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核所在,推动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播始终是时代课题。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受众参与程度更高、传播形式更加高效且多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如娱乐化碎片化与传统文化产生矛盾、传统文化对于新媒体的传播形式适应性不足以及兼具技术操作与内容生产的人才稀缺。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特征、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认为传统文化传播应该在持续坚守传统文化价值内核的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形式创新,进行多元化发展并且加大培养人才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以便在新时代更好地散发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李萌 《传媒》2018,(8):83-85
新媒体时代发展在给受众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给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困境.为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贴近性、融合性来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价值建构,彰显传统文化在构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重塑文明方面的重要传播意义,从而达到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新媒体的发展,音乐设计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而作为新媒体的载体,音乐把原有的媒体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间上,形式上是移植过程,理念上却是原创设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原创音乐以冰山模式推进形式传递中国陶瓷情感文化,为新时代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动态攫取传统陶瓷元素形成音乐,来总结出一个或多个音乐形成的模式,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具有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马莲绳,一根弦,琵琶还要好家弹。你不唱花儿花不艳,我不唱花儿心不甜。” “花儿”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民歌,是流传于西北地区一种独具风格的高腔山歌。2006年6月,“花儿”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传唱干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四个省区的八个民族(回、汉、土、藏、撒拉、裕固、东乡、保安)中,  相似文献   

5.
魏葳 《新闻传播》2014,(3):96-97
"微博体"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文化现象,其话语形式不仅在微博平台和网络空间广为传播,甚至也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话语表达,形成了舆论空间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流行背后,微博体现象反映了新媒体传播时代中更深层的文化危机。基于此,通过分析"微博体"的特征与本质,结合该流行现象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作用,解读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微博体"现象背后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6.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迅速崛起,为信息传播带来新的进步与发展。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传播形式单一、时效性降低、信息发布局限等多重困境。短视频凭借现场实时直播、语态多样、与受众双向互动等优势,为传统主流媒体走出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浪潮对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要素作出了调整与重组,传统文化因此受到解构与冲击,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价值认同趋于弱化.民族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传播类型,在保护族群记忆、传统文化认同上起到重要作用.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路径,以及叙事困境,是"非遗"微电影生产、传播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新媒体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手机、数字报刊、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难得机遇,众多文化类型都通过新媒体得到快速传播与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局限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向心发展,使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这也使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原生形态,从而成为当地民族文化发展的活证,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开发的前提是对外传播,因此,如何克服地域、语言、风俗等障碍,有效传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成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国家民族广播的主持人,应当直面新媒体带来的传播业态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践行“走转改”打好政治理论功底、做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升大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来应对新媒体全球化时代对民族广播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做出解读,通过剖析乡村文化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语境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立传播主体文化自觉意识、拓展乡村文化新媒体传播维度及建设文化传播协同体系等对策,为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传承探寻新的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的逐步深入使得学者麦克卢汉口中的“地球村”理论成为现实,为与各国之间更友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得到更多海外受众真实准确的认知,对外建构与传播良好的文化形象已是必然之举。但语言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区隔与差异,由此我国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高低语境文化差异、语言思维差异、叙事风格差异等多方面的语言文化传播困境与挑战,亟需分析原因并研究应对之策,以更好地进行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王敏 《采.写.编》2016,(2):120-121
一、新媒体广告与民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广告的概念界定.新媒体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事物或者网络产物,而是一个处于变化状态的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体系.通过当前常见的电子媒介和先进的技术实现文化作品的创造.新媒体具有传播和分享的功能,而新媒体广告就是新媒体功能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但是无论有多少的应用方式或表现形式,其最本质的都是用户与作品的互动,或者说是用户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进程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形式,并且逐渐成为整个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当然,在新媒体发展驱动下,这不仅成为一种艺术传播的推动力,更在于该技术将传统文化、艺术等资源,以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来呈现。新媒体艺术,也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跨界融合表现分析入手,结合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类型特征认知,探究新媒体驱动下的艺术跨界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曹海涛 《今传媒》2016,(2):18-19
孝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当今时代日渐式微,存在认知困境、实践困境与传承困境.新媒体由于其丰富生动性、虚实转化性和拓展创新性,在孝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优势,因此,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的传播与宣传教育能够破解三大困境、实现孝文化在新的传播时代的嬗变,并且获得良好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海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缺乏文化支撑的局面,所以北海市需要充分开发疍家独特文化的优势来发展经济。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疍家文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但是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给疍家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发展困境,所以北海市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合理高效地整合资源,促进疍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数字文化,进行新媒体传播。一些大的新闻传播集团也纷纷大刀阔斧地在新媒体领域“跑马圈地”。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更要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传播形式与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媒介融合、万物皆媒的时代,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着内容形式刻板、精神感染力不足等问题和困境。传统媒体、新媒体多元的传播渠道、丰富的交互方式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跨媒介叙事成为传播领域的焦点论题。作为一部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觉醒年代》热播“破圈”引发热议,剧中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为国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唤起许多年轻人的共鸣。本文以《觉醒年代》的叙事文本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人物形象在影视、书籍等不同媒介中的叙事呈现,观察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以期为中国红色文化的跨媒介叙事实践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传播虚假化、低俗化、恶俗化成为了一种显性常态,不断地受到诟病与质疑。当人们把批判的目光转向新媒体的弊病之时,媒介素养教育被提上了日程。媒介素养作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刻度与标尺,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新媒体文化传播语境下,开辟媒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了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的民族,蒙古族文化正在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为了继承和发展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必须解决蒙古族文化传播问题,革新交流形式,展示自己的特点,并按照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规律,探索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式,从而促进蒙古族文化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