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及“校校通”工程实施现状“校校通”工程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指出,“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由美国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  相似文献   

2.
信息集装箱     
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记者从4月18日至19日在三河市举行的河北省远程教育网络终端建设暨“校校通”工程现场会上了解到,我省中小学实现“校校通”的工程时限,由原定的8年缩短为5年,到2005年全省90%以上的学校将实现“校校通”。我省自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环境日新月异,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有95%以上的重点职中和中专学校建成了校园网,一些市县通过河北远程教育网、DDN专线、有线电视网络建立了县域教育网络中心,实现了“校校通”。河北远程教育网的建成和开通,为全省…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唯一数码"校校通"智能软件系统远程教育平台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增值服务而诞生的革命性的远程教育平台软件产品。它为学校和教育局提供了智能化的并能适应多种网络环境、硬件环境以及"校校通"平台的远程教育平台软件。它能让老师通过互联网站向学生提供包括多媒体课件、互动练习、师生互动交流、在线考试等等一整套"在线课堂"服务;它使学生能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享受到自由选择课程、自由选择学校、自由选择上课时间、自由选择教师的生本教育;它能为教育局和学校突破地域局限有效地解决远程招生、远程注册、远程收费、课程开发、课件制作、远程教务管理等远程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迅速提升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生源竞争力。它能帮助学校和教育局有效地利用在"校校通"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网络架构、网站和资源库,开展远程教育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教育的网络化建设已成为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实施“校校通”工程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但由于“校校通”工程是一项新事物,人们对它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同和偏差。我认为“校校通”的目标并非是让学校建立一个庞大的校园网,而是让尽可能多的学校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利用学  相似文献   

8.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9.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将优质教育资源免费送到农村地区,让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校校通”工程2000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具体到“校校通”工程的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组建校园网、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无锡市滨湖区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及《江苏省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意见》为基本标准,坚持以“校校通”工程为突破口,迅速、有效地推动全区学校教育现代化,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的展开,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实施“主体-主导”的教学结构也逐步被提升到农村中学的日常工作中。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农村学校在实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各种电子课堂(开放课堂,同步课堂,空中课堂,直播课堂,示范课堂,实验课堂)和联网数字图书馆,网络备课室,特级教师工作室,课件展示台,教学改革与实验交流等,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工程。这一举措无疑是件大好事,它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笔者在参观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以网络为主的“校校通”工程现状令人堪忧,本文就“校校通”工程出现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2006年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小学应用深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校校通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台和深入实施,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一、从基础设施的建设看,覆盖全国各地的卫星教育电视网络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15.
“校校通”工程的启动,不仅引发了全国性基础教育校园网建设的高潮,而且许多省份也陆续建成了以市、县为区域,立足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教育城域网。2005年中,江苏省拨出7.7亿元已人民币的专款,用于加快苏北、苏中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校校通”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件)精神,加快我省教育信息化步伐,省教育厅决定从2002年起,在全省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院校,下同)实施“校校通”工程(一期)。本期工程采用卫星宽带下载和地面计算机网络传输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全面启动中小学卫星宽带入校和教育主干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惠及我县。309所中小学被正式确定为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全县40人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班班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2004,(1):79-79
唯一数码“校校通”智能软件系统远程教育平台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增值服务而诞生的革命性的远程教育平台软件产品。它为学校和教育局提供了智能化的并能适应多种网络环境、硬件环境以及“校校通”平台的远程教育平台软件。它能让老师通过互联网站向学生提供包括多媒体课件、互动练习、师生互动交流、在线考试等等一整套“在线课堂”服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农村中小学在“校校通”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推进已建或在建的“校校通”工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