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但我们认为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不是要我们一味迎合、迁就学生已有的运动兴趣,而是要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要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采用游戏与韵律操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个性发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与游戏为载体,将足球融入校园体育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在本节课中,足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伙伴,应做到精讲多练,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鼓励、团结奋斗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掌握足球运动的技术技能,养成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快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基本理念,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性质明确提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高中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就是在学校开设的若干运动项目中进行自主选项,较系统地学习1~3个运动项目,使学生学会学精,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改变以往学的项目多,但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创新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欲望与运动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篮球场平整完好,球篮损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创新中完成课时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指导方针,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在教学中创设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反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良好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合作、创新、享受。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的目标,并且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四个方面的理念,这些都对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教学方法是课堂的重点,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新教学大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0.
<正>一、案例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一些教师对此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走上了极端,认为学生喜欢怎样就怎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出现了不少"放羊"式教学。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而且可以充分发  相似文献   

11.
<正>运动技能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一项重要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运动技能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领域目标的主要载体,也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郑萍 《体育教学》2010,(8):45-47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玩“牛奶箱”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同伴合作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在活动中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并能体验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享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对体育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是十分值得我们体育教师重视的问题。一、“研”不舍本,仍旧姓“体”体育教学必然姓“体”,发展学生身体,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不能偏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基线而淡化体育课的本质特征,仍须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意识和能力、运动兴趣等的培养,这些都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的,为其一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研究课题不能只局限于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或一些体育原理上的辨析和验证,更须强调…  相似文献   

14.
一、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黄盛 《体育科研》2007,28(5):86-88,9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对上海市部分中学生在体育课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在教学中彰显一个“新”字,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凸显一个“改”字。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的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以趣促学,以趣促练,学练结合。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相互交往三个方面提高学生变向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跳网绳教案     
刘卫峰 《体育教学》2008,(8):119-120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跳网绳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学生人人享有体育锻炼,人人享受体育快乐。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快易网球”教学提倡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乐于运动、享于运动”教学理念贯穿整个体育课堂,为我国实现全民健身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应用价值而言;1)“快易网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应用适应网球的教学与训练,丰富网球课的教学内容,提高网球课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创造条件;2)突出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的健身价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网球运动的健身效能;3)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刘兵 《体育教学》2008,(8):112-112
一、教学理念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发展学生身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本课以体操棒为教学道具,在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思维,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20.
游蕴琦 《体育世界》2013,(4):117-118
排球教学比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排球课的兴趣,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学生对排球课的认识;通过抽样调查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是让学生从排球教学比赛中体验到参加排球运动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各项技术的需求和积极性,最终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