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本科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途径,司法考试是选拔法律人才的方式。如何做好二者的衔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面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窘境,本文以商法教学为视点,对如何使学生通过本科法学教育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职业素养,顺利地找到工作、做好工作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2010年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了计划制定高等教育100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的"本科教学工程"计划。建立法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法学本科教育属性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法学本科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急迫需要。本文阐述了建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以及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概念,从能力本位的视角出发,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普适性能力与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应当具备的法律职业能力两方面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即定性标准体系。最后还设置了评判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是否达到质量标准的可供参考的明确具体的量化指标,即确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定量标准体系,使之能够较为直观地评判一所高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程度。  相似文献   

3.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关系着法律执行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着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但并未引起法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法学本科教育应从课程教学理念、内容和"双重师资"等方面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也应当将法律职业伦理培养作为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4.
法学本科培养目标是确立法学本科人才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培养方案的指针.中国5个层次的50所高校法学院系的网页资料表明,80%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8%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2%是通识人才培养模式.数据显示,大多数高校培养目标中都有"高级专门法律人才"的提法,但是这一表述明显是不科学的,既与国家倡导的高校素质教育的政策相违背,又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在中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应着手构建分层次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985"、"211"工程高校应偏向培养研究生后备人才;一般本科院校应走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至于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应明确为培养应用型的基层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5.
姜帆 《林区教学》2008,(11):38-39
作为法学教育体系中间层次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法学人才",但是"培养何种法学人才"一直是法学教育界的热门探讨话题。根据对"法学本科教育培养具备法学知识的通识式社会管理人才与法律实践人才"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对社会大众关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合理预期即培养能够满足大众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解决的需要的审视,结合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即法学本科教育必须从重理论转向重实践的认同,应用型人才(精通法律的管理人才和法律实践人才)是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取向之维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思想基础入手,对传统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法律应用型人才、法律复合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的目标设计,讨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新模式,并从制度保障、教学设施保障和师资保障等方面论述了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4—2005年,本课题组对北京、天津、保定、太原、杭州、台州6城市所在的8所院校(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行政学院、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行政学院、台州广播电视大学)的400名成人法学在读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长期以来,我国成人法学教育究竟应当培养法学理论型人才为主,还是应当培养法律实务型人才为主,抑或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主,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应当是我们的主要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本文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当是以素质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为主的职业前教育,而非纯粹的法律职业教育;教育内容应当以综合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而非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主要应放在法律硕士阶段;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应当以国家统一的基本规格教育为主,特色教育为辅。对于当前影响法学本科教育的司法考试制度、职业准入制度、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应当根据上述要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背景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在实现人才培养机制转型的实践中,应从专业调整、课程建设、职业培养、师资建设等四个方面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逐步建立应用技术型高校学历教育的职业素养机制,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专升本院校在升格后,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是这些院校法学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专升本院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和传统本科院校、特别是政法院校相比,其特色和优势在于应用型和复合型,和高职院校相比在于理论性.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要体现这些特色,这是专升本院法学本科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提出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来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素养,即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立项和科技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探索普通本科院校"学历型"大学生培养向应用型人才转化的有效途径,提出教学改革应当注重实践环节的强化,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模式从"学历提升"向"职业发展"转变,培养一大批实践能力强、有理论知识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奉行的是"宽口径"培养理念,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在对学生职业伦理以及法律文化素养的塑造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最终反映在法律实践中诱发许多现实问题,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司法职业的正向评价。对法学教育理念进行深度重塑,应当成为我国法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比较视角下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陆法系德国、日本和英美法系英国、美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考察,各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素质教育,都重视实践环节,都注重职业素养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是导致我国高素质法律人才短缺与法学专业毕业生结构性过剩的根本原因。科学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关键。未来法学教育应该是多层次、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起点、法律事务的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的精英化相统一的发展方向,因此也决定了我国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理应在多层次结构上的法学应用人才、法学研究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的共同培养。  相似文献   

15.
吴德成 《教育教学论坛》2014,(44):224-226,19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实施,明确了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应当以职业教育为方向。为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法律执业的需要,就卓越法律人才而言,法律技能比法律知识更为重要。这些法律技能包括:阅读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律规则、当事人或客户以及诉讼程序和法庭审理的技能;言辞表达的技能;书写的技能;学习的技能。从美国移植而来的诊所教育是法学院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应当对其进行批判性吸收。结合我国程序立法、司法实践以及法学教育的现状,需要对诊所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坚持以模拟诊所为主要形式,学生技能练习和教师知识讲授并重,并吸收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下的法学本科培养目标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我国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实现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与司法考试的衔接,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设了风格迥异的法学本科培养目标.鉴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独特性,我国学者纷纷时我国法学培养目标进行了有益探讨.笔者认为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下的法学本科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基础型法律人才培养,在基础型法律人才培养中融入多元化职业教育,为国家司法考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在基础型法律人才培养前提下的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在学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手段和培养体制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高等院校法学教学改革应当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寻找对策,期望能够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培养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区别于传统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也要与之相适应,在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英语素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具有较大的不同点,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训教育,利用"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文章主要分析高职院校的"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孟卿  刘宁 《教育与职业》2012,(18):111-112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法律职业者的培养,法律职业者的养成离不开法律职业化。法律职业者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应当具备相应的并且相对更高要求的职业素养。文章拟通过对法律职业素养的解析来探讨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