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体育课教学中,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经常对学生说:“看谁站队最慢”“看谁最不守纪律”“看谁喊口号不洪亮”“看谁精神不集中”“看谁表现最差”“看哪个队站得不齐”“看谁摆臂不好”“看谁的动作最差”,这些语言是鼓励学生向差的学习,还是想向好的学习呢?如果是教育他们认真上好体育课,你说“看谁表现最差”等等又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2.
<正>一、案例背景开学两周后的一节体育课,我在一年级(6)班外组织学生站队。一位学生告诉我说:"老师,小龙蹲在桌子下面怎么拉他都不出来。"他为什么会蹲在桌子下呢?我边想边走过去。把他轻轻拉出来,还没有问他原因,他竟然呜呜地哭了。当时我问他是哪里不舒服?还是其他学生欺负他了?或者就是不想上体育课呢?询问下来他都摇头。后来我只好告诉他:"老师没有魔法,猜不到你想什么,你看  相似文献   

3.
<正>现今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开放了,教学方式丰富了,可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多了,可为什么还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呢?一说到上体育课,都愿意自由活动,自己去打篮球、踢足球……不愿意让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这是为什么呢?如何去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前奏好前奏曲,制订安全预案案例:体育课遇上大雨天,上课铃响后教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下午,体育课改在室内上,下面我们进行掰手腕比赛好不好?看谁是今天的‘腕力王’!"听到教师说要组织掰手腕比赛,学生顿时欢呼起来,尤其是男生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比赛过程中,有组学生因为一方用力过大,导致另一名学生的手  相似文献   

5.
补课     
星期五的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突然进来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昨天的体育课什么时候补上?”我一听就明白了。因为,昨天我外出学习,他们班的一节体育课给耽误了。可是我想,昨天的体育课都让语文老师给上了,还想补体育课?真是异想天开!于是就随便说了一句:“明天!”可我又一想,明天是星期六,不上课! 管它呢,他们还不知道来不来呢?第二天,因为是星期六,我吃过早饭,很晚才到办公室里去。当我路过操场的时候,发现一个班的学生整整齐齐的站在操场,当时我就愣住了,那不是我的学生吗?于是灵机一动,赶紧到办公室准备体育器材。“报告老师,我们班…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课堂常规中有安排"见习"生这样一项任务,而且在各种各样的体育课上尤其是常态体育课中"见习"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是,名为"见习"生,学生真的"见习"了吗?若没有"见习",都在干什么?若有"见习",又是如何"见习"的呢?带着这样一些疑问观察了很多常态体育课,结果发现大部分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用这句话来形容教师的学校生活恰如其分。教师的职业生涯,如同四季更替、循环往复,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迎来一批又一批,唯有不变的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然而,有谁何曾想过,一节体育课如果没有"教师"会怎样呢?一、案例描述2016年3月,我校接到上级单位的通知,将对我校高二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  相似文献   

8.
雄辩     
某高校的老师组织学生观摩了一场真实的庭审,学生问老师:“老师,你说原告能赢还是被告能赢?”老师说:“如果不谈本案的是与非,光看双方的律师,你们看谁能赢?”一个学生说:“老师,原告能赢,原告的律师思路清晰、法律功底扎实、出口成章,真是雄辩啊,再看被告的律师智商好像比一般人还低,说话磕磕巴巴,还  相似文献   

