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运用试题,命题范围广,灵活性综合性强,难度大。我们只有在认真分析题面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迅速正确地解题。1.筛选信息,力求简明“简明”是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所谓“简”,可以理解为“简要”,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话语要言简意赅,不重复罗嗦,不说多余的话;所谓“明”就是“明白”,是表达效果方面的要求,即意思要表述得清楚,使对方能明白无误的理解。例如1998年高考第32题:“下面一段话有重复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上,必须删除哪三处?把要删去的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相似文献   

2.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啰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白",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要用尽可能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文章的载体,与人交流思想的桥梁,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传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准确。简明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或文字,传递尽可能多且准确的信息,并取得表达的最佳效果。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应避免口嗦,不说废话。  相似文献   

4.
夏威夷风情     
夏威夷虽然属于美国的一部分,但却有自己的语言。夏威夷人见面不说“Hello”,而是说“哈哕哈”。这个词又有“我爱你”的意思——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的话,只要把这个词的声音延长就行了。  相似文献   

5.
刘巧玲 《语文天地》2012,(12):19-20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好记叙文的开头也是如此。虽然难写,但还是可以找到方法和技巧的突破口的。笔者认为可以从语言、构思、文辞等方面进行设计。一、语言简明不哕嗦记叙文开头的语言一定要简明,让读者一目了然。只需一句话就能写清楚的内容,绝不哕嗦重复,以使文章直截了当,干净利落。  相似文献   

6.
[考点解说]简明,就是语句使用要简要明白.“简”反映了量的要求,说话要尽可能少,不啰嗦重复;“明”反映了效果方面的要求,表达要合乎语法、逻辑、语言习惯等.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进行考查.清晰,就是要求一句话或一个语段有一个清楚、明白的意思,没有歧义,不生误解,不晦涩难懂.一般通过辨识和化解歧义来考查.连贯,就是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或一个句群的各句子之间要互相衔接,有条有理,有照应,进而做到文气流畅,和谐上口,一般通过填写关联词、排列语序、划分句群结构来考查.高考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语境的理解能力,在语言的交流与组合过程中考查.  相似文献   

7.
歧义句例析     
(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提出了“简明”的要求,初中语文第五册(统编教材)知识短文中谈到“语言清晰明白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要让对方误解”。章熊同志也指出;“‘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简明·连贯·得体”》)而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学生作文),有很多语句不  相似文献   

8.
语言简明是语言规范化的需要,“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它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简明,着眼于表达效果,高考命题一般涉及词句运用和语篇表达。其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简要明了,不堆砌词句如:他家的菜地里共生产了茄子、冬瓜、西红柿、辣椒等共计1300多斤。这个句子出现“共”和“共计”的同词重复,应当  相似文献   

9.
郭蕾 《小学语文》2014,(1):88-90
[设计特色]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打电话》一课是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的经典段子,段子创设了一个矛盾冲突的环境——一个人煲电话粥,无数的人等待打电话。在不断的抖“包袱”中塑造了一个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哕里哕唆、废话连篇、  相似文献   

10.
[考点解说]本考点是原《考试说明》中的三个考点合并起来的,这一合并,从表述上看更为合理。但从复习应试的角度来看,还是要分别进行针对性训练的。就高考试卷来说,这一考点的内容的所占的比分较大,出现的题目也比较多。所谓“简明”,就是指语言运用简洁明了。用张志公先生的话说,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主要包括提炼内容,排除冗余信息,提炼语言,删削多余词句和删改空话,避免套话等方面。所谓“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前后相承,语势贯通。包括前后话题要统一,表述角度要一致,上下句意不脱节,注意词语照应,选择恰当句式,用好关联词语,讲究修辞方法等方面。所谓“得体”,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一是力求语言表达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如场合、情境、目的等;二是力求语言表达适应不同的对象,如身份、地位、性格和自己的关系等;三是力求语言表达适应不同的语体,特别是一些外交、公文等语体。真正做到该说时说,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该怎样说就怎样说。  相似文献   

