为使各位读者方便阅读和全面、准确理解,我先照录作文题:  相似文献   

19.
汉文阅读学的诗性哲理荀子曰 :“诗言是 ,其志也。”(《儒效》)《毛诗序》云 :“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儒家诗教一开始就把三百篇提到“经”的高度 ,确立了“诗以言志”的中华诗学传统。诗之为“经”,表明读诗应采取审美和实用的双重视角 ,除了“入情”之外 ,还要“明志”。对于读书诗的品鉴来说 ,一面要体味作者的诗性情结 ,一面要领悟阅读的诗性哲理。中国诗学史上对“韩以文为诗 ,杜以诗为文”多有指责 ,那是纯粹从文学审美的视角来贬斥这种“押韵散文”的。其实 ,“文章以外 ,诗思尤精。”(欧阳修《六一诗话》)好发…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学生应“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广泛阅读各类型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语文中考一直将名著考查作为重要命题形式之一,且在题型设置、内容、能力考核等方面力求创新。突出对学生阅读实践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