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字口诀     
一,根据字形特点编口诀。如“戊戌戍戎”:空心戊(wù),茂字下从戌;一横戌(xū),一横出头读作戎(róng);一点戍(shù),蔑字下从戍。二,根据形音特点编口诀。如“己已巳卩”:巳(sì)字全封口,拿它作字头(导异);已字半封口,不作偏旁和部首;韵母i,放心写成己(岂起记纪忌杞……);韵母an,放心写成卩(fan)(范犯  相似文献   

2.
●有些汉字的字形很相似,为了避免写错别字,同学们可以尝试用顺口溜联想记忆法记忆。例一:记忆“戌、戍、戊”和“己、巳、已”的音形关系与区别,概括成顺口溜:“横‘戌’点‘戍’‘戊’里空,‘己’开‘巳’闭‘已’居中。”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家埃克斯兰说 :“要尽力在语文的药丸上涂上欢乐的果酱。”而一个好的歌诀正好是“欢乐的果酱”。它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何谓歌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为了便于记诵 ,按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无韵的整齐句子。歌诀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歌诀的种类(一)认字歌诀。用这种歌诀识记生字、区别形近字、分辩同音字、突破难点记字形 ,学生乐于接受。如“戍”、“戌”、“戊”、“戎”、“戒” ,这些难认的字可编成“戍(sh敶)点戌(x暤)横戊(w敶)中空 ,十字横样即是戎(r幃…  相似文献   

4.
戊wu戍shu戌xu戊,本是一种工具,像个斧子(见)后来篆字错写成②,于是沿袭下来就成了楷体这个样子它的本义,早已不用了,仅借用在殷商初定、汉代广泛使用并相传沿袭至今的天干地史记年法里。如清朝末期著名的“戊戌受法”,指的就是“戊戌”年发生的变法事件。附:干支干,指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丁、癸共10个。支,指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天干与地支合起来,简称干支,将一千一支依照其本来次序相互匹配,正好60组一周而复始.依次循环一至今,我国农历仍用于支记年…  相似文献   

5.
<正>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最初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戌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戍(wù):戊本来是一种兵器,  相似文献   

6.
简明正字歌     
从初中到高中,有些字学生总搞不清,总念错,总写错。如能把最易错的字编成顺口溜,就可在极短时间内收到很好的正字效果。例如: 空点横,戊戍戌(wù shù xū); 上中下,巳已己(sì yǐ jǐ)。只需稍加解释:“戊”里是“空”的,“戍”里有一“点”,“戌”里有一“横”;“巳”字一竖连到“上”面,“已”字一竖不上不下在“中”间,“己”字一竖在“下”面。这样,同学们在三五分钟之内便可记得住,写得出。还可记住下面两句话:  相似文献   

7.
课文中有些汉字笔划较多,学生常常写错,而且往往是一错再错。如:蠹、穆、赢、羸、嬴、蠃等字,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些字的写法,我就根据这些字的特征,把它们分解开,编成顺口溜。如“蠹”字,编成“一中头,宝盖腰,石头底下两虫叫”,“穆”字编成“禾白小三撇”,“赢、羸、嬴、蠃”等字则分别编成顺口溜,“亡口月贝凡”“亡口月羊凡”“亡口月女凡”和“亡口月虫凡”,这样特征分明,记忆牢固。 汉字中还有一些字,字形相近,很容易混淆,如“戍、戌、戎、戊”四个字,“己、已、巳”三个字,仅一笔之差,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我便将这些字进行归类,编成顺口溜,帮助辨析,巩固记忆。“点戍(shù)横戌  相似文献   

8.
咬文嚼字     
1.干瘪(bi):不饱满。瘪,不能读作“bi”。 2.兵戎(rng):指武器、军队。戎,不能读作x”,也不能写成“戌”。 3.拨剌(l):象声词,形容鱼在水中跳跃的声音。剌,不能读或写成“刺。  相似文献   

9.
这四个字,主要是看在“戊”(音务)字里边有没有东西、有什么东西来区别的。可以这样记: 以“戊”(音务)为基础, 加“点”变成“戍”(音述), 加短“一”念“戌”(音须), 加长“一”读“戎”(音荣)。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6)
"戌、戍、戊、戎"四个字很难区别。但只要记住下面的顺口溜就好区别了:  相似文献   

11.
按照“干支纪年法”推算,今年是甲戌年了。一个“戌”字,由于形似字多,误读误写者、分不清者常有。如: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一幅精美的“家具图案挂历”,便在封面上赫然印着“甲戊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语文》第一册中,《谭嗣同》一文的“课文揭示“里清晰地印着:戊戎变法”;至于将“戌”与“戍”二字混同的,中学生中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2.
扫盲千字文     
扫盲千字文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记录年月日的。天干也叫10干,即甲、乙、丙、丁、戊、己、辛、壬、癸。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把天干和地支按顺序两字一组配成不同的60组,用来记载年份次序,60年循环一次,叫作“六...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习》2006,(10):1-1
干支是我国古代记录时间(年、月、日、时)的重要概念。干指天干,共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共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便得到60个单位:  相似文献   

14.
1.表时间天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相配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季度的三个月常按孟、仲、季的顺序来称。每月初一叫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夜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丑时(鸡鸣,凌晨1点至3点),寅时  相似文献   

15.
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08,(11):46-47
<正>1.表时间天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相配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季度的三个月常按孟、仲、季的顺序来称。每月初一叫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夜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丑时(鸡鸣,凌晨1点至3点),寅时  相似文献   

17.
阎会才 《语文知识》2001,(11):28-29
天干,共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林觉民《与妻书》)。还可用以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苏轼《石钟山记》)。另  相似文献   

18.
<正>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  相似文献   

19.
填空: 1994年春节是甲戌年,1995年春节是_年。 答:乙亥。 说明:这是考查文化常识的题。回答这道题,要理解干支相配的基本道理。应该知道,农历(又称夏历)纪年采用天干与地支相配的办法。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既可以单独表示序数,又可以配合起来表示序数。10或12以内的序数可以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如甲班、乙班、丙班、丁班;子类、丑类、寅类、卯类。大于12的序数如果用天干地支表示,就要把天干与地支结合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同时推移…  相似文献   

20.
“干支”记时概说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懂得一点“干支”记时知识,是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干支”又称“天干、地支”。“干”指“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数目分别为十和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