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爱是一位勇敢的叛逆者。她敢于对抗世俗偏见,勇于追求自由、独立、平等。文章将从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的关系,爱情与自由,妇女社会地位不平等,两位宗教人物对简的影响,妇女在性别上的歧视五个方面对简·爱这一人物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英国19世纪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尤以简·爱广为人称道。小说《简·爱》历经百余年不衰,魅力无穷,分析原因,主要来自简·爱个性的感染力——她自立、自强、追求平等;她真诚、纯洁、富有热情;她智慧、勤劳、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3.
1847年10月,英国出版了一部署名为柯勒·贝尔写作的长篇小说《简·爱》,该书以大胆叛逆精神,蔑视传统世俗观念,塑造了一个敢于追求真理、谋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它以题材新颖、构思精巧、情节动人、感情真挚一举轰动英国乃至欧洲文坛。当时英国文学界对柯勒·贝尔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秀议论纷纷。有人断言作者是位男士,因为它写得太坦率了,不可能出自女性之手。有人则认为这样的小说只有女人才写得出来。英国大  相似文献   

4.
黎小冰 《培训与研究》2008,25(12):16-18
《简·爱》为英国文坛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妇女形象——简·爱。简·爱虽出身低微、一贫如洗、其貌不扬,但敢于反抗压迫和偏见,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其自尊自强的性格、纯洁的爱情、智慧的宗教信仰,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丽 《华章》2010,(34)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显著地位,女主人公筒爱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而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简·爱的分析,透视了在当时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即便是在简·爱的积极斗争性中,其实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6.
《简·爱》这部作品通过孤女简·爱一生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妇女在男子压迫和歧视之下不平等的悲惨处境,发出妇女要从束缚她们的传统习俗中解放出来的呼声,歌颂平等的爱情和婚姻观,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蕾  周钰婕 《海外英语》2016,(4):158-159
《简·爱》是19世纪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一部英国小说,其塑造了一位追求自由与平等,维护尊严与荣誉的女性形象——简·爱。她的爱情观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英国国民,并且对于当今的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将通过分析简爱的成长环境、自身性格以及简爱和罗切斯特的交往过程来分析简·爱的爱情观,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女性。  相似文献   

9.
《简·爱》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孤女简·爱坎坷的一生,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与反压迫反歧视的呼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勇于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本文从简·爱的成长经历来分析其自尊、自强、自立、自爱以及不屈不挠、敢于反杭的精神性格特点,以求得对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主题的更高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微 《文教资料》2020,(7):38-40
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创作了小说《简·爱》.主人公简·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该形象,打破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对妇女的刻板印象,宣扬了作者的社会主张——为女性争取平等和自由.简·爱热爱阅读,书籍对其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简·爱的阅读历程,探微她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11.
本将高等代数的中的“矩阵的转置”定义为“矩阵的主转置”,由此给出矩阵的次转置、行转置、列转置的定义,得出相关结论,并予以严格证明,这对矩阵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Contract research,the university,and the academi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the decline in the funding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traditional sources, many universities are instigating contract research programs as a means of fund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drawing largely on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examined include the mor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the legal aspects, problems over ownership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implications for staff rights, the status of contract research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ation, problems of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eleven points for successful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改革发展新时期 ,作为成人高等师范院校 ,如何适应形势发展 ,深化改革 ,更好地为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服务 ,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 ,我院对教师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 ,通过建立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围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 ,以强化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为切入点 ,优质高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加强理论研究 ,开展调研活动 ,为教师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推动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是创新的先导。不断总结经验 ,研究教师教育改革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届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高校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抓住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use of litigation as a strategic tool of resistance for thwarting school desegregation. Utilizing Cowan v. Bolivar County Board of Education as a case study, I argue that, despite losing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racially segregate public schools according to an explicit white supremacist doctrine, whites in Bolivar County, Mississippi, were successful in stemming the impending tide of social change associated with school desegregation through litigation. Litigious resistance not only provided southern whites with a racially moderate epistemology for undermining school desegregation regionally, but their legal challenges to school desegregation also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non-southern white animus toward all federal education policies that promoted racial incl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