9.
每节体育课,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也无论是运动技术学习课还是身体素质锻炼课,都会在准备部分安排一定量和形式的准备活动。但如何使准备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积极参与其中呢?实际上把握好"全"与"新",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评价体育课,要看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说的具体一点,就是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或在整个体育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活泼、主动。我们以往看体育课时更多的是看教师、看教法、看调度、指挥。现在观念一定要改过来。一节课40分钟,如果教师讲解、示范就用去20分钟,这合理吗?学生是课堂主体,应该看学生的展示,看学生对体育课本身的投入,这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才能自觉参加体育活动,逐步养成好的体育习惯,因此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突出,这节课就不能算是好课。二、评价体育课,要看是否关注个体差异学生的运…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的“心理负荷”和“运动负荷”是当前体育课改革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心情愉快中掌握技术动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课运动负荷高峰出现时进行难度大、量大的练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与锻炼效果。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体会。一、关于体育课心理负荷一位外国专家在谈到如何衡量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时,曾形象地说过:学生有“笑声和汗水”就达到教学目的了.这一看法虽欠全面,但就实现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而言,还是可取的。什么是“笑声和汗水”呢?具体来说,“汗水”应指体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相比,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心目中也占有一定优势。从学科上看,体育课是学生的最爱,很少有学生说反对上体育课,如果说取消一节文化课不上,大部分学生从心态上会感到无所谓,如果说一节体育课被某科文化课所占用,恐怕学生们会表现得很不情愿,甚至是沮丧。从外在仪表看,体育老师一般身材比较高大,说话声音洪亮,加之刚毅、率直的性格、鲜艳个性的服装直接影响着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小学生上体育课是快乐的,他们在体育课中呈现的快乐更多是原生态的,那为什么学生到了初中以后就不太喜欢体育课了呢?这种原生态的快乐去了哪里?该如何珍惜这种原生态呢?笔者认为应该满足学生本能、精神和获取知识的需求,这样才能保持及维系学生对运动的原生态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本次研讨的案例虽然说的是立定跳远,但涉及的内容却很多,如,"空间意识""平衡能力""重心转移"等概念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太关注但又时刻都在运用的技能,为什么学生在运动中凸显了分化呢?这不仅仅牵涉到单个动作问题,还牵涉到技能形成本身的问题。根据Richard A.Magill的动作和运动技能概念来看两者的区别时,就会发现案例研讨中所说的"空间意识""平衡能力""重心转移"等内容既是动作要求,更是技能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十余年,体育课教学无论是方法方式还是观念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体育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仍然出现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有的甚至在经过从小学到大学前后十几年的体育课学习后亦无掌握有效的健身技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1体育教学的现状1.1教学实施操之过急体育课教学中,老师在课的导入部分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活动,这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热情,激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背景传统的体育课中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学生对学与练的兴趣不高,学生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创新思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把情感注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与练的活动中。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参与学习,真正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和"我爱学"。怎么才能使学生乐于上体育课,参与体验,享受快乐呢?这应该是值得教师们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很多行为习惯还未养成,他们还是一张"白纸"。对此,应该如何让他们"入门"体育课?体育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体育课?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只有用心,才能"开好门"。一、开门第一件事:教会学生排好队一年级的学生进入正常学习、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彼此之间存在身体素质、心理适应等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学生A是个很特别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总发呆且远远地躲在一边。这是一节校本课——花样跳绳课,学生A还是一如既往地站在操场最边上看着其他学生跳,好像在欣赏一场大戏。"为什么不跳一下试试呢?其实花样跳绳很好玩的,你看同学们玩得都很开心。"我对学生A说。她看着我不说话,望着学生们跳绳发起呆来。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呢?我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问题的关键。而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有否,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诱导和培养,其效果又在于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艺。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上好体育的兴趣谈谈个人的浅见。一、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规律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增强,其年龄特点既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吕敏 《体育师友》2015,(2):42-43
<正>大家也许还都在怨:我们学校什么器材、教具都没有怎么上优质课、公开课呢?如何来上好我们的体育课呢?带着问题我看了一节水平三的投掷课《原地投掷轻物》,上课教师手里掕着一个手提袋,里面装了五六十张"宣传单",大家都还在想,这怎么一个器材也没有啊!场地也没有设计,更没有看见多媒体和音响的影子,这样能上好这次公开课吗?下面是这节课的片段。一学生自己动手,兴趣高昂上课教师让每列排头的同学给自己列里的同学发一张"宣传单",等同学生手中都拿到了"宣传单"后,任课教师就说这是他平时去购物、接孩子时别人送给他的"宣传单",任课教师接着说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叠一架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