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仙诗源于汉代以前的辞赋,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它的发展经历了楚辞和《庄子》的神游诗阶段,慕道颂仙的“仙真人诗”和乐府游仙诗的仙诗阶段,自觉而又成熟的新体游仙诗阶段。游仙诗的内容非常庞杂,表现主题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因受时间的局限而追求生命永恒和因受空间局限而追求生命自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嵇康的生命观入手,认为嵇康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由于现实斗争的残酷,使他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超脱生命的忧患。于是岙康借游仙诗来抒来他的生命情感,把隐逸体玄融入游仙之中,使他的游仙诗与曹氏父子不同,不在于长生之想,而在于免祸全身,不在于享乐自由的追求,而在于获得一种泯灭是非善恶与造化同体、与自然合一的怡静状态。  相似文献   

3.
游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传统题材之一。通过对游仙诗盛衰变化的历时性考查,同时参照个体生命意识在相应发展阶段上的变化,就可发现游仙主题在本质上是对人生有限的超越,是自我生命意识渐趋觉醒的表征。而游仙诗的盛衰也和生命意识演进的起伏相一致,且这才是游仙诗盛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先秦开始,游仙诗便活跃在人们的视野。游仙诗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反映先人对世界本体的探索,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游仙诗是魏晋诗坛上的一朵奇葩,而曹植是建安诗人中创作游仙诗最多的诗人,其现存的游仙诗约占存诗总数的十分之一。曹植游仙诗对游仙诗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扩大了我国古代诗歌的题材范围,对后代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历代学者对曹植的游仙诗评价不一,有褒有贬,由此,本文试对曹植游仙诗的内容及其创作成因进行分析,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游仙诗,顾名思义,即以神仙、仙境、人神交游等为描写题材的一类诗歌。它源于屈原《离骚》、《远游》的影响,滥觞于两汉,直到魏建安时曹植在诗中“幻想要超越人间,邀游于五岳之上,游…  相似文献   

6.
辛鑫 《现代语文》2008,(5):17-18
晚唐诗人曹唐以其游仙诗闻名,其诗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曹唐的大游仙诗第一次将仙话和游仙诗结合,内容丰富,情感蕴藉,名为游仙,实乃抒情;其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仙气十足的浪漫主义艺术追求,格律优美,辞采华丽.曹唐作为广西少见的进入主流诗坛的诗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白游仙诗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李白游仙诗的内容,艺术性及李白游仙和出仕的关系,李白游仙诗有如下内容:对神仙无拘束生活的向往;表现采药炼丹、求仙飞升的内容;抒发对现实生活不满,揭露批判社会现实。李白不仅在内容上大大丰富了游仙诗的创作,而且在艺术上使得游仙诗向着趣味性的多元化转化。李白将强烈的出仕愿望和浪漫的游仙创作统一起来,借道教审美经验以游仙方式冲淡,宣泄,平衡了他政治失意后的心理挫伤。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品种的游仙诗,充满丰富奇幻的想象,常用象征、比兴、用典的手法,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神奇瑰伟、引人入胜的境界,尤其在意境的创造上因主要受“道”的影响,呈现出超具象性、跨时空性、守虚静性的特点,成功地创造了游仙诗澄净精纯、空寂虚灵、冲淡玄静的“空灵”意境,美学价值甚高,对同时代或后代的诗歌或其它文学样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晚唐游仙诗的繁盛与当时文人的心态密切相关。从质疑长生、渴望自由、追求男女情爱三方面,论述在唐朝走下坡路的中晚唐,底层士人进退失据,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试图在游仙诗中构建一个等级分明而又公平、自由的神仙世界,以此来重建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以游仙诗为代表的游仙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掀开了辉煌的篇章,游仙精神逐渐生成并完善,最终为文人雅士所接受。庄子《逍遥游》所推崇的自由、不受拘束的心游影响了屈原,《远游》进一步发展为有寄托、为逃避而游,且更多了一些浓郁的神仙气息;《仙真人诗》对"高士"般的长生不死的精神欲求,主要是追求生命的长度以至永恒,这些不尽相同的游仙精神都为后世游仙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曹操游仙诗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对其思想内涵众说纷纭.笔者将避开其思想内涵,而试图从曹操对待道教的态度入手,通过将他与秦始皇、汉武帝进行比较,以便深入探究其游仙诗的本质来论述曹操游仙诗所体现出的对生命价值认识的理性觉醒.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玄学的影响,阮籍的游仙诗风格清远恬淡,与受名理学影响的曹氏父子游仙诗激昂豪逸的风格不同。阮籍游仙诗中的仙境是他追寻到的玄学的理想精神家园,而不是道教中的大虚幻境。阮籍游仙诗中的仙人并非道教中长生不死的神仙,而是玄学中理想人格——“常与俗人别”的最高级隐士。受玄学思想的影响,阮籍游仙诗有玄理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演绎玄理、引用玄学词语、引用老庄之典、对得道之高峰体验的具体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游仙诗歌以超现实世界──天界仙境作为审美对象表现于诗歌之中,审美对象同作者所面临的现实的这种距离感、差别感,使作者凭借想象这种表现美的手段来感知对象,体现了一种想象的真实美,而想象中的神仙世界是那般的缤纷多姿,完美无缺,尤其是游仙诗歌之中对于动态性的意象的描绘,又产生了一种化美为媚的效果;同时,对于那空阔、超越时空的审美意境的追求,又能给人一种恢弘无极的意境美,凡此构成了游仙诗歌的特有美质。  相似文献   

