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棋缘段氏     
李喆 《围棋天地》2014,(11):92-92
在正统的中国历史书中,段棋瑞的形象并不高大,不过他对围棋人的长期资助的确是件有功德的善举。在清末民初那个中国围棋的最低谷,段祺瑞以他的财力聚拢起当世名手,在一段时期内保住了围棋存续的火种。虽然段祺瑞只是凭个人兴趣的私人行为,且人去政息,并未助成围棋事业制度化,不宜被过分高估。但如果没有他,中国围棋后来的重生速度一定会慢许多。  相似文献   

2.
《新疆体育》2001,(7):38-39
6月初,冰城棋牌界都在谈论围棋棋圣吴清源,今年87岁高龄、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棋手”的他正在哈尔滨讲棋。  相似文献   

3.
下棋与益寿     
人们发现有不少下棋的名手长寿,如著名的日籍华人围棋棋圣吴清源,我国百岁棋王谢侠逊,他们的棋与寿都是超高的;北京谢小然、侯玉山、孙经存,上海杨明忠,温州沈志弈等名士,年龄均已七旬左右,仍在从事棋艺工作。又如著名的国际象棋家苏联斯梅斯洛夫,以六十二岁的高龄在伦敦1983年举行的国际象棋男子冠军赛中,力战国际象棋大师、特级大师等名手,荣膺亚军。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九段,于一九一四年生于中国福建省,一九二八年东渡日本。在近六十年漫长的围棋生涯中,他以卓越的战绩称霸于日本棋坛,其间,至少有二十五年是作为“天下第一人”来统治日本棋界的。象吴清源先生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围棋史上无人  相似文献   

5.
磨难起始     
李喆 《围棋天地》2014,(9):86-86
一开始让吴清源四十九子的吴毅很快就无法与儿子抗衡了。学棋两年后.吴毅又带着九岁的吴清源到京城有名的围棋手聚集的茶社“海丰轩”,与当时中国的顸级高手汪云峰、顾水如、刘棣怀等下受子棋。海丰轩是吴毅常去的地方,他也经常参与赌棋.不过屡赌屡败。如今幼子隐隐有大才,许多棋客已经不是对手.多年来屡遭失意的吴毅应该会很安慰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围棋史上,“弈莫盛于清一代。”而清代数浙江棋风最胜,杭嘉湖及绍兴一带,名手辈出。自清初黄龙土棋圣后,清代最负盛名的“第一围棋手”大多是海宁人,因此海宁亦被视为名人辈出的“围棋之乡”。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海宁县有一位卓越的围棋大师出世了,他就是后来  相似文献   

7.
在南朝鲜汉城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中,南朝鲜棋手曹薰铉连胜二局,干脆俐落地淘汰了代表台北参赛的日本超一流棋手林海峰。这一结果令不少围棋爱好者感到震惊,但熟知内情的人对此并不感觉意外。曹薰铉1953年3月10日生于汉城,刚满10岁时便去了日本,投到日本棋界元老濑越宪作门下学艺。濑越九段的辈份很高,“围棋巨匠”吴清源,日本关西棋院创始人桥本宇太郎都是他的学生。曹薰铉留学期间,棋艺蒸蒸日上,1968年,吴清源九段同这位只有15岁的南朝鲜少年下了一局授二子的指导棋,吴清源虽然赢了,但却胜之不易,赛后他对曹薰铉的棋艺赞  相似文献   

8.
十局纵横     
章琦 《围棋天地》2011,(11):105-105
十局纵横擒虎客,三番壁垒傲瀛贤。 曾有诗句这样形容围棋泰斗吴清源的辉煌人生。吴清源生于军阀混战的旧中国,十四岁即东渡日本追求弈道,成年后他击败了全日本所有的一流棋手,在事关地位与命运的升降十番棋中将对手纷纷打至“先相先”甚至“定先”,被誉为“昭和棋圣”。如今,近百岁高龄的吴先生依然热情地推动围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侯俊 《围棋天地》2013,(14):108-109
有一位棋士,他的时代稍稍有点久远,很多80后、90后棋迷可能对他比较陌生,对他当年的辉煌更是不甚了了。但是,这个人绝非等闲,而是日本围棋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划时代人物——他曾经与昭和棋圣吴清源争夺天下,他是日本第一位集名人、本因坊丽大头衔于一身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段祺瑞下围棋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很喜欢下围棋,长期养了一批棋手陪他下棋和当棋艺顾问。当时江南有名的棋手潘朗东和顾绥如(顾是最初在天津英租界公园发现和培养吴清源这个天才的“伯乐”,解放后曾在上海棋院任职)也是其中之一。段祺瑞自视为围棋高手,下棋只想赢不愿...  相似文献   

