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宣教方面具有资源丰富、受众面广、公信力高等优势,图书馆可通过网站、展会及馆舍建筑向公众宣传和示范生态环保的理念.文章对公共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媒体进行宣传的一个热点。因而,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的新闻媒介。比如关于生态文明传播里的主要媒介形态;关于新闻媒介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功能作用。然后阐释了中国环境报人物报道的特点。比如增强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讴歌正面典型,引导舆论,让公众参与,践行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是最基本的信息传播者,没有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就没有和谐 在当今信息时代.充分及时地获取有效信息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功能,即要及时、准确地向受众传递新近发生的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或社会方方面面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罗洁馨 《新闻世界》2014,(9):252-253
本文以北京2013年雾霾事件看媒体环境报道效果,聚焦雾霾报道在提升我国媒介公信力以及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两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改进环境报道,促进受众环境意识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科学内涵及报道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新闻媒体责无旁贷。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如何搞好生态报道,如何结合报告中的新提法认真组织好相关报道,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问题。本期组织专题,研讨生态报道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6.
李思文 《新闻世界》2013,(6):317-318
看客心理普遍存在于人们内心,指人们只对事件的内容本身发生兴趣,而对事件中的真实人物没有同情的心理。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应当以人为本,担当起维护公众利益的责任,传播人文精神。然而当今新闻媒体在事件报道上存在冷漠化的“看客心理”,种种“冷血报道”对新闻当事人和受众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新闻媒体应当摆正身份,注重人文精神,构建人文关怀空间。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宣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雯 《新闻传播》2007,(10):58-60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新闻报道得到了全世界大多数新闻媒体的重视。但是国内目前的环境报道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未能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促进公众环保行动方面取得良好的宣传敢果。笔者结合传播学规律和科学理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环境报道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国家政治性议题.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报道,能加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分析天山网对新疆生态环境的报道,来了解它在反映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上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是否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然后总结出天山网在报道这类议题中的特点、媒介责任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天山网更好的报道新疆生态环境,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低俗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传媒》2005,(6):44-45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由于灾难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目前,有些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低俗化倾向,以低俗化招徕受众,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事件的演变和进程.改善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环境,调适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角色,不仅是公众信息需求的变化,也是新闻报道观念变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传播体制改革、传播观念演变和传播文化嬗变的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角色调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富士康连跳”事件看转型期媒体的“自杀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勇 《东南传播》2010,(10):42-44
数据表明自杀正在成为我国转型期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对自杀的不当报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今年在我国社会发生的"富士康连跳事件"即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公民维权事件中的自杀事件有增多趋向,在相关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正确处理尊重生命和寻求正义的关系,避免将自杀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新闻点,在自杀报道中提供解决自杀困境的方法和渠道,将慎报自杀事件作为维护我国转型期社会稳定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气候传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路径层面以及国家形象层面的作用,即气候传播可以培育政府、企业、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政策普及和落实.本文通过典型案例,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企业提供现实路径,这些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提升我国的生态形象.  相似文献   

13.
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人们容易出现不安、恐惧、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不利于危机处理和社会稳定。作为公众生活中重要的"解调器",大众传媒应针对公众的新闻心理需要,以及时的信息传递满足公众的新闻认知需求、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为辅"的模式调整受众心态、以有效的预警功能培养受众的紧急自我防护能力,从而积极促进危机的解决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冰石 《新闻实践》2011,(12):31-33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现今,传媒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大众传媒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选择,大众传媒如何维持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崔磊 《新闻大学》2001,(1):15-18
当今世界,几乎每天都有恐怖主义事件在发生,随手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纸,都会发现有正在发生的恐怖事件的报道。正是大众传媒把一件件恐怖活动加工成新闻,传递给我们这些局外人或受众,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安全。那么,大众传媒和恐怖主义到底存在什么联系呢?防止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需要限制媒体的报道吗?这是一直困扰西方各国几十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闫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209-210
环境新闻报道宣传的受众是广大社会群体,其受众面广的特点使得环境新闻对环保工作的宣传与报道起到重要的作用,新闻报道作为保护环境、传递环境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是对有关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法律政策以及如何有效动员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等内容进行宣传,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渗透到公民的思想理念中,不断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可以影响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对三峡工程的“媒介议题”和“公众议题”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围绕“三峡工程”进行的媒介议程设置方式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影响和强化效果的。媒介议题设置使受众经历了对这项工程知之甚少、到十分关注、直至共同…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短视频新闻提供了技术支持,公众逐渐汇集到移动端,碎片化视听需求逐渐增多。诸多新闻媒体也逐渐重视短视频新闻发展,开启矩阵传播新模式,但同时也将新闻事件带到了讨论的平台,赋予公众参与新闻事件的权利。基于短视频平台不可缺少的一环即智能算法,具体分析短视频新闻议程设置的重点、形态及智能算法对其议程设置的影响,亦对应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探究出短视频新闻传播中的受众和媒介间的权利与认知关系,以期为短视频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科技馆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先对我国广大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进行了分析,接着以山西科技馆为例介绍了科技馆展览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对科技馆进一步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为科技馆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玉琪 《青年记者》2017,(12):35-36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雾霾、沙尘暴、垃圾、交通拥堵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影响到我国城市公民生存与发展的权利.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由此,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在对城市生态文明的传播过程中完成的.在我国城市生态文明的传播中,政府和主流媒介机构是主要力量,也是传播中的主体,而城市中的受众(包括城市的公民本身及公民组成的组织)则是作为城市生态文明传播中的重要参与者,是传播中的客体,城市生态文明的传播也是传播中的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