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休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门新学问,对于青少年来讲,休闲显得异常重要,因为身体的活动、思想与智力的活动,都是生命力的表现.对我国青少年休闲体育边缘化的现象与困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应试教育的绝对强势使青少年的“真实休闲”缺失;青少年在度过闲暇间时,存在明显的“非体力倾向”;“休闲异化与缺失”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并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休闲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应加强青少年休闲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2.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隐喻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主体、喻体和喻义。在隐喻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认知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喻的翻译策略,即对等策略、转换策略、异化策略和加注策略。  相似文献   

3.
闲暇时间与健康体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工作时间不断缩短和弹性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何自由选择的安排闲暇时间,如何更加充分的享受闲暇时间,如何在闲暇时间进行对自己、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休闲娱乐活动等,对于消费形态正在由“经济型”走上“时间型”发展道路、迈进“闲暇时间社会”门槛的现在中国,已经成为要求个人高度重视、社会迫切解决的大课题。在借鉴国外资料、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活时间结构与时间型消费、闲暇时间增多与健康体育发展、休闲娱乐中的健康体育三个大的方面,初步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高尔夫运动本身具有贵族精神的本质和浓厚的休闲运动特征,由于人们过多地关注高尔夫的消费属性而忽略了其精神属性,导致其发展的“异化”.通过挖掘高尔夫运动的休闲价值发现:高尔夫运动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的休闲理念相契合;高尔夫具有“雅”的休闲最高境界;高尔夫运动关注个体需求和自由发展、关注“低碳环保”,因而也具有“善”的休闲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理论并不是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的典型表现形式是资产阶级社会,在自然经济社会中,异化只能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在各种异化现象中,最为根本的是劳动异化,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异化才可以得到扬弃.异化的扬弃就是在实践中使得主体与客体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及消费现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城镇居民休闲体育动机明确,健身意识较强,休闲方式呈多样化发展.但整体消费观念有待提高;不同收入水平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呈现明显差异性,阶层分化明显;闲暇时间不足、体育场地缺乏以及休闲消费理念宣传不到位等是影响珠三角地区城镇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强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孰轻孰重一直是我国体育界争执的焦点。从举国体制、异化的体育人、从“工具”到“玩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体育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意志化和政治功能化的工具,作为阶段的行为,迟早要改变重心,向休闲娱乐领域转移,成为满足中国人现代精神文化需求的“玩具”。  相似文献   

8.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形式,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大街闲暇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休闲区分布不均、位置欠妥、布局雷同;主街与周边的支街发展不协调、设施不完善;活动项目单一,受季节影响大。完善中央大街闲暇环境的措施是:以人为本,提供适合不同需要的闲暇物质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突出休闲功能;商业步行街的开发与支路的改造相统一;突出历史和文化为特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社会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奥运会不断趋于职业化、商业化和庞大化,竞技体育中的异化现象也倍受国际社会和体育理论界的关注。从本质异化、过程异化、结果异化等方面探讨了竞技体育异化的根源,对竞技体育异化所带来的主体迷失和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加强商业引导、提高人员道德素养、强化人文精神等在内的针对性建议,以促进竞技体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命化、生活化与生态化是休闲与休闲体育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从生命角度来看,休闲与休闲体育教育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建构;从生活角度来看,休闲与休闲体育教育是追求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权利保障;从生态角度来看,休闲与休闲体育教育是"原生态"教育的体现与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