11.
【考点说明】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的基本要求 ,高考对此十分重视 ,每年至少有一道题涉及到其中的某一方面。所谓“简明” ,就是简要明白。简要 ,用尽可能少的语言 ,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 ,意思清楚 ,不致产生歧义。用语简要 ,务必删去在表意上的重复和可有可无的词句 ,避免误解 ,当确保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确定性。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最常见的有两种题型 ,一是要求对语段中重复嗦的词句进行删除 ,二是要求对一组句子进行辨认 ,选出有歧义或没有歧义的一项。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它要求在表…  相似文献   

12.
一、语言要“简明”【概念阐述】所谓简明,就是指语言的简洁、明晰。即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所必须表达的全部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罗嗦,无歧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近几年以来高考的热点之一。语言表达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考查的形式主要有消除歧义、选择表意明确的句子和删改使之简明等。要做到“简”必须注意提炼内容要点,排除多余和冗杂的信息,并注意在语言上进行推敲,删除多余的成分,避免罗嗦重复。要做到“明”,一要排除歧义,二要避免费解,三要准确规范。主要方法有:(一)找出主干,理清枝叶,发现和删除赘余的词语,发现和消除歧义。(二)把握文段主旨,发现…  相似文献   

14.
【考点说明】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的基本要求 ,高考对此十分重视 ,每年至少有一道题涉及到其中的某一方面。所谓“简明” ,就是简要、明白。简要 ,用尽可能少的语言 ,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白 ,意思清楚 ,不可产生歧义。用语简要 ,务必删去在表意上的重复和可有可无的词句。避免误解 ,当确保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确定性。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最常见的有两种题型 ,一是要求对语段中重复嗦的词句进行删除 ,二是要求对一组句子进行辨认 ,选出有歧义 (或没有歧义 )的一项。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它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媒介,语言对广播媒体来说尤为重要。广播语言是广播宣传的基本工具,它直接关系到播出的节目是否让听众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清楚,并且喜欢听下去。所以广播语言的通俗化,形象化,简明化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广播语言如何在通俗化,形象化,简明化的基础上做到明晰动听,使人一听就懂,一听就明白谈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6.
考测点导航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属于消极修辞范围。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主要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语意连贯要做到:①话题或陈述对象应  相似文献   

17.
小忍     
小姨的孩子叫谋,字小忍。典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古语,不过是反取其意。姥姥嫌哕唆麻烦:“谋就谋呗,还字什么小忍?”“他脾性太急躁,起个小忍的字救救!“小姨的担心一点儿也不多余,谋子身上的“小不忍”已大有不可遏制之势。别看他只有三岁半!  相似文献   

18.
陈雯宇 《考试周刊》2012,(64):40-40
“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是议论文论证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学生在举例论证上却存在哕唆、重点不突出,陈旧、说服力不强等问题,虽据有“事实”,却不能使人信服。在例证的运用上,常常使用的是正反对比举例论证,方法单一,鉴于此,这里介绍几种举例论证的方法,使举例论证更丰富,更有说服力。一、简洁排叙。纵横捭阖。学生举例常常提到屈原、司马迁,让人读来索然寡味.对于人所熟知的事例,考生列举时不妨选择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三四个典型事例简要叙述.构成铺排。或就同一例从不同角度简洁排叙,这不仅使举例简洁有力,气势如虹,同时也增强了文采和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例如: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用文的使用是很广泛的。特别是农村,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使用应用文的机会就更多了。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应用文是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文体,是适应特定需要而写的,因此它要求语言准确,平实,质朴,不说多余的话,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一般也不需要描写和抒情。  相似文献   

20.
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运用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语言交际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做到简练明晰,和谐合理,恰到好处.本文结合典型例题,较为详尽地分析归纳了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