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音乐表现形式,它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和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需要多声部的人声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合唱艺术能够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氛围磅礴,气势恢弘,带给人极大的震撼力,因此是当今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合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合唱教学的基本认识,合唱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展开简要的探讨,以供广大的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音准的培养是解决小学生音乐合唱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发音不到位、唱歌跑调以及合唱的时候声部出现音量不平衡等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音准素养,提高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音准水平,是新课标对现有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如何有效加强对小学生音乐合唱中音准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小学音乐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就安排了合唱教学内容,到小学高年级,合唱歌曲占教材歌曲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合唱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对二声部歌曲束手无策,教学中甚至省去第二声部,当成单声部歌曲教唱,无形中忽视了从小对学生进行合唱的基础训练,以致合唱教学一直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小学音乐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就安排了合唱教学内容,到小学高年级,合唱歌曲占教材歌曲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合唱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对二声部歌曲束手无策,教学中甚至省去第二声部,当成单声部歌曲教唱,无形中忽视了从小对学生进行合唱的基础训练,以致合唱教学一直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薄弱环节.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多声部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声部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水平、歌唱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多声部合唱学习之中,掌握多声部合唱的方法,是小学音乐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展开多声部合唱教学,要重视体验模仿、视唱练耳、音乐改编、声部均衡、教师指挥等方面,增强多声部合唱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发展性、整体性、有效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体验多声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合唱技能?本文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低、中段通过游戏互动进行多声部声势与多声部节奏的有效教学;在中、高段借助形象树立良好的歌唱状态与创设情境培养声音层次感的有效教学;利用多渠道将合唱教学渗透到学生校内外生活中"三种合唱教学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苏伟香 《广西教育》2013,(33):89-90
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提升对音准的控制能力,并能够完成较为简单的合唱曲目。由于音乐合唱需要多人配合演奏,其中需要具备音乐的协调性以及多声部融合的特性,难度较大,不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导致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学习多声部合唱。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够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引导,进而提升多声部合唱课程的吸引力,就会影响到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无法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提升多声部合唱吸引力的几点做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性的演唱艺术,更是一种音乐要素、音乐技能技巧性较高的综合艺术,对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班级合唱具有普及性、集体性的特点,班级合唱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不同曲调和不同的意境在合唱排练、合唱欣赏、合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合唱作品表  相似文献   

9.
合唱是一种用声乐表现的集体艺术,它需要呈现一种统一的和谐美。合唱有益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合唱能促进学生相互的协调与合作,合唱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二声部合唱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本文通过我的教学实践体验,总结归纳了几点关于二声部合唱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二声部合唱教学,既要重视二声部合唱兴趣的开发,又要加强二声部合唱音准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二声部合唱的特点是两个声部配合协同,使得和声与旋律有机融合。两个声部的演唱者运用不同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从而演绎出富有特色的音乐效果。二声部合唱教学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许多小学音乐老师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小学阶段许多音乐教师都是在中、高年级才开始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大家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积累少,无法接受和适应多声部歌曲的演唱,更适合学唱单声部歌曲,所以对合唱只字不提。而随着中高年级二声部合唱歌曲的大量出现,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对合唱的感性认识以及应具备的合唱基本技能,一下子难以适应,从而无法顺利进行合唱。所以每当进行多声部歌曲的训练时,教师要么把几个声部生硬地加在一起、草草了之,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和声的美感;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声乐欣赏能力、锻炼其音乐感知美感的重要手段,在名目繁多的音乐培训模式中,多声部合唱教育格外引人注目,与其他音乐技能相比,合格的合唱教学在提升学生个人音乐能力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音域协调能力。从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出发,论述在多声部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合唱教学指的是指导学生用两个或更多的声部以该声部本身的曲调来同时演唱同一首歌的教学活动。《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对合唱教学提高重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多声部音乐所蕴含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本文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从聆听训练入手,感受合唱魅力;以歌唱教学为主,提高合唱技能;以器乐学习为辅,解决合唱难点;通过声部创作,拓展合唱才能"四个合唱教学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分析论述,以期提高中小学课堂合唱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艺术素养,健全人格有很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更加重视和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能力。但很多学校的音乐课堂中从不涉及合唱教学,于是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分析,以便推进合唱教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教学重视度不够、教学形式单一而陈旧且教学行为不端正等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切实发挥多声部音乐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和群体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的作用。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改革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要想高效开展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合唱;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小学生的音色、二声部及和声进行训练;还要运用自主高效教学模式,实现合唱教学最优化,并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几乎都是分声部一组一组地反复练习,声部间反复磨合,孩子们的声音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失去了激情,变成机械的完成任务。随着实验教材的实践与推广,多声部歌曲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有的只好把合唱歌曲当作单声部教学一带而过;又或是让个别班级的学生在勉为其难中基本学会两个声部,至于歌声的美感则置于一旁。如何进行班级合唱教学,如何让学生感受合唱声部间的和谐美?鉴于此,我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种新型的班级合唱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合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合唱这种音乐艺术形式是群体演唱多声部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合唱,可以使学生接受多声部音乐的熏陶,多方面了解和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特色和创作手法,从而达到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学习中外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技能的目的;通过合唱,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教育等。因此,合唱教学,应引起我们广大音乐教师的重视。然而,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初中生在合唱时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喊唱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