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悟鲁迅先生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4.背诵第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2.
训练思维强化能力──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7课《少年闰土》教例评析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  相似文献   

3.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本课,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感受少年闰土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4.
《少年闰土》一课努力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努力使课堂回归学生的经验世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刘颖姣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学会用一定的速度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的特点。4.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感情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少年闰土》。(板书:少年闰土)一提起少年闰土,在老师的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出示多媒体图片)。在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  相似文献   

6.
《一分试验田》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的前边是讲读课文《少年闰土》。学生在学习《少年闰土》时,通过教师讲解,了解了闰土的特点,获得了一些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性知识。《一分试验田》的后边是独立阅读课文《一张珍贵的照片》,它要求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学到的读写知识来分析课文中的周总理和小桂花,特别是周总理的一些特点。尽管课后作业没有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随文练笔。教学目标:1.通过范文的学习,掌握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2.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少年闰土》讲的是鲁迅对三十年前和闰士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的真诚友谊,也表达了“我”对闰土爱慕、敬佩和怀念的感情。本课教学需要学生在掌握生字新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滕卫平 《云南教育》2003,(31):30-31
《少年闰土》是一篇精读课文,它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和闰土的友谊,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教学时不能进行烦琐的分析串讲,而要依据本课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抓住人物描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研读进行个性化阅读,从中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形象,从课文中感受友谊与真情,并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在习作训练中学会创造。一、直观导读,感知形象1.复习导入:《三味书屋》是介绍谁读书的地方?(出示鲁迅肖像图,学生谈对鲁迅的了解。)2.出示课文插图1,感知闰土形象…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开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少年闰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少年闰土长什么样吗?咱们玩个“猜猜看”游戏,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了三个人物画像)。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个是少年闰土呢?生1(没等老师叫名字,就抢着说):第二个。生2:第三个少  相似文献   

11.
加强指导落实训练──六年制小语第十一册第17课《少年闰土》教例评析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张萦[教例]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2.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通过导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闰土的特点。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  相似文献   

12.
南充县高坪七小六年级语文教师兰荣秀同志在县教研室指导下,为部分同志上了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材是《少年闰土》。这节课按照教材所有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人物的特点”的要求,安排了四个环节:第一,指导学生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特点,并让他们懂得写人物外貌怎样抓住特点来写。第二,指导学生运用抓住特点写外貌的  相似文献   

13.
《少年闰土》一文的插图中闰土的动态形象没有鲁迅先生文字表述准确。课文写闰土刺猹时是“手捏一柄钢叉”。“捏”的意思是“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住”,例如“捏饺子”、“捏泥人儿”等。一般情况五指不全用,使用的工具离掌心也有些空隙。这样使用和操作工具方能灵活、敏捷。然而本课插图上的闰土是手  相似文献   

14.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一条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导什么?怎么导?现以《少年闰土》为例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导文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对突出文章的主题,表现文章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少年闰土》一文,是以所写的人物作题目,我们从题目知道文章所写的材料是——少年时代的闰土.我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和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后提出:大家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想知道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孩子?有的说想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怎样写的?等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课义.他们带着问题学,目的明确,自主研读,学  相似文献   

15.
《少年闰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史情教育的好课文。它用回忆的写法,把一个有知识聪明能干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读(写)文章要通过人物的言、行、貌去体会(表现)人物的特点是本文的训练重点。而利用鲁迅写作《故乡》的背景时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则是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教法: (在教授完课文内容后)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知道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据板书回答。) 师:我们怎么知道的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市里举行的“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一课,觉得开篇的问题设计很有研究价值,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是《少年闰土》一课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课时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熟悉文中的主人公闰土。上课伊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蜚声中外的古典文学创作中,它的基本技法和优良传统,就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千百个栩栩如生、家喻户晓的人物典型。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重要方法。鲁迅的《故乡》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闰土这个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旧社会的贫苦农民的典型形象。少年闰土和“我”相见时,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这里的语言描写刻画了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纯朴热情、天真活泼的性格。20余年后,“我”回故乡,再次与闰土相见时,中年闰土已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作者这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学习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2.练习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可侧重一个方面,集中分析人物特点,教给学生写入方法,这样可以用不多的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应使学生懂得怎样抓住人物特点写入,而难点又在理解文章是怎样描述少年闰土的特点的。作者主要是抓住外貌和性格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少年闰土》节选自现代伟大作家鲁迅的《故乡》。课文通过回忆,描述了闰土的外貌、行动、语言,表现了闰土这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文章写得十分生动,给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照我们一些同学写作文总是写得干巴巴的,不生动,词语用来用去总是那几个。写天空景色就用“晴空万里”,写人物少不了“乌黑的头发,红红的脸蛋”,写事则三言两语就完了……使人看了索然无味。下面就教学《少年闰土》一课,谈谈怎样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