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针对小型载重无人机常规布局机翼的结构,根据无人机工作要求,计算了机翼的雷诺数和升力系数,比较了两种典型翼型的气动特性,选定MH114翼型为设计翼型,计算得到该无人载重机机翼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升阻比等参数值。  相似文献   

2.
杨远方  包艳 《科技通报》2021,37(8):16-21
为了研究翼型边界层内旋转杆对SD7003翼型的尾涡模式和气动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高精度的谱单元方法,对α=4度及Re=5000下SD7003翼型进行直接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旋转杆在边界层内的位置和转速比,发现SD7003翼型的4种尾涡脱落模式,结合对SD7003翼型升力系数的频谱分析,详细统计了旋转杆不同位置和转速比下的翼型尾涡模式,揭示了旋转杆能推迟甚至抑制边界层流动分离以及翼型尾涡模式随旋转杆的变化规律;根据对SD7003翼型气动特性的量化分析,发现平均升力系数最大可提高114%,平均阻力系数最大增加88%.增加转速比后,平均升力系数最大提升44%,升阻比提升幅值为56%.旋转杆对SD7003翼型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为低雷诺数下翼型的边界层控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CFD技术对鸭翼布局和常规布局飞机进行气动特性估算。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缩比飞机模型进行流体计算,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处理,获得两种布局飞机在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阻比、俯仰力矩等多个方面的典型气动特征参数,再对这些特征参数进行比对,最终得出两种布局飞机在气动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某双幅桥面桥梁三分力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幅桥面阻力系数的气动干扰效应不容忽视,与单幅桥面主梁相比,下游桥面主梁阻力系数降低较多,上游桥面主梁阻力系数略有降低。上下游桥面的升力系数、升力矩系数的气动干扰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以输出功率系数为优化目标、叶片的弦长、扭角和相对厚度为设计变量,建立叶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轮毂和叶尖气动损失,对各变截面翼型的弦长和扭角进行了计算和修正。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大型变截面翼型叶片进行优化的气动性能理论计算。以1.5MW风力机叶片为例,比较了变截面翼型叶片和单一翼型叶片气动性能的计算结果,变截面翼型叶片的气动性能优于单一叶片的气动性能,为风力机叶片外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风洞试验受到尺寸的限制,试验雷诺数小,而真实飞行时雷诺数较大,结果会引起风洞试验与真实飞行时的气动力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受雷诺数影响显著的风洞试验数据主要有最大升力系数和最小阻力系数,故需要对这些风洞试验数据进行雷诺数修正。雷诺数效应修正量的计算法是:通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求出飞机在真实飞行雷诺数下和模型在试验雷诺数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最小阻力系数,从而得到雷诺数效应修正量。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0)
采用三种数值模拟方法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不同模拟方法对于不同的流动状态有各自的优势,在进行翼型气动模拟时需考虑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3)
飞行器的发展,一是追求经济性和高效性,这是固定翼飞机的特长;二是追求垂直起降,不需要起降跑道,低空低速性能好,这是直升机的特长。固定翼要求较长的起飞距离,低空低速升力系数差,不适合起降困难地区的使用;直升机整体构造和使用复杂,航程距离短,有效载荷低。该设计对扇翼多轴飞行器进行了从气动分析到设计,再到优化最后进行制作与验证性试飞,这一系列工作难度较大。这一飞行器属于新概念飞行器,从未投入实际运用,可参考资料相对较少,但是具有现有飞行器所不具有的优势。飞行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外正在探索一种新概念扇翼飞行器,它是介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的一种大载荷低速飞行器,由于扇翼飞行器结构和操控简单,具有高飞行效率、高载荷、低噪声和短距起降等优点,使其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成为近年来飞行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1]。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因其独特的气动外形设计,在进行高速飞行时会在飞行器蒙皮表面产生均匀的气流场分布,这既是为飞行器持续提供升力的根本,也是导致飞行器表面温度过高的根源所在。本文将对飞行器表面热流分布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热能利用的方案设想,以期能够为我国的飞行器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SST k-w模型对平板翼型的动态失速问题展开数值模拟研究,以翼型的1/2弦长处为转动中心,分析翼型在不同俯仰角速度下的气动性能,探究动态失速对平板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双圆柱在不同距径比(L/D)工况下的绕流,运用FIUENT软件模拟低雷诺数下的双圆柱绕流中表面压力系数的分布和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双圆柱表面随着L/D的增大两圆柱柱后涡街将由耦合涡街逐步转化为单圆柱绕流时的卡门涡街,两柱对绕流的影响减弱;随着L/D的增加,两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都逐渐降低。