14.
曹氏父子三人都曾写过游仙诗,但因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各自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不同,他们在游仙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也是各不相同。曹操只为寿命游仙,曹丕因反对游仙而写游仙诗,曹植心灵求解脱所以游仙。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生命教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因生命教育缺失而导致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有效途径,以期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敬畏死亡,最大限度地追求其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曹植诗文的不满与反抗因压迫情势而变化,当曹丕凶相毕露,情状急迫时,是直接抒愤;当情状缓和时,则多以怨妇诗和游仙诗出现。曹植后期的忧生情状也随着变化,由黄初时关注生命躯体存在到太和时关注生命精神状态。曹植以怨妇诗写由于君臣不偶而造成的怀才不遇。  相似文献   

17.
曹操的游仙诗是曹操借用游仙题材抒情写意,在诗歌创作的出发点上明显超越了秦汉游仙诗;诗中表达他对本然生命之获得充分满足的潜在渴望和建功立业、从而在社会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渴求。曹操的游仙诗出之于艺术理性,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理性认识和对人生价值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8.
论唐代艳情游仙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艳情游仙诗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源于神仙观念;二是来自道教有关性的养生术;三是仙话传说的影响。游仙诗中所写仙女与凡夫之恋,表现了艳情的雅化;中唐游仙诗则将艳情诗仙化,道士和女冠之间的恋情被视为仙人之恋。李商隐的爱情游仙诗内容深情绵邈,表达婉转曲折,成为这类诗歌的极品。  相似文献   

19.
再论曹植的游仙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曹植游仙诗创作的文学渊源、指导思想和艺术寄托三个问题。首先从作品取材及构思模式等方面,论证其渊源于《楚辞》及其楚巫文化,主要不源自《庄子》一书及秦汉以来的道教文化,它受《远游篇》和屈原作品的影响极为明显。其次论证其创作的指导思想是汉魏之际的名理学,而不是道教求仙思想,其动机也是咏怀而不是求仙,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倾向与其轻爵禄而重声誉,与他追求永生的声名和超常的精神能量是完全一致的。再次论述了其艺术寄托表现的多样性,包括暗示性、意向性、反衬性、比拟性等多种寄托方式,具体分析其代表作《远游篇》和《升天行·扶桑之所出》,并引述其表文内容来印证诗中的双关、比拟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20.
游仙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它艺术形式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篇论文着力于李白游仙诗与郭璞游仙诗之比较,从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这两个方面探讨李白游仙诗对郭璞游仙诗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