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藏品的保护和收藏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而针对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则是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该文通过分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普查工作在统一文物著录标准、形成规范化的文物数字资源、规范文物保管业务流程、完善藏品各种附属信息、提供业务活动信息支撑、藏品业务研究、藏品管理安全性、文物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工作带来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还应在三维数据采集标准制定,库房管理和藏品物联网建设,探索国家文物藏品总库的大数据分析模式等方面需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展迅速,数字博物馆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而数字博物馆相关元数据规范作为数字资源管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其规范化的进程却发展缓慢,成为数字博物馆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瓶颈,严重影响了我国数字博物馆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另外我国博物馆藏品种类繁多且日趋丰富,藏品数字资源特点各异,决定了在数字博物馆系统中不可能采用一个元数据标准来满足所有资源描述的需求。综合以上两点考虑,文章提出了基于核心元数据的可扩展的三级数字博物馆元数据规范体系。接着研究核心元数据规范以及基于核心元数据的扩展规则。最后以基于核心元数据规范形成的古建筑专门元数据规范为例,表述了数字博物馆元数据规范扩展的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3.
建设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解决文物藏品信息标准(藏品元数据)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文物藏品信息标准的推行存在两种思路分歧,一是要求国内各博物馆都采用统一的文物藏品信息标准;二是博物馆既要尊重统一标准,又要尊重历史,对标准因地制宜。第二种思路更符合博物馆工作实际,文物藏品信息标准应统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的标准化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信息化建设是服务于博物馆工作的,不能以信息化建设“强力”推行文物藏品信息标准化工作;博物馆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统一标准很难适应复杂的情况;此外,可以在技术上探索实现文物藏品信息非标准数据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4.
吴素卿 《兰台内外》2024,(10):37-3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革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变得尤为重要。这些文物承载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拥有大量革命文物藏品的纪念馆、博物馆而言,应重点做好革命文物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积极作用,强化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文章以山东省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典型案例,分析当前革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汪曦曦 《青年记者》2012,(32):87-88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初露端倪。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将馆藏文物资料数字化、信息化,通过网络展示给观众的博物馆,也称为"网上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是以藏品信息库为核心,为文物收藏、专业研究、保管管理、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馆际交流等构筑的一个高效组织、管理、检索和建设大规模文博典藏资源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文物数据库,对文物的保管、研究和陈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字化博物馆的最核心部分,大大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保管水平和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藏品是博物馆立足的根本,对文物藏品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日常工作之一。本文从藏品管理的根本工作、动态化和数字化管理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博物馆是文物藏品保存和保护的主要场所,而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的效果如何,文物藏品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对博物馆进行等级划分中,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数量和藏品的品质是主要的划分标准,博物馆文物藏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性质,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8.
藏品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无论历史文物或是革命文物,一旦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它的价值就与一般商品文物迴异,成为无价之宝。而博物馆的三大任务,无一能够离开藏品,为了求得博物馆最大的社会效益,就必须使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充分实现。所以研究博物馆的社会效益问题,藏品价值及其实现,是一把重要的钥匙。一、藏品的价值和商品文物的价值文物在文物商店,标有一定的价格,具有表面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但文物一旦移往博物馆成为藏品时,它的价值就不再为货币体现,它表现为一种潜在价值。这就是  相似文献   

9.
文物创作者指参与文物创作或更改活动的所有个人、团体等实体。研究文物创作者的概念及行为有利于提高文物信息管理与利用效率,便于规范工作的推进。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以部分文物创作过程中相关人物、团体为例,讨论文物创作行为特点及创作者概念,总结国内博物馆藏品创作者字段应用现状,倡导相关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为之后文物创作者相关元数据规范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与博物馆业务不断地深入融合,国内外数字博物馆和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而馆藏资源数字化工作是数字博物馆建设的重中之重。笔者作为国家博物馆新藏品管理系统项目主要实施人,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新藏品管理系统建设,以及与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秦溢 《中国博物馆》2024,(1):16-25+130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三维数字化信息采集为核心的技术率先在硬质文物修复层面研发与成熟。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将这一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馆藏纺织文物的修复保护实践中。采集与整理馆藏纺织文物中某一品类数据信息的探索实践,实现文物实体向数据存储的转化,并以文献的形式载录生成文物数字模型,塑建博物馆不同类型藏品整理的数字化研究整体观与新思路,为后续的保护、研究、展示,文物“活化”等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至2016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全国各省市陆续完成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相关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科学评价了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在各地域、各行业的分布及价值状况,建立起严格的可移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文物保护体系,促进了以博物馆为主体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可移动文物藏品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笔者曾任职于南京市普查办,  相似文献   

13.
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藏品的使用与保护是博物馆的基本矛盾。如何以正确思想为指导,解决好藏品使用与保护这对矛盾,这是本届年会的主题,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博物馆藏品的使用,是由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即“研究”、“教育”功能所决定的。要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价值,就必须不断研究藏品;要利用藏品的文化价值,提高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综合素质,就必须陈列藏品举办展览,以一定物质形态作为载体的文物藏品,不管在研究或陈列的使用中多么精心,都不可能对藏品的物质形态的保护产生正向作用,质言之,使用频次越多,越对藏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文物艺术类藏品的分类定级标准,但自然类藏品的分类定级迄今尚无统一的标准,收藏机构各自为政,自定标准,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给自然类藏品的科学保护和规范管理以及对文物类藏品的协调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在国家文物局的重视资助和浙江省文化厅、文物局的支持下,笔者承担了自然类藏品定级标准研究(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李燕 《兰台世界》2016,(3):32-35
博物馆是以文物保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研究机构,它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管理好、利用好文物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所在,而文物档案的建设工作更直接影响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所以,完善藏品信息做好文物建档工作,是博物馆全部业务工作的基石和发挥博物馆作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燕芳娥 《山西档案》2012,(Z1):32-34
保护和管理文物收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藏品保管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的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自身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博物馆的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博物馆为综合性地志博物馆,藏品质地种类很多,比较复杂,其中尤以有机物中的纸质藏品数量较多,在藏品中所占比重较大。山西是老革命根据地,保存下来的纸质文献、资料数量不少,较为珍贵,现就对该项文物的保养谈谈我们的浅见。一、根据现实情况,竭尽全力创造条件、防止文物自然损坏。藏品库房建筑的好坏,直接关系藏品的保护和管理,直接影响藏品的安全和寿命。我馆原有库房多利用旧有的平房,库房分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以藏品作为业务活动的基础。文物藏品具有二方面的性质:其一,它是祖先留下来的不可再生产的珍贵遗物;其二,它又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是研究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军事等社会各方面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借以对人民群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实物资料。文物藏品这两方面的性质决定了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工作,通过参加本次中法文物专家夏季培训班,我对文物修复性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并且从中认识到了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欠缺。文物的修复性保护是博物馆事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藏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文物进行一系列的有效修复,实际上也是对馆藏品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的飞速发展,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由于馆藏文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完善,文物藏品档案的数量也相应增加,这就给藏品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博物馆应该对馆藏文物档案加以重视并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文物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以最大限度降低文物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造成文物的损毁.这是博物馆和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现就博物馆藏品档案的制作谈点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以求教于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