通过对不同L/D工况下的对比分析,为圆墩抑制双圆柱绕流的设计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准确预测翼型的气动特性是翼型设计与优化的基础。以提高翼型CFD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为目标,针对影响准确度的网格、离散格式及湍流模型等要素进行分解,依托RAE 2822翼型标模进行对比计算,分析气动力系数及压力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满足工程上对计算准确度的要求。梳理的计算方法与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为相近速域的翼型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弯度对褶皱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受有弯度NACA翼型的启发,通过给常规褶皱翼型附加弯度,构造出有弯度褶皱翼型。在雷诺数等于150,最大相对弯度为0%~10%,攻角为0°~40°时,采用二阶插值格式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有弯度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弯度增大,褶皱翼型升阻力均随之增大。小攻角时,弯度对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大攻角时,弯度可以显著改善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多段翼型性能,采用基于Pareto优选技术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多段翼型的缝道参数(缝隙、重叠量和偏转角度)以及翼型形状等量的优化设计。考虑多段翼型在固定设计点处的升阻力及力矩特性进行了单设计点多目标的优化设计,并将多线程计算引入到优化设计过程中,实现了基于多线程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段翼型设计优化系统,提高了优化效率。气动计算网格采用混合网格,气动分析采用N-S方程的数值解法。设计实践表明,文中的优化方法效率高,且优化设计后的多段翼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7)
本文采用新一代的计算流体动力学Xflow软件对新月形覆冰四分裂导线的气动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建立了新月型覆冰四分裂导线周围的空气流场,并利用其获得了覆冰厚度的变化对各个子导线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扭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导线尾流相互干扰对空气动力系数有显著的影响,利用Xflow无网格技术对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是一种实用、有效、正确的数值模拟方法,为覆冰导线舞动的计算与仿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26)
随着机翼增升装置的发展,很多机翼内侧都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前缘绕铰链轴向下旋转一定角度的结构,与使用最多的前缘缝翼相比较,这种结构具有减小阻力、降低噪声和提高升阻比等许多优点。本文是基于对RAE2822翼型的研究,使用专业制图软件生成不同前缘下垂角的一系列翼型,并利用POINTWISE软件和FLUENT软件联合运用,研究了不同的前缘下垂角度对机翼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且在所研究范围内得出相对最佳的前缘下垂角,最后与RAE2822原翼型及其他不同前缘下垂角度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升阻比随着前缘下垂角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这说明使用前缘下垂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对一个翼型的气动特性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富勒襟翼与固定转轴襟翼之间的区别,分析了后缘襟翼转轴位置与净搭接量(Clean Overlap)之间的关系,利用CFD计算分析多段翼型采用固定转轴后缘襟翼加扰流板下偏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富勒襟翼与固定转轴襟翼加扰流板下偏两种后缘增升装置之间的气动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7)
为了改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人才,本文对当前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以二维翼型气动性能为例,提出风洞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得到的两种方法结果交相验证,通过CFD计算出云图和实验中具体的现象了解流动原理,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当前实践中的流体力学分析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HG-4号风洞实验,讨论了展弦比鸭翼在不同迎角、马赫数及不同飞行状态下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飞行器的滚转特性受到展弦比的影响,并且影响幅度相对较大,当展弦比减小时,尾翼上的滚转力矩,尤其是反向力矩也随之减小,副翼反效状态甚至可能会完全抵消,但研究的同时表明展弦比大小对飞行器升力特性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变体飞行器可以在飞行中主动改变自身气动外形以在不同飞行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性能。本文针对一种伸缩翼结构变体飞行器模型进行了动态气动力测量,并采用烟线技术实时显示伸缩机翼区域流场。结果表明变体运动时飞行器气动特性存在着一定的非定常迟滞效应,且运动速度越大,迟滞效应越明显。出现这种非定常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对模型运动的动态响应迟滞,随后进行的烟线试验证明了伸缩翼运动对翼尖涡瞬时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