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文,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近年来突飞猛进的都市报,何以突然就“冬天”了?一说是受宏观政策的影响,比如“六部委房地产新政”使得房地产市场不像前些时候那么火爆了,因而导致占报业,尤其是都市报广告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广告收入锐减;一说是都市报自身恶性竞争,内容“同城化”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都市报成本过高,经营、发行…  相似文献   

3.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文,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全球视野     
《视听界》2009,(3):9-9
美欧报业萧条中停刊裁员专家坚信危机后强者更强;美国有线电视用户日渐流失;日本杂志“变局”:书刊文化消费群缩小;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支持取缔广播电视中的不雅内容;美为“中国网络威胁论”添油加醋;立体电视掀起视觉革命 未来电视营造虚拟现实。  相似文献   

5.
陈国权:都市报很难有财政方面的支持。都市报靠什么?还是得靠市场。正如都市报创生的时候一样,都得靠市场;曾经,都市报是整个报业经营的主力军,都市报的繁荣带动报业繁荣了整整20年;曾经,都市报也是舆论的重要阵地之一;曾经,都市报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报种。但从去年开始,都市报遭遇了“断崖式”下滑,说报业的“断崖式”下滑,主要是指都市报“断崖式”下滑。从某种意义上说,报业的危机,更主要的是都市报的危机。报业转型,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都市报转型。  相似文献   

6.
潘虎 《青年记者》2007,(10):89-90
三年前说中国的报纸传媒处于困境,很可能被人贴上杞人忧天的标签,但经过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多事之秋”:从第二季度起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呈现“熊市”之态,下半年一路走低。特别是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7万元,同比下降99.7%,经营业绩几乎一败涂地,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拐点”、报业经营进入“微利时代”,成为学和媒体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鞭挞报纸传媒经营之罪的言论逐渐多了起来,更有甚,预言报纸传媒必将被新兴媒体彻底取代,沦为“社区小报”,仿佛中国报纸传媒一夜之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5年,京华时报前社长吴海民先生在《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一文中提出了“报业拐点论”。此后的几年中,我国报业的自营广告经营额从2005年的256亿元增长到2011年469.45亿元。增长了83.38%。但是.当时间到了2012年,我国报业将出现真正的拐点,现在到了重提“报业拐点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传媒生态变局中,曾经抒写中国报业辉煌篇章的都市报,正在陷入“寒冬”困局.但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困难,都市报人始终没有停止转型探索的脚步,如东方早报、京华时报彻底转型新媒体,北京青年报探索社区传媒,华西都市报打造封面新闻推进“双引擎”“双品牌”融合,深圳晚报与ZAKER合作等.归纳来看,突围的方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遗余力探索产品内容,挖掘优质内容,报业经营下滑但媒体影响力不能下降;二是用“洪荒之力”推进运营模式的变革,找准定位,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殚财竭力推进跨界融合,进军与报业密切相关的多元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张晋升  郭凯 《传媒》2016,(3):20-22
2015年必定是中国报业最难忘的一年,当10年前《京华时报》前社长吴海民先生在《媒体变局:淮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一文中提出了“报业拐点论”,很多业界学界人士都认为这种说法难免过于悲观.而10年后的2015年,面对读者、广告客户和从业人员三重流失带来的经营业绩断崖式的下滑之后,纸媒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地压缩,转型升级的信心被再次打压,报业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痛点”.  相似文献   

10.
百年追求     
中国报业有一家“百年老店”,不仅至今健在,而且将于近期做百岁寿庆。 业界对这家老店的一致赞誉是:爱国。开始颇不以为然,认为爱国和说中国话一样应是本分,原没有赞誉的道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百年中,卖国求荣者有之,认贼作父者有之,数典忘祖者有之,逆来顺受者更有之,而且如此人等还在前赴后继。比较起来,能够在风云  相似文献   

11.
为积极应对传媒市场的深刻变局,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实施了增强报业综合竞争力的“十项工程”。这些工程有些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就已取得明显成效,有些正在谋划创新中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2.
媒介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战国割据”来形容了,互联网的出现让已有几百年历史的报业转瞬间变为了传统媒体,4.5亿的新浪网网民点击“神六”发射更是让报人个个瞠目结舌。当前,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更有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同广电等传媒一起致使报业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它们疯狂抢占广告市场,千方百计地吸引受众,其出击之迅猛、力量之强大,使报业生存发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这种情势下,“突围”成了唯一活路,而创新则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核心提示:2005年,中国媒体发生变局,报业市场陷入困境,传统报纸的强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这一年中,《大河报》坚持采编、广告、发行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以应对变局为主要工作目标,提出了强化“三个长字”战略思想,即善于让长处更长,尽量把短处补长,着力抓新的增长。由于坚持在创新中求突破,《大河报》在这场变局中,逆势而上,稳步发展,成功地走出了媒体变局的拐点。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三种角色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新闻思想史上有关的报业角色观进行了一番梳理 ,粗分出三种报业角色定位 :( 1 )报业作为变革政治的“利器”。以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想家确立的报业角色观 ,是建立在现实的政治改革———“以报救国”的基础上 ,梁启超所谓的报馆是“政本之本 ,教师之师” ,正反映了这一代报刊思想家对报业角色定位的理解。 ( 2 )报业作为传播新闻的“社会公共机关”。以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等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新闻学者 ,受“五四”精神和西方新闻观的影响 ,本着报业以“新闻”为本位的思想 ,提出报业应以经济自立达到政治上的独立 ,使报业成为其理想中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共机关”。 ( 3)报业作为党的指导机关。中共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确立了这一报业角色思想 ,从严格意义上说党报不仅是一个宣传机关 ,它更是党组织、指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一个直接的领导机关。解放后 ,尤其是 1 95 6年曾对党报的这一角色定位有过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统计表明,目前至少有200家以上的报纸在“分割”和抢占北京报业市场,这个数字比素有报业之都“密不透风”之称的香港还要高出三倍之多。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北京报业市场又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容期,数家新面孔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已十分激烈的报业竞争  相似文献   

16.
魏少华 《新闻界》2005,(2):98-99
对于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在有一点上报界似乎已达成共识,那就是我国已进入厚报时代。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从“单一报种”到“多报种”再到目前的“厚报时期”,中国报业开始进入以规模化竞争为特点的市场相对成熟阶段。他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对目前传媒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括的话,那就是现阶段的传媒产业已经由过去的“短缺传播时代”进入了“相对过剩的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7.
有人分析说中国报业正遭遇“拐点”,也有人说中国报业已进入“报业之冬”。总之,报纸这种传统媒体正站在十字路口,跨过去也许会迎来一片新天地,融入新世界;停滞不前,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对于地市报,进军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3,(20):53-55
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传播业的变局,报业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传统报业的个人发展机会减少,从业人员尤其是采编人员陷入群体焦虑。另一方面,报业从业人员普遍有高学历,视野广阔,使其转型呈现出新特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报业从业人员"个体转型"提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2007,(9):8-8
“报业的冬天”是时下报界一个热门话题——报业的广告收入赶不上GDP了,所以“冬天来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本身就有“GDP崇拜”的味道。“报业的冬天”是一个反转民的季节,这种反思不仅是经营管理导面上的,更应在人文底蕴和文化责任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有两次大转型,一次是殷商之际的汤武革命,完成了由“神”到“圣”的转变;一次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了由“圣”向“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