11.
棋迷俱乐部     
一、围棋推广者我的一位棋友是铁杆棋迷,自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11连胜后便迷上了围棋。每逢围棋电视转播必看,每次中国棋手在国际比赛走麦城,都能让他心痛不已,他最欣赏的棋手是我国去日本的围棋巨匠吴清源。他先后花了数千元购买围棋书籍、VCD,自己潜心研究、做死活打谱,在围棋上花了很多精力。由于无师指点,且没有对手,加上工作忙,平时很难下上一盘,即使下也是下卫生棋,落子如飞,且对手比他弱,根本谈不上提高,所以棋力在业余三级左右。刚工作时,单位会下棋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如他这般痴迷,他便下决心培养一…  相似文献   

12.
围棋自中国传到日本之后,很快便广受喜爱,大大流行开来。在日本围棋最初的历史上,第一位绝代高手是醍醐天皇时的仁和寺僧人宽莲,被后人誉为日本第一位棋圣。在这位棋圣与天皇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轶事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3.
阎委员 《围棋天地》2011,(9):104-104
中国围供到清代迎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被尊为棋圣的黄龙士这洋的天才人物,袖绝代双骄范西屏、施襄夏这样的“体现中国占棋真髓”的顶尖棋士。从明来清初到清末民初,中国弈坛则是群星璀璨,名手辈出,共同谱绘了中国占代围棋的全盛景观。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20日的节气是大寒.但全国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一天我们去拜访了在小田原静养中的吴清源九段。吴清源九段生于1914年.今年九十六岁。他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在北京度过童年时期。之后因出色的围棋天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围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国手棋圣,他们如一座又一座巅峰让人无法超越。这其中,从明末过百龄到清朝中叶的范西屏、施襄夏,堪称我国古代围棋最高水平的代表。本期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古谱中的精彩片段,供棋友品茗鉴赏。 一代棋圣范西屏 白:范西屏黑:胡肇麟(受二子) 范西屏,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范西屏出生于围棋世家,自幼嗜好围棋,十六岁即成为围棋第一人。范西屏的棋风奔放幽远,行棋不拘泥于前人之法,变化多端出人意表。范西屏与施襄夏所弈“当湖  相似文献   

16.
不朽的胜负     
三堀将  孙远 《围棋天地》2014,(13):72-93
6月12日,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先生迎来了百岁寿辰。几十年间,吴清源大师以自己的才华深刻改变了围棋发展的历史,其战绩、思想和经历。影响所及,更远超围棋范围之外,铸就了一段在世的传奇。为纪念大师华诞.特将讲谈社《吴清源擂争十番棋全集》中镰仓十番棋首局内容译出并整理刊载,谨此向吴清源大师致以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吴来宏 《围棋天地》2013,(6):108-109
我是一名资深的铁杆棋迷,TOM对弈网的强7D。多年的围棋生涯中,我见过的丛书类围棋读物真的不少,如5卷6册的《吴清源围棋全集》,8卷的《吴清源围棋对局全集》,4册的《吴清源名局精解》,4册的《坂田荣男围棋高级指导》,12册的《坂田荣男围棋全集》,22册的《坂田荣男围棋教室》,  相似文献   

18.
棋艺日历     
入神 电影《吴清源》的摄制工作正在日本紧张进行。当年吴清源与木谷实之间进行的擂争十番棋,绝对是一次在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大事件。时值中日关系紧张,一场围棋赛事被渲染为中日对决,吴清源的对手木谷实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围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国手棋圣,他们如一座又一座巅峰让人无法超越。这其中,清朝中叶的范西屏、施襄夏堪称我国古代围棋最高水平的代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为大家介绍一些古谱中的精彩片断,供棋友品茗鉴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围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国手棋圣,他们如一座又一座巅峰让人无法超越。这其中,清朝中叶的范西屏、施襄夏堪称我们古代围棋最高水平的代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为大家介绍一些古谱中的精彩版段,供棋友品茗鉴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