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亚亚 《广西教育》2007,(11A):15-15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t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育的观念,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标这一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倡导个性化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笔曾就此作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教育呼唤民主,教学呼唤民主,要民主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研究学生的个性,有效实行因材施教,善于引导不同个性的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尊重不同学生在语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会,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学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有效的教育必然是充满着个性的灵魂撞击、独特的情感交流。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地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充分发展个性的领域。这样才能使他们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拥有主动权。一般的小学生既活泼又天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很好奇,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主动性教育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7.
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教学思想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充满个性的活动,这种个性意味着自主、独立、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内在要求和自己个性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充分享受学习乐趣,只有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才能精神振奋事半功倍。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他们的学习必然闪烁着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当今这个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的教学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赋予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以飞扬!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学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有效的教育必然是充满着个性的灵魂撞击、独特的情感交流。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地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充分发展个性的领域。这样才能使他们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取代孩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个学生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13.
陈伏春 《云南教育》2003,(10):16-18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是启迪思维的钥匙,是学生在对教材内容深层次理解、探究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也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有意义学习、发现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发展阶段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潜在的个性,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引导他们思索、质疑,激发…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英语教师应积极引导,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应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必须启发诱导,让学生学会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是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琪 《天津教育》2006,(5):23-24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才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必须有适应个人不同个性的前提条件。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基础工程,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服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要与学生的个性最大程度地达到契合,特别是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走向学业与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成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成千差万别的每个独特的学生。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个性化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行为和认识取向,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  相似文献   

17.
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充满个性的活动,这种个性意味着自主、独立、创造。所以,教师只有选择合适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这样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知道,我们而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集体,他们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只有发挥并培养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烦恼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我们才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有个性特美的好学生。下而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