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记者在国外知名的不多,赵浩生先生是一位。1920年出生,至今仍在写新闻的记者更少,赵浩生先生算一位。敢以“八十年来家国”述说个人人生回忆的记者绝无仅有,赵浩生先生算是唯一。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位记者。赵浩生,1920年11月29日出生于豫、鄂、皖交界的河南省息县,抗战胜利后进入重庆《中央日报》社任记者,采访过国、共双方最重要的高级领导人和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移居美国后,任耶鲁大学教授,同时面向全球中文报纸开辟《海外观察》专栏,作为自由专栏记者采写以海峡两岸重要人物及事件为主的“中国新闻”。中美邦交正常化后,赵…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7日,世界新闻摄影的历史又被改写了——英国伦敦一天发生多起地铁和公共汽车大爆炸,令人猝不及防,事件让世人震惊。当那些以捕捉新闻为己任的摄影记者还没来得及赶到现场时,一些携带摄影手机的摄影爱好者已经将这一事件的现场记录了下来,上网传出,在第一时间就被采用了。美国纽约《时代》和《华盛顿邮报》在大爆炸后均刊发了由普通市民在现场拍摄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报纸已迈进读图时代,新闻摄影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当今,如果没有新闻图片的报纸,至少不能称作一份完整的报纸;如果不能使用照相机的文字记者,至少不能称作一个全面的报纸记者。因此,采写文字新闻和拍摄图片新闻,是现代报纸记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文字记者在新闻摄影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对于同行们能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大奖,笔向来是很佩服的。因为,新闻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牺牲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大奖实在不易。然而,笔读到《新闻与写作》杂志2004年第6期一篇章,标题为《用“心”拍摄》,说的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杨小兵拍摄的一幅图片《孩子上学“走钢丝”》获得中国新  相似文献   

5.
张克非 《新闻传播》2005,(11):65-66
《牡丹江晨报》是一张8开32版的都市类报纸,由于主编对图片的重视,几年来图片在报纸上一直很抢眼。遇到重大事件,编辑部有一种共识:让摄影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2005年6月10日,宁安市沙兰镇发生200年一遇的洪灾。编辑部闻讯后立即派车让笔者和一位文字记者同往。由于我们两人是全国各家媒体中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笔者拍摄的照片在本报第一时间刊出后,新华社以通稿的形式向国内外发布。沙兰洪灾期间本报的新闻图片多次以一版组图的形式刊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华商报》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报纸图片新闻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先后有20多幅新闻摄影作品在全国和省内获奖,其中记者胡国庆的《24岁上小学》获中国新闻铜奖,在今年3月1日结束的“2001年度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评选当中,记者谢海涛荣获“十佳记者”称号,  相似文献   

7.
外媒速览     
美主流媒体纷纷布局无人机新闻采集2015年1月12日,CNN宣布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就在美国国内使用无人驾驶飞机采集新闻素材达成一份协议。15日,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盖蒂图片社等在内的10家新闻机构宣布组成联盟,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合作开展测试,通过小型无人机采集新闻视频、图片等素材,项目目前主要侧重安全性能测试。点评:无人机将为新闻业带来重要机遇已经是事实,国内已有不少媒体组建专业团队。《中国记者》2014年第10期曾组织"焦点"栏目组稿《无人机航拍:谁在用,如何管?》,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8日北京大兴电视台开设了国内第一档以手机拍摄素材为内容的新闻栏目《手机新闻眼》,由此手机记者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所谓手机记者,是指那些利用手机的信息发送、录音、照相和摄像等功能采集素材或内容并提供给媒体使用的非新闻专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报社,需要我们每一个报社员工都要最大限度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正是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按照市委和报社领导的要求,在对外报道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做好本报摄影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媒体提供新闻图片.目前已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刊发新闻图片近百幅.其中拍摄的《唐山地震孤儿回邢寻亲》、《见义勇为好青年郭春辉》等新闻图片被全国30余家媒体采用,影响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陈耀贤 《今传媒》2004,(4):49-49
2003年12月18日,《羊城晚报》在广东新闻版发表了一条《昨午饶平樟溪发生大山火》的图片报道,一张图片配上不足100字的说明。好多人看后觉得这是一条“小新闻”,但殊不知为了这条“小新闻“,我们两名通讯员和记者却付出了不少艰辛和代价。  相似文献   

