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9)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企业生产实际特征。本文通过对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综合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构建模式,科学化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26)
为应对技能人才短缺,国家号召企业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在试点过程中,国家虽然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但是仍存在不足:学徒流失率较高,学徒参与积极性低下。基于学徒参与试点的学习动力调查分析,提出加大学徒制试点的宣传力度,加大学徒技能提升和薪酬的关联度以及强岗位需求与理论的耦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现代学徒制是当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模式,是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竞争力、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企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本校已经开展的现代学徒制,将其与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课程结合起来,对该实训课程进行实践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而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期,"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等战略的提出,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课题重点研究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及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体系、多元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白露 《内江科技》2022,(8):58-60
<正>现代学徒制课程的科学开发与顺利实施是保证学徒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了由“双导师”共上一门课的设计理念,总结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组成,重点阐述了基于“轮岗-定岗”制的在岗学习课程设计,并具体介绍了在岗学习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对现代学徒制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为持续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现代学徒制度”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1]。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21)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当前一种正逐步兴起且相对更符合新时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形式。应时代发展的综合需求,各中职院校应在现有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并逐渐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与院校共同培养"的新型学徒制体系,由此才能培育出更多符合企业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由企业和技工院校共同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通过企校合作等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参加新型学徒的培训。本文对新型学徒制试点的背景、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剖析其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现状的需要,对企业文化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对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进行探索,提出"双导师"课堂、"师带徒"校外实训课堂、以企业文化为引领的校内实训课堂的融入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以期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徒制的一个重点是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文中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式,提出了校企师资交叉任职方式,阐述了交叉任职具体实施方案,探讨了方案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等中央部门以及省(直辖市)等教育部门,已经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并且正在逐渐推广。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的油气开采技术专业作为高职石油专业群的一个专业也迎来了其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建设,本文主要对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为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指导,同时也为石油类专业群的现代学徒制建设的推广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9)
学徒制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手工业、制造业诸多行业的教育形式,进入现代社会后,基于职业学校教育与学徒制的融合则成就了新时期通过校企联合发展而成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本文分析了校企联合背景下新型学徒制的积极意义,并就其具体运作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可为企业培养更多急需的高端技能人才,带动产业提升,促进企业、学校、学生的持续发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对传统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了智能新专业的升级建设,并通过探索与实践职业院校与德资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进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双元主体教学,以进一步对接当地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1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1)国家宏观环境与本地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杨磊 《大众科技》2023,(8):135-138
文章以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烹饪原料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烹饪原料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课程目前存在教学内容与岗位所需脱节、教学方法单调陈旧、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探索“烹饪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建立“双导师”制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校企共建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等教改思路,以此更好地进行校企共建,真正实现校企联合育人,对推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运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徒制"是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具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培训方式,是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组成,也是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所以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行业的特点和人员的特点来选择培养人才、员工的方法。本文分析了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并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行了设计,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针对目前石油行业工人紧缺现状,尤其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懂得一线操作人员的事实,在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学徒制",可真正解决现场员工紧缺的需要。同时,如何有效利用并发挥"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更是企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6]。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新模式,将这种育人模式引入到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为此,文章在阐述当前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结合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品类管理课程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特色课程,校企协同完成课程教学的实施。学生通过校内外两个课堂,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企业的经营过程,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解决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相脱离的问题的同时,又注重了学生未来职业成长。课程考核采用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价的方式,评价元素也增加了工作态度、操作能力等,以能够培养出更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阶段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落实,我国应用电子专业课堂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也进一步创新,尤其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加侧重于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型育人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育人理念应运而生,本文以此为着入点,结合现代学徒制的育人内涵,对当前学徒制的试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其存在的不足。并立足于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应用电子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科学的发展对策,以此实现应用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属于基础课程且比较重要的公共课程数学课的分量逐渐减少,笔者就以现代学徒制的基础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以期能够为基础课程改革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徐逢春 《大众科技》2021,23(2):100-102,19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培养的关键环节最终落实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特点与要求,理清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搭建起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课程选择、授课主体、授课地点与方式具体问题,并通过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立,"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交替轮岗的实训实习条件配备和教学资源开发,保障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中国想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企业新型学徒制以企业为办学主体,制定了新型学徒教学管理制度和新型投入、补贴政策。这些新型特征不仅有利于企业直接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相脱节的矛盾,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和升级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