11.
董岩 《今传媒》2007,(9):4-8
唐师曾,196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研究员,美国柯达联网职业摄影师.在完成新华社图片文字发稿任务之余,在《世界博览》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万字.多次冒生命危险亲临一线采访,为新华社拍摄了上万张珍贵照片.著有《重返巴格达》《我的诺曼底》《一个人的远行》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9日,《东南快报》刊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一组题为“马路陷阱”的新闻图片,3幅组图记录下一名在大雨中骑车的男子狠狠跌倒的瞬间(见附图1、2、3)。这几幅照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并在业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新闻摄影职责与道德”的讨论。支持的声音是,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无可厚非;反对的声音是,记者的职责不该超越社会公德,现场的记者即使不是“守株待兔”,至少也应该选择先助人而非先拍照。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①。它的显著特点是“突发性”,因为其突如其来且稍纵即逝,故常令人措手不及,然而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而备受中外记者们的青睐。在对突发事件的采写中,除了深入现场、细致观察以外,直觉判断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并常常被成功记者所提到。如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歌剧明星在舞台上猝然死去》就是美国记者桑奇·戴·格拉蒙从电视直播中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镜头捕捉到的新闻。1969年3月4日晚,美国电视里正在直播意大利著名歌剧《命运的力量》,忽然,男中音歌唱…  相似文献   

14.
殷博古 《军事记者》2009,(2):F0002-F0002
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交火的边境城市加沙,活跃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记者。他们穿越硝烟炮火,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大量的影像图片,撰写了许多战地新闻。  相似文献   

15.
又有记者在战场上殉职。2011年4月20日,两位在利比亚米苏拉塔拍摄巷战的西方记者遭迫击炮袭击身亡,他们分别是美国《名利场》(VanityFair)摄影记者蒂姆·海瑟林顿(Tim  相似文献   

16.
《战时记者》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下由浙江战时新闻学会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刊物。《战时记者》的出现为当时抗战报刊的制作,为战时报人、战时记者的素养提升提供了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本文以《战时记者》现存刊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战时报人在刊物上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方面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并对战时新闻实务研究的史料及其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09,(5):1-1
国务院于去年10月就已经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但是,笔者以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首先.中国政府在规定中明确要求外国记者必须隶属于新闻机构,而新闻机构必须在所在国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这项规定明显忽略了当下网络时代的大背景,未顾及普通外国公民在中国境内临时拍摄新闻作品、“客串”新闻记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财富》杂志图片总监米切尔·玛克娜莉女士曾说过:"在摄影表现上,我们不仅应该找到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觉表现手法,还应该寻找镜头后面摄影师对拍摄内容的看法、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拍摄这些东西。"我们要求的照片不能仅仅反映客观存在,而且必须要反映摄影记者是怎样看待客观存在的。"北京晚报摄影部的"新闻目击"专栏所表达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注和关怀,是摄影记者对人的感受施以真切的关心和关注,让读者在视觉享受中获益。"新闻目击"专栏自推出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晚报摄影部主任张风。  相似文献   

19.
李子坚,曾任台湾《自立晚报》记者、驻美特派员。1964至1994年间,历任《纽约时报》新闻助理、实习编辑、新闻版面组合编辑、资深组合编辑。30年的美国报人经历非常珍贵难得,作者将其所见所闻记述了下来,其中最为精彩的,也是在《纽约时报》历史中最光辉的一页,应该是1971年时报揭发与刊载美国国防部如何卷入越战始末的最机密文件,时报为此与美国政府之间展开权利冲突的诉讼。这个关系国家最高机密之不容泄漏,以及新闻自由不容政府干预与限制的抗争,最后经由美国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决断,支持时报继续刊完这份“最高机密文件”。这虽然是时报的胜利,也是整个美国新闻界不同凡响的胜利,时报为此获得1972年普利策新闻类,以及新闻界与社会的肯定。本刊摘选部分内容以飨中国读者。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我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拍摄,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政治活动。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用摄影机忠实地记录下了新中国前进的足迹。提笔回忆往事,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大庆,距今已经过去40多年了。国庆前夕是我们记者最忙的日子。那时根本没有什么上下班的时间,9月30日到10月1日更是不眠之夜。拍完国庆招待